郝延紅 李婉寧 席俊峰 (榆林市第一醫院胸心外科,陜西 榆林 78000)
胸腔閉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療胸腔積液的療效
郝延紅 李婉寧1席俊峰 (榆林市第一醫院胸心外科,陜西 榆林 718000)
尿激酶;胸腔積液;閉式引流
結核性胸腔積液是臨床上引發胸腔積水的常見疾病之一,傳統方法治療胸腔積液采用反復的穿刺抽液,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1〕。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胸腔積液患者,采用尿激酶進行治療,觀察分析其臨床效果。
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腔積液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齡17~69〔平均(34.7±2.3)〕歲,病程3~47 d,平均(13.2±1.3)d。全部患者均為結核性胸腔積液患者,超聲檢查顯示患者胸腔內有積液,且胸腔已形成纖維分隔或纖維索條。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胸腔積液量、胸膜肥厚程度等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
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對癥支持治療。觀察組患者經胸腔穿刺留置中心靜脈導管,完全排放胸水后利用引流管注入生理鹽水10 ml+地塞米松5 mg+尿激酶20萬IU,夾管24 h后再次進行引流,根據患者情況可重復注入尿激酶等。對照組進行常規胸腔穿刺抽液,首次抽液量<600 ml,再注入生理鹽水10 ml+地塞米松5 mg,根據患者情況每2~3 d抽液一次。兩組患者治療7 d后比較療效。
根據患者超聲檢查結果判定療效〔2〕。顯效:胸水消失或吸收明顯,無胸膜肥厚粘連現象;有效胸水消失或吸收明顯,有胸膜肥厚粘連現象;無效:較治療前胸水無明顯吸收或加重,胸膜肥厚粘連現象明顯。
應用SPSS16.0統計軟件行χ2檢驗。
觀察組15例,顯效5例,有效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86.67%;對照組15例,顯效1例,有效9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66.67%。觀察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正常人胸腔內約有3~15 ml液體,可以在呼吸運動時起到潤滑的作用,胸膜腔中的積液處于不斷的濾過與吸收的動態平衡。人體胸膜腔為負壓,呼吸呼吸時平均為-5 cmH2O,胸液中含蛋白質,具有膠體滲透壓8 cmH2O。壁層胸膜由體循環供血,毛細血管靜水壓約為30 cmH2O;臟層胸膜則由肺循環供血,靜脈壓約為11 cmH2O。胸液的濾過與吸收與胸膜毛細血管中滲透壓、靜水壓有密切關系。胸膜腔內液體自毛細血管的靜脈端再吸收,其余的液體由淋巴系統回收至血液,濾過與吸收始終處于動態平衡〔3〕。胸腔積液是由于多種原因破壞了胸膜腔內液體的濾過-吸收動態平衡,致使胸膜腔內液體形成過快或吸收過緩,造成液體淤積于胸膜腔內〔4〕。
造成胸腔積液的原因很多,常見的為胸膜炎癥。胸膜炎癥可以提高管壁通透性,使得大量蛋白質進入胸膜腔,胸腔內滲透壓升高,增加了胸內積液;腫瘤壓迫、淋巴引流受阻,也可導致胸液發生蛋白質積累,導致胸腔積液;門靜脈肝硬化容易產生低蛋白血癥,降低了血漿膠質滲透壓,可產生滲出液,如遇腹水時,可通過先天性的膈肌缺陷或是經由淋巴引發胸腔積液;此外,變態反應性疾病、自身免疫類疾病、心血管疾病或是胸部外傷等原因,均有可能造成胸腔積液的發生。
臨床上對于胸腔積液一般采用積極治療病因的方法進行治療,積液通常會在病因糾正后正常吸收。當通常積液量<300 ml時,患者癥狀并不明顯;但當積液量>500 ml時患者有胸悶感覺,并且隨著積液量的不斷增加,患者兩層胸膜隔開,不再隨呼吸發生摩擦,胸痛癥狀得到緩解;但大量積液壓迫臟器,患者呼吸困難加劇,心悸情況明顯。因此,對于大量積液的患者,通常也會采用穿刺抽液的方法減緩呼吸困難,減輕肺部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的壓力,幫助機體恢復正常平衡狀態。但是由于胸腔積液中含有大量纖維蛋白,增加了積液的黏稠度,增厚了胸膜的臟層和壁層,促進了膠原蛋白及黏多糖的產生,容易在臟層和壁層之間形成網狀粘連,最終產生包裹或分割為多個小房間,不僅進一步阻礙了積液的吸收過程,而且造成臨床抽液、引流障礙〔5〕。嚴重者還可出現明顯的呼吸功能受限及胸廓畸形,增加了治療的難度,延長了患者的治療時間,影響預后,增加了患者痛苦〔6〕。
尿激酶是從健康人尿中分離的,或從人腎組織培養中獲得的一種酶蛋白,可直接作用于內源性纖維蛋白溶解系統,催化纖溶酶原裂解為纖溶酶。纖溶酶能夠降解纖維蛋白凝塊,阻礙胸膜粘連及胸膜間隔的形成,降低胸腔積液的黏稠度,有效解決積液排出困難,增加抽液量;同時纖溶酶能夠降解血循環中的纖維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等,增加血液循環通暢度,促進了胸腔積液的吸收〔7,8〕。胸腔積液的順利引流對于胸膜局部炎征、病變的迅速恢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有利于肺的復張。
結核性胸腔積液是臨床胸腔積液的常見病因,穿刺抽液對于該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9,10〕。胸腔內的積液壓迫胸膜,不僅增加了局部血液循環及淋巴循環的負擔,影響了胸腔內部積液的吸收過程,并且胸膜的刺激對于患者肺部功能影響更大。及時、有效的排出胸腔積液可以立即釋放對肺部及心血管的壓迫,對于改善呼吸、減輕中毒癥狀意義重大。同時,排出積液可以阻止纖維蛋白沉著,防止胸膜肥厚及房性積液,改善滲透壓,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及淋巴循環,有效提高治療效果。但是由于穿刺抽液需要反復多次,不僅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且增加了如感染、氣胸等并發癥的發生。本文通過對比研究證明,采用胸腔閉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療胸腔積液,明顯優于傳統穿刺抽液,臨床效果滿意,值得在臨床推廣。
1 馬麗萍,王曉芳.胸腔內注射尿激酶治療結核性包裹性胸腔積液〔J〕. 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09;29(3):570-3.
2 馬西雙,徐元峰.經引流管胸腔注入尿激酶聯合激素治療結核性胸腔積液〔J〕. 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07;1(9):25-7.
3 姚 綱,羅曉琴,王珠堂,等.胸腔內注射尿激酶治療包裹性胸腔積液32例〔J〕.臨床肺科雜志,2007;12(11):1278.
4 朱貴朝.肝素或不同劑量尿激酶對結核包裹性胸腔積液臨床療效的對比研究〔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2;5(1):41-5.
5 翟 亮,蔡小紅,史俊杰.胸腔閉式引流并尿激酶注入在胸腔積液治療中的應用〔J〕. 山東醫藥,2010;50(27):61-2.
6 劉 志,姜麗英,劉國義,等.胸腔閉式引流治療結核性胸膜炎38例療效觀察〔J〕.中華現代外科學雜志,2008;5(2):137-8.
7 王琦筠.經胸腔閉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和激素治療包裹性胸腔積液的體會〔J〕. 臨床肺科雜志,2008;13(7):912-3.
8 范家亮,鄒小凡.胸腔閉式引流聯合尿激酶灌注治療結核性胸膜炎的臨床觀察〔J〕.井岡山學院學報(綜合版),2008;29(10):73-4.
9 亢 鍇,趙印印,丁 敏.微創胸腔置管引流并尿激酶胸腔內注射治療結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臨床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07;12(9):998-9.
10 黃炎明,謝燦茂,左萬里.胸腔內注入肝素或尿激酶治療結核性胸膜炎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09;8(3):247-50.
R56
A
1005-9202(2012)22-5018-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22.083
1 榆林市第一醫院藥劑科
郝延紅(1979-),男,主治醫師,主要從事普外科及胸外科疾病的診治工作。
〔2012-04-16收稿 2012-06-07修回〕
(編輯 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