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旭滋 李福成 蔣澤海 李菲 楊瑩 顏書林
食鹽加碘與碘缺乏病、燃煤氟中毒和尿碘尿氟的關系分析
叢旭滋 李福成 蔣澤海 李菲 楊瑩 顏書林
目的 探討食鹽加碘對碘缺乏病和燃煤氟中毒的影響及鹽碘與尿碘、尿氟的關系。方法 于2007年3月,參照2000年六枝特區碘缺乏病監測點確定5個地方性缺碘性甲狀腺腫監測小學[六枝特區第二小學(特區二小)、新窯鄉中心小學(新窯鄉小)、落別鄉中心小學(落別鄉小)、墮卻鄉中心小學(墮卻鄉小)、巖腳鎮高橋村小學(高橋村小)],選擇8~10歲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GB16398—1996《兒童少年甲狀腺容積的正常值》中的觸診法對甲腫的患病情況進行檢測,采用Dean法對氟斑牙的患病情況檢查。按照GB17018—1997《地方性氟中毒病區劃分標準》進行病區的劃分。采集部分受檢者隨時尿和家庭食鹽,鹽碘含量采用GB/T13025—1999《制鹽工業通用試驗方法 碘離子的測定方法》進行檢測,尿碘含量采用WS/T107—1999《尿碘的砷鈰催化分光光度測定方法》進行檢測,尿氟含量采用WS/T30—1996《尿中氟的離子選擇電極測定方法》進行檢測。結果 六枝特區小學生甲腫Ⅱ度1例,其余均是Ⅰ度,未見Ⅲ度腫大。特區二小和新窯鄉小甲腫率>5%,未達到小學生甲腫率<5%的碘缺乏病控制標準;除特區二小可能是非燃煤污染氟中毒病區外,其余4所小學所在地均屬于燃煤污染氟中毒輕病區。不同小學學生尿氟含量及其家庭鹽碘含量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尿碘含量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兩小學間比較,學生家庭鹽碘含量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落別鄉小學生尿氟含量高于新窯鄉小和高橋村小,墮卻鄉小高于新窯鄉小,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相關分析結果顯示,特區二小學生家庭鹽碘含量與尿碘含量呈負相關,落別鄉小、墮卻鄉小學生家庭鹽碘含量與尿碘含量呈正相關,特區二小、落別鄉小、高橋村小家庭鹽碘含量與尿氟含量均呈明顯正相關,落別鄉小尿碘含量與尿氟含量呈明顯正相關,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2)。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同鄉和不同鄉小學生均顯出鹽碘、尿碘含量與尿氟含量有較強的正相關關系(P<0.2),甲腫與鹽碘呈正相關關系(P<0.2),但與尿碘、尿氟含量和氟斑牙患病率之間未顯出明顯聯系。結論 在碘缺乏和氟中毒地區可長期實施食鹽加碘防控碘缺乏病。
地方病;碘缺乏;氟;食鹽
食鹽加碘是我國防控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為揭示食鹽加碘對地方性碘缺乏病和氟中毒的影響及鹽碘、尿碘、尿氟含量之間的關系,筆者于2007年3月,對貴州省六枝特區地方性缺碘性甲狀腺腫與燃煤氟中毒重疊病區[1]的小學生甲狀腺腫(以下簡稱“甲腫”)和氟斑牙病情進行了檢查,同時采樣檢測了部分受檢者的尿碘、尿氟以及家庭鹽碘含量,結合歷史資料進行了分析探討。
1.1 對象 于2007年3月,參照2000年六枝特區碘缺乏病監測點,按中東西南北方位確定的5個地方性缺碘性甲狀腺腫監測小學[六枝特區第二小學(特區二小)、新窯鄉中心小學(新窯鄉小)、落別鄉中心小學(落別鄉小)、墮卻鄉中心小學(墮卻鄉小)、巖腳鎮高橋村小學(高橋村小)],選擇8~10歲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1.2 甲狀腺腫和氟斑牙的檢查方法及病區判斷標準 采用GB16398—1996《兒童少年甲狀腺容積的正常值》中的觸診法對甲腫的患病情況進行檢測,采用Dean法對氟斑牙的患病情況檢查。氟斑牙患病率>30%的判斷為地方性氟中毒病區,氟斑牙缺損率<20%、20%~39%、≥40%判斷為輕、中、重地氟病區(按照GB17018—1997《地方性氟中毒病區劃分標準》)。
1.3 鹽碘、尿碘、尿氟含量的檢測方法 同時,采集部分學生的隨時尿,收集其家庭使用的食鹽。用塑料袋密閉封存,冷藏送實驗室待測。
鹽碘含量采用GB/T13025—1999《制鹽工業通用試驗方法 碘離子的測定方法》中的直接滴定法進行檢測,尿碘含量采用WS/T107—1999《尿碘的砷鈰催化分光光度測定方法》進行檢測,尿氟含量采用WS/T30—1996《尿中氟的離子選擇電極測定方法》進行檢測。
1.4 質量控制 由通過省級質量認證和尿碘、鹽碘及飲水氟檢測通過中國地方病防治中心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考核的實驗室進行測定,在質量控制并測準配發標樣的同時,同批檢測樣品。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輸入采用Excel2003軟件。剔除檢查檢測項目不完整對象后,采用PEMS3.1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率間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檢驗(H檢驗),組間兩兩比較采用Nemenyi檢驗。并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前進法)分析和多元線性相關系數(r)的計算,多元逐步回歸選入或剔除變量的P值為0.2。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多元逐步回歸中變量的賦值見表1。

表1 多元逐步回歸中變量的賦值
2.1 甲腫、氟斑牙的檢查結果 六枝特區小學生甲腫Ⅱ度1例,其余均是Ⅰ度,未見Ⅲ度腫大,其甲腫、氟斑牙檢查結果見表1。
結果顯示,特區二小和新窯鄉小甲腫率>5%,未達到小學生甲腫率<5%的碘缺乏病控制標準;除特區二小可能是非燃煤污染氟中毒病區外,其余4所小學所在地均屬于燃煤污染氟中毒輕病區。

表1 貴州六枝特區小學生甲腫與氟斑牙的檢查結果
2.2 鹽碘、尿碘和尿氟的含量 六枝特區小學生尿碘、尿氟含量及家庭鹽碘含量的檢測結果見表2。

表2 貴州六枝特區小學生尿碘、尿氟含量及家庭鹽碘含量的檢測結果
表2可見,不同小學學生尿氟含量及其家庭鹽碘含量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尿碘含量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兩小學間比較,學生家庭鹽碘含量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落別鄉小學生尿氟含量高于新窯鄉小和高橋村小,墮卻鄉小高于新窯鄉小,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
結果顯示,學生家庭鹽碘含量>40mg/kg的占2.5%(5/201),在15~40mg/kg之間的占94.0%(189/201),<15mg/kg的占3.5%(7/201)。學生尿碘含量>300μg/L的占49.3%(99/201),在100~300μg/L之間的占40.7%(102/201),<100μg/L的占10.0%(20/201)。
2.3 家庭鹽碘及小學生尿碘和尿氟含量的相關系數
2.3.1 鹽碘與尿碘含量 貴州六枝特區小學生家庭鹽碘與尿碘含量的相關性見表3。
表3可見,特區二小學生家庭鹽碘含量與尿碘含量呈負相關,落別鄉小、墮卻鄉小學生家庭鹽碘含量與尿碘含量呈正相關,差異均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2)。高橋村小、新窯鄉小學生尿碘含量與家庭鹽碘含量無明顯相關性(均P>0.2)。

表3 貴州六枝特區小學生家庭鹽碘與尿碘含量的相關性
2.3.2 鹽碘與尿氟含量 貴州六枝特區小學生家庭鹽碘與尿氟含量的相關性見表4。
表4可見,特區二小、落別鄉小、高橋村小家庭鹽碘含量與尿氟含量均呈明顯正相關(P<0.2)。新窯鄉小、墮卻鄉小家庭碘鹽含量與尿氟含量均無明顯相關性(P>0.2)。

表4 貴州六枝特區小學生家庭鹽碘與尿氟含量的相關性
2.3.3 尿碘與尿氟 貴州六枝特區小學生尿碘含量與尿氟含量的相關性見表5。
表5可見,落別鄉小尿碘含量與尿氟含量呈明顯正相關(P<0.2)。特區二小、新窯鄉小、墮卻鄉小、高橋村小尿氟含量與尿碘含量均無明顯相關性(P>0.2)。

表5 貴州六枝特區小學生尿碘含量與尿氟含量的相關性
將六枝特區5所小學合并后,學生家庭鹽碘含量與尿碘含量呈明顯正相關(r=0.144,P=0.046),尿碘與尿氟含量呈明顯正相關(r=0.115,P=0.112);甲腫率與氟斑牙患病率相關不明顯(r=-0.456,P=0.441)。
2.4 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2.4.1 以鹽碘為因變量 貴州六枝特區小學生家庭以鹽碘含量為因變量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見表6。


表6 貴州六枝特區小學生家庭以鹽碘含量為因變量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六枝特區5所小學8~10歲學生平均甲腫率<5.0%,在縣級碘缺乏病基本控制的國家標準內,94%學生家庭的鹽碘含量在15~40mg/kg推薦范圍,與全國監測結果接近[2]。新窯鄉仍然是小學生甲腫率>5%的碘缺乏病與氟斑牙患病率>30%燃煤氟中毒重疊病區。
2007年檢測的該地區非氟病區小學生尿氟含量幾何均數為0.45~0.83mg/L[3],低于本次檢測的5所小學學生尿氟含量(幾何均數為1.02~1.62mg/L)。本次調查結果還顯示,有4個鄉鎮小學學生氟斑牙患病率>30%,為地方性氟中毒病區。表明六枝特區燃煤氟中毒病區的病情和總攝氟量仍沒有達到非氟病區水平,食鹽加碘對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的影響不明顯。2006年,落別鄉全鄉進行了“改灶防氟”。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落別鄉小學生尿氟含量均數最高,達到1.62mg/L,而氟斑牙患病率并非最高。這是由于該鄉家庭統一采用改良磚石砌成防止室內煤煙氟污染爐灶的取暖效果不佳,導致冬季居民敞燒蜂窩煤爐取暖,使得室內煤煙氟增高所致。
1982年開始,六枝特區食用加碘鹽,1993年食鹽由加碘化鉀改為加碘酸鉀。據我們在1998年與1999年監測,六枝特區用戶鹽碘含量中位數為41.4mg/kg與43.8mg/kg,2000年小學生尿碘含量中位數為430.9μg/L。以后鹽廠降低了食鹽加碘量,尿碘含量也相應下降。本次檢測六枝特區小學生家庭鹽碘含量碘中位數為30mg/kg左右,比1998與1999年的平均下降8.5~15.7mg/kg;尿碘中位數300μg/L左右,比2000年的下降85.4~193.7μg/L,但仍有3個鄉小學生尿碘中位數和約50%受檢學生的尿碘含量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限值(300μg/L)[4]。表明該碘鹽食用人群的碘負荷仍然過高。
本次相關分析和逐步回歸方程表明,同一鄉鎮和不同鄉鎮小學生均顯出鹽碘、尿碘含量與尿氟含量有較強的正相關關系,其生物學意義還需進一步探討;同時,還顯示甲腫與鹽碘呈一定正相關關系,但與尿碘、尿氟含量和氟斑牙患病率之間未顯出明顯聯系。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落別鄉小、墮卻鄉小學生家庭鹽碘含量與尿碘含量呈正相關(P<0.20),表明食鹽加碘在當地人群已經補償了甲狀腺對碘的高效吸收、儲備和生理需要而達到平衡。本次調查結果還顯示,2所小學學生甲腫率較高,其甲腫分度與鹽碘均有正相關關系。除總攝碘量可能過高的因素外,甲腫率過高可能還與當地愛食用發酵和腌制食品有一定關系。
上述資料表明,六枝特區家庭傳統燃煤方式使氟攝入過多而引起了氟中毒,并未防止地球化學遷移相似的碘缺乏病的發生。食鹽加碘已經將近30年,對六枝特區防控地方性碘缺乏病起到了有效、經濟、可調、安全的作用,保證了六枝特區穩定地處于縣級基本控制碘缺乏病的目標內,沒有對地方性氟中毒產生明顯影響。說明在碘缺乏和氟中毒重疊地區可長期實施食鹽加碘以控制碘缺乏病。至今六枝特區醫療單位未反映甲狀腺相關疾病有明顯增加,初步證明碘、氟聯合作用對甲狀腺尚無明顯臨床效應。
[1] 李福成,顏書林,楊瑩,等.2007年貴州省六枝特區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與碘缺乏病重疊病區病情調查分析結果[J].中國地方病學雜志,2009,28(3):350.
[2] 于鈞,劉守軍,蘇曉輝,等.2005年全國8-10歲兒童甲狀腺腫大率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地方病學雜志,2008,27(1):71-73.
[3] 叢旭滋,李福成,楊瑩,等.貴州燃煤氟病區小學生氟斑牙病情與尿氟含量關系的分析探討[J].當代醫學,2009,15(1):6-7.
[4] WHO/UNICEF/ICCIDD.Assessment of iodine defieiency disorders and monitoring their elimination:a guide for program managers[R].Geneva:WHO,2001:1-107.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5.111
553001 貴州省六盤水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慢性病科(叢旭滋 李福成 蔣澤海 李菲 楊瑩 顏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