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北平 (江西省洪城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 江西南昌 330013) ■文
監獄基層基礎建設的幾點思考
高北平 (江西省洪城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 江西南昌 330013) ■文
全國監獄勞教系統基層基礎建設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如何夯實基層基礎,迎接新的挑戰,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命題。筆者認為做好監獄基層基礎建設工作,需要上下協調聯動,即監獄自身的努力探索實踐與上層政策的支持與推動。本文結合當前監獄管理工作實際,探討新形勢下夯實監獄基層基礎建設的有效途徑。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黨中央深刻分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確定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①吳愛英:《在全國司法廳 (局)長研討班上的講話》,《中國監獄》,2011年第4期。。監獄作為國家刑罰執行機關,依法履行改造罪犯、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的重要職責,在維護國家政治安定和社會和諧穩定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是社會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監獄工作的一項政治任務。大力推進監獄基層基礎建設,是監獄工作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大舉措,為全面推進監獄科學發展,提升監獄管理水平、更好地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指明了方向。
監獄作為國家的刑罰執行機關,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刑法修正案 (八)和修訂后的刑事訴訟法公布施行后,監獄工作面臨更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安全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為進一步強化監獄職能,實現監獄工作新發展,則要夯實好監獄基層基礎建設,從容應對當前的各種困難和挑戰。
近幾年,中央高度重視監獄事業發展。今年4月25日,受國務院委托,司法部部長吳愛英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報告了《監獄法》實施和監獄工作的情況。這是《監獄法》實施近18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聽取審議有關報告。當前,監獄工作的總體發展目標初步設計為,到2015年,基本實現設施功能齊全、改造職能強化、管理標準規范、執法公正文明、法規制度完善、體制科學合理、措施保障到位、隊伍素質過硬②邵雷:《全面推進“三項工程”建設努力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監獄制度》,《中國監獄》,2011年第6期。。要實現這一目標,監獄基層基礎工作亟待完善。監獄管理必須從經驗型、粗放式向法制化、精細化轉變,監獄基層基礎建設任重道遠。
長期以來,國家及社會對監獄執法偏向于強調監獄民警的職責和義務,注重對執法的監督與約束,而對監獄民警權益的保護有待完善。具體表現在:
1、監獄基層警力不足,工作強度大。監獄基層警力是做好監獄工作的前提與保障。國際上監獄警察編制普遍在押犯總數的30%以上,英國為61.29%,美國為35.9%,俄羅斯為41.44%,而我國的警囚比僅為18.7%③江西省監獄管理局:《香港懲教工作的學習考察報告》,《中國監獄》,2011年第1期。,這種警力配備定額已不適應新形勢下監獄工作發展需要。由于警力不足及其他原因,導致監獄民警工作強度大,責任重、時間長,壓力強、風險高,身體上、精神上都承受較強的負荷;同時還使監獄系統人才引進難。當前國家及社會對監獄工作的要求和期望越來越高,既要維護好安全穩定,更要重視教育改造,警力不足再加上人才匱乏,直接制約了監獄基層基礎建設和長遠發展。
2、監獄民警待遇有待提高。我國監獄民警的崗位設置采取行政級別模式,各監獄職數由省編辦統一分配。由于監獄單位相對其他行政單位的特殊性,導致職數與民警總數比過低,許多優秀的基層民警工作多年,職級長期無法解決。
3、民警執法權益有待加強。當前,在制度層面上對民警執法的條規多、約束多,而對民警執法權益的保障尚有待加強。特別是基層帶班民警在執法過程中缺乏有效的執法安全風險防范,以及完善的法律支撐和社會保護。
《監獄法》作為監獄工作的重要且唯一的法律依據,頒布18年來,卻未出臺相關配套實施細則及司法解釋,更沒進行過必要的修改。而與之相關聯的《刑法》,出臺以來共計修改過八次,《刑事訴訟法》也修改過兩次,加之當前社會快速發展變革,監獄工作面臨的挑戰和困難日益增加,現行的監獄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刑法修正案 (八)》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實施后,罪犯構成發生很大變化,現有的監獄分類管理體系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監獄工作的有效開展。首先在罪犯分類上仍舊停留在按性別、年齡、刑期分類這一粗放型的靜態分類階段。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監獄工作內容日趨多元化,監獄工作社會化是監獄事業長期發展的必然趨勢。但舊有的監獄工作制度框架在監獄工作社會化方面幾近空白,缺乏規范性、指導性的法律依據及政策支持。罪犯教育培訓、心理矯治、刑釋就業等工作缺乏社會各界對監獄工作的正確認識和理解,缺乏政策法規的保障和支持,監獄工作社會化道路步伐緩慢。
一是嚴格基層警力配備。制定全國統一的警力配備標準下限,制定監獄年度編制數動態增長計劃。通過調研上一年度各監獄押犯總數、警力情況,按照警力配備標準,結合監獄需要,確定編制數。同時要限定監獄機關編制,警力下沉,精簡臺賬,減少基層額外的工作負擔。
二是建立統一規范的民警級別晉升機制。各省市編辦應根據各監獄民警總數及結構劃撥職數,確保符合條件的基層民警能按時晉升。
三是保護民警執法權力。各相關部門共同建立監獄民警執法權力保護辦法,結合《監獄法》明確規定監獄民警執法權限、執法責任、執法安全保障、執法處置程序,執法免責范圍以及執法法律救濟渠道。同時要呼吁全社會更多地關注監獄民警執法權益,更多地獲得社會輿論及媒體支持,切實消除監獄民警執法困惑與擔憂。
應通過司法解釋的形式對《監獄法》及其法規加以細化,特別是對罪犯死亡、襲警、越獄等特殊情況的處理應給予明確規定,劃清監獄民警職責范圍,確保民警在執法過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及時打擊罪犯囂張抗改行為,提高監獄執法的強制性和權威性。在罪犯收押、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等規定上要與《刑法修正案 (八)》和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相銜接。同時也要明確規定罪犯疾病治療、傷殘、死亡等特殊情況的處理辦法和救助標準,保障罪犯及其家屬的合法權益,維護好監獄正常秩序和安全穩定。
財政是監獄正常運轉的經濟命脈和重要支柱。財政應當遵循預算安排,通過中央轉移支付和地方配套,按照專款專用的原則,落實監獄經費的全額保障。從監獄執法實際需要出發,可將監獄行政運行經費、罪犯改造經費、罪犯生活費、基礎建設經費及獄政設施經費等納入預算。對監獄基礎設施建設、生產設施購置及其他預算外費用,財政應審核后給予補貼,特別要加大對高度戒備監獄在物防和技防上資金投入,保證監獄職能的正常發揮。另外,在監獄經費預算中,中央財政應增大對中西部欠發達地區轉移支付力度,加大中央資金投入比例,切實解決欠發達地區監獄資金投入困難。
結合我國監獄工作實際,監獄分類管理體系初步可由監獄分類、監區分類、罪犯分類和民警分類四部分組成。一是監獄分類。根據當前罪犯結構變化趨勢,優化關押布局,按照戒備等級可分為高度、中度、低度戒備監獄;同時按照功能可規劃病犯監獄、出監監獄。不同類型的監獄配備相應的設施及警力,確保管理的科學性和資源效用最大化。二是監區分類。根據罪犯處遇,設立嚴管、普管和寬管監區,不同類別的監區制定不同的改造措施,在罪犯管理和獎懲上區別對待。三是罪犯分類。按照管理分類、處遇分等、寬嚴適度、規范有序的總體要求,根據罪犯的犯罪類型、刑期長短、有無前科、主觀惡性、性格特點、服刑表現、身體情況、人身危害程度及正常回歸的可能性進行動態評估,將罪犯分為高度危險、中度危險、低度危險及病犯四類。四是民警分類。監獄民警進行專業分類大致可分為教育改造、監管安全、行政管理、心理學家、醫療衛生和生產經營等六類。另外,一些專業化強的崗位,比如心理咨詢、企業管理、職業培訓等,建議聘請專業人員參與,這樣不僅能提高監獄民警專業素質,更有利于監獄工作效能化和專業化。
監獄工作社會化是監獄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必然舉措,是夯實監獄基層基礎建設的重要途徑。應盡早構建一套監獄工作社會化制度體系,實現改造手段、改造力量、改造方法、改造過程、改造保障及改造評價的社會化④李豫黔:《關于參加國際矯正與監獄協會 (ICPA)第十三屆年會的情況報告》,《中國監獄》,2011年第6期。。
一是政府職責。政府應關心罪犯家庭、教育培訓及刑釋就業等情況,出臺相關規定,明確企業、學校、單位、社區及家庭的責任,并監督各項規定的落實。二是企業職責。企業應加強與監獄合作,提供適合罪犯改造的勞動項目,同時在招聘時不得歧視刑釋人員,做到同工同酬、平等對待。三是學校職責。建立學校與監獄的長期合作、定點幫扶機制,相關大專院校應根據政策要求為監獄提供必需的教育資源,為服刑人員、刑釋人員提供智力支持和幫助。四是社區職責。各社區、村委會、居委會應按政策要求接納刑釋人員,并給予必要的生活幫助,同時要協助監獄做好罪犯教育矯治幫扶工作。五是家庭職責。家是服刑人員最后可以依靠的港灣,家庭成員應按照政策要求及時給予服刑人員關愛、支持和鼓勵,并協助監獄做好服刑人員的教育改造工作。六是媒體職責。新聞媒體應引導社會大眾正面了解監獄,了解服刑人員,消除對服刑人員的歧視與恐懼,逐漸揭開監獄的神秘面紗,讓社會更多地參與到罪犯的教育改造、心理矯治、法律援助、職業培訓等工作中。同時,要塑造監獄民警正面形象,幫助監獄民警提高公眾認知度和社會地位,增強監獄民警的職業榮譽感和自豪感。
(責任編輯 趙海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