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敏邢均恭錢周陽
從“治未病”角度討論早期防治高血壓的天然藥物及其新型制劑
徐 敏1邢均恭2錢周陽3
治未病;防治高血壓;天熱藥物;新型制劑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由于膳食結構不夠合理及環境污染等原因,高血壓患者的人數越來越多。據專家介紹,高血壓患者在我國以每年300萬人的速度遞增,目前國內約有2億患者,中青年患者占34%。現已被稱為“國人的第一大病”,尚未有特效藥,患者常引起心、腦、腎等臟器的并發癥,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為此,我們要以“治未病”理念為核心,進行“治未病”服務[1]。高血壓要從青年時期開始預防,預防高血壓的措施不少,本文著重討論的是用天然藥物及其提取物來做早期預防性治療。
1.1高血壓的體征高血壓的體征主要表現為血壓升高,血壓的正常水平為140/90mmhg以下;但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5mmhg以下;高血壓腎功能損害的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25~135/75~80mmhg以下。當測出人的收縮壓達到 140mmhg以上,便超出血壓正常值,將是身體所發出健康警報,平常有一種很簡單的判斷方式,如有患者腳腫或頭暈,就是血壓控制不正常了。
1.2中醫藥預防保健的特色中醫藥素來注重養生保健,“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體現了人與疾病的辨證關系和“預防為主”的重要思想。中醫藥簡、便、廉、驗的特點惠及了越來越多的城鄉居民,還以其獨特的優勢在健康管理、預防保健中發揮重要作用。“血瘀、陽亢、痰濁”是高血壓病發生、發展及靶器官損害的重要原因。利用中醫藥干預和調節患者的中醫癥候,進而預防高血壓、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有廣闊的前景[2]。
眾所周知,天然藥物是對人體的損傷和毒副作用最少的藥物,以中藥為典型代表的天然藥物在治病與日常保健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無論其復方還是有效成分均表現出多途徑、多靶點的治療特點,相較于單純化合物表現出獨有的優勢[3]。我們努力探索天然藥物及其提取物中有效成分預防性治療高血壓既現實有效又有深遠意義。
“藥食并用,扶正糾偏”。我們日常生活中合理飲食是可以預防高血壓的,如限鹽,增加鉀和優質蛋白。在食物中多吃黑木耳、白木耳、香菇等菌類;芹菜、莧菜、韭菜等葉菜類;蘆筍、胡蘿卜、荸薺等根莖類;綠豆、芝麻、玉米、蕎麥等堅果類;水產品有海帶、海蟄、紫菜、銀魚等;還有牛奶、蜂蜜、豆制品等。平時多吃蘋果、西瓜、檸檬等水果都可預防高血壓。民間還流傳每天吃兩只香蕉,可預防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或每天吃6顆浸在醋中的花生或吃幾片浸在醋中的大蒜可降血壓。所以預防高血壓重在日常生活堅持調理。
我國天然藥物種類繁多,就已發現的藥用植物有11146種,經常使用的僅是500余種。這里就以中藥為典型代表的天然藥物做文章,探索性的討論,在具有降血壓、舒張血管、活血化瘀等作用的眾多天然藥物中,選擇療效確切的藥物及其提取物,進一步用現代科技研究并開發出可供患者服用的沖劑、片劑、丸劑、散劑等。以此來發揚中醫藥“治未病”的特色和優勢。
3.1民間常用藥茶的改良民間流傳老年人平時多吃枸杞子,每天吃12顆枸杞子能抵抗動脈硬化。民間預防高血壓偏方有大棗湯、山楂湯、菊花粥等;配制的降壓茶有菊花茶(白菊花加山楂)、荷葉茶、玉米須茶、杜仲茶(杜仲加綠茶)、蓮心茶等。拿菊花茶為例,現代研究菊花含揮發油、膽堿、氨基酸、維生素A和E等,有抗炎、擴張冠狀動脈、提高心肌耗氣量、增加冠狀動脈流量作用;山楂提取物有一定強心作用及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流量。拿荷葉茶中荷葉來說,其含蓮堿、荷葉堿等多種生物堿,又含蓮苷、異皮苷、維生素C等,現代研究在動物實驗中能直接擴張血管,引起中等度降壓。啟示中的思索,將菊花與山楂適量配伍研制成濃縮液或小包袋裝茶;再者,用荷葉有功效的提取物加綠茶葉制成袋裝茶。這樣既方便服用,又可提高功效。
3.2單味藥物及其提取物的制劑常用單味藥物中,能起到降血壓作用,有枸杞子、五味子、黃芩、瓜蔞、紅花、玉竹、海藻、海蜇等;能擴張血管的有桑寄生、丹參、炒杜仲、川牛膝、茵陳、石決明、鉤藤等;能活血化瘀的有銀杏、郁金、桃仁、川芎、三七、赤芍、山楂、防己、當歸等。現在中醫治療高血壓有好多種配伍方湯劑,患者對癥下藥服用后效果良好。由此,作為早期防治需要,優選藥物余地很大,關鍵是如何引用經典加上現代科技去開展深入研究工作。筆者認為優選全國大部分地區分布的茵陳、桑寄生及荷葉等單味藥物,研制成用于降血壓的浸劑濃縮液,或者用其提取物研制成粉劑、顆粒劑等,經臨床試用后有一定功效的將其產品推向市場。現在醫藥市場上主要用于活血化瘀通絡的銀杏葉片售價較高,如浙江市場的天保寧(19.2mg×24片)零售價為30.8元/盒。能研制出效果良好,使用方便,尤其藥價低廉的產品,一定會被廣大民眾歡迎接受。
3.3配伍方藥的制劑據資料介紹,對原發性高血壓可用天麻、鉤藤及菊花配伍方藥;對陰虛陽亢之頭痛、眩暈,可用夏枯草、炒杜仲、牛膝及石決明配伍制劑。為擴張血管起降壓作用,可用紅花、當歸、川芎、赤芍配伍方藥。專家指出對傳統劑型,利用現代科技制成劑量小,療效顯著,便于攜帶,且各類配伍方藥的水浸液濃縮或用其提取物研發的新型制劑,效果更好。
3.4開發能降血壓的海藻等天然藥物海洋中的天然藥物大有可為,如海藻、海蜇、海風藻、海桐皮均有降血壓作用。海藻的水浸劑有降壓作用,它所含褐藻酸有類似肝素樣作用,表現為抗凝血、抗血栓、降血粘度及改善微循環作用[4]。其海藻、海蜇產于我國遼闊的沿海地區,資源豐富,那么對海藻等海洋天然藥物及其提取物做進一步研究,開發出降血壓的新型制劑很有價值。
3.5探索中藥藥理的基礎深化研究防治高血壓的藥物隨著現代醫藥對疾病認識的提高,中藥歸經理論難以概括中藥藥物的作用,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衰老等現代性疾病和癥狀,都是與多基因遺傳和多環境因素相關。那么,激活了長壽基因SirTl的表達和活性,延緩了衰老以及減少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白藜蘆醇是目前被發現能夠激活SirTl活性最強的天然化合物。它不僅存在于葡萄酒中,也存在于中藥的虎杖、藜蘆中[5]。我們知道天然藥物中有許多養生延年的藥物,但它們的有效成分、作用機制、分子基礎又是如何,也是值得深入研究。
有專家指出,中藥現代化應實施單味中藥或經典處方粉劑化或湯液化;再者經典處方有效成分研究成果,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工制作和包裝[6]。本文專對“國人第一大病”高血壓的早期防治,提出選用行之有效的民間便方及食療等日常調理外,要充分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對天然藥物及其提取物抓緊研究開發,創造療效確切、使用方便、價格適中的新型制劑,為實施“治未病”工程,服務于廣大民眾保健康,我們必須努力去做探索工作。何況前人已指引了方向,且有所成就,盡管后面要走的路還很長,這也給我們有所創舉提供了機會。
[1]孫曉生,刑巖.“治未病”健康工程建設構想.構建中國特色的健康管理體系[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27(5):517-519.
[2]符德玉,祖亮華,辛效毅,等.409例高血壓病患者不同中醫證型間心血管易損因子水平的變化[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23 (3):15-17.
[3]馬濤,張文生,王永炎.天然藥物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進展[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32(9):641-643.
[4]郭國華.臨床中藥辭典[M].2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495-496.
[5]許錦文.中藥藥理分子基礎的探索與延緩衰老密碼的解讀[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24(3):9-13.
[6]劉吉.中醫發展現狀及思考[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23(2):5-9.
1 浙江中醫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浙江杭州 310053
2 退休廠醫,浙江省紹興市泰平巷29號,浙江紹興 312000
3 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江蘇南京 2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