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立梁海峰
IFABP、LFABP檢測技術在小兒腸缺血中的應用
李 立1梁海峰2
IFABP;LFABP;小兒腸缺血
2009年2月至2011年4月,我們通過對臨床腸缺血患兒血清中肝、腸脂肪酸結合蛋白變化的研究,來探討其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
按入院時間收集2009年2月 2011年4月間在我院住院的機械性腸梗阻患兒92例,年齡為5月~9歲,男58例,女34例。嵌頓病32例,男22例,女10例,全部I期行病修補術,因腸壞死行腸切除、腸吻合術者8例;腸套疊24例,男16例,女8例,全部開腹手術,因腸壞死行腸切除、腸吻合術者10例;粘連性腸梗阻36例,男20例,女16例,保守治療(胃腸減壓,3:2:1液灌腸,中藥鼻飼)24例,12例開腹手術松解粘連,其中4例因腸壞死行腸切除、腸吻合術。
對于92例機械性腸梗阻患兒,分為實驗組1(腸壞死手術切除腸管組)22例;實驗組2(手術未切除腸管組)46例;實驗組3(未手術組)24例,取闌尾炎患兒20例作為實驗組4,對照組為正常兒童20例。
1.2 標本采集
對照組采外周靜脈血1次,實驗組患兒分別于入院時、術后(有效治療)第1天、術后(有效治療)第3天采外周靜脈血3次,分別檢測血標本中I-FABP、L-FABP水平。
1.3 IFABP與LFABP的檢測方法
IFABP與LFABP的測定采用美國RD公司提供的ELISA試劑盒進行,具體方法如下:①按照說明將標準品在酶標包被板上梯度稀釋,稀釋后各孔加樣量均為50uL,濃度分別為900ng/m L,600ng/m L,300ng/m L,150ng/m L,75ng/m L。②加樣。分別設空白孔、待測樣品孔。在酶標包被板上待測樣品孔先加樣品稀釋液40uL,然后再加待測樣品l0uL。將樣品加于酶標板孔底部,盡量不觸及孔壁,輕輕晃動混勻。③溫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溫育30m in。④配液。將30倍濃縮洗滌液用蒸餾水30倍稀釋后備用。⑤洗滌。小心揭掉封板膜,棄去液體,甩干,每孔加滿洗滌液,靜置30s后棄去,如此反復5次,拍干。⑥加酶。每孔加入酶標試劑50uL。⑦溫育、洗滌。操作同③、⑤。⑧顯色。每孔先加入顯色劑ASOuL,再加入顯色劑BSOuL,輕輕震動混勻,37℃避光顯色15m in。⑨終止。每孔加終止液50uL,終止反應。⑩測定。以空白孔調零,450nm波長依序測量各孔的吸光度(OD值)。
1.4 統計學處理
利用SPSS15.0進行資料的輸入和統計分析,進行計量資料的t檢驗及方差分析。P<0.05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清IFABP的變化
入院時,實驗組1、實驗組2、實驗組3血清IFABP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以實驗組1最高,其次為實驗組2,實驗組1與實驗組2、實驗組3之間均有顯著差異,說明血清IFABP水平與腸壞死、腸缺血的程度呈正相關;術后(有效治療)第1天實驗組1、實驗組2、實驗組3與對照組無差異,表明腸壞死、腸缺血糾正后,血清IFABP水平恢復正常。術后(有效治療)第3天所有腸梗阻組較前無變化。入院時實驗組4血清IFABP水平與對照組無差別,且術前與術后無差別,證明單純腸道炎癥并不能引起血清IFABP水平的升高,手術對血清IFABP亦無影響。
2.2 血清LFABP的變化
入院時,實驗組1、實驗組2、實驗組3血清LFABP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均<0.001),實驗組1與實驗組2較實驗組3之間均有顯著差異(P <0.001),實驗組1與實驗組2之間無差異(P>0.05);術后(有效治療)第1天實驗組1、實驗組2、實驗組3與對照組無差異,表明腸壞死、腸缺血糾正后,血清LFABP水平恢復正常。術后(有效治療)第3天所有腸梗阻組較前無變化。入院時實驗組4血清LFABP水平與對照組無差別,且術前與術后無差別,證明單純腸道炎癥并不能引起血清IFABP水平的升高,手術對血清LFABP亦無影響。
腸梗阻所致的腸缺血可損傷腸道粘膜上皮機械屏障和免疫屏障,致多種介質釋放,如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腫瘤壞死因子(TNF)、心臟抑制因子、IL-2、IL-6等,可并發全身炎癥反應綜合癥(SIRS)。缺血的腸管不能有效阻止腸道內細菌和內毒素向腸道外移位而引起菌血癥和內毒素血癥。腸缺血還可使血流緩慢和粘附分子表達的增加致腸管內白細胞、內皮細胞和血小板聚集,從而進一步損害灌注,加重酸中毒和有利于DIC的發生。腸道缺氧導致大量氧自由基產生及腸勃膜細胞的鈣超載,致細胞死亡。本試驗證明所有腸梗阻患兒入院時血清IFABP水平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且與腸缺血程度呈正相關,以腸壞死組升高最明顯。如果腸梗阻患兒血清IFABP值超過800ng/m L,有絞窄性腸梗阻可能,建議考慮剖腹探查;如果超過1000ng/m L,建議早期剖腹探查,因為可能已經發生腸壞死。術前血清IFABP水平與病變腸管長度呈正相關。腸缺血糾正后,IFABP在術后(有效治療)第1天馬上恢復到正常水平,證明其提示預后的敏感性也較好。闌尾炎組無論術前術后,血清IFABP水平均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證明單純腸道炎癥及開腹手術對IFABP無影響。IFABP是早期診斷腸缺血、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的生物學指標,且隨病變腸管程度的加重而增高。本試驗顯示所有腸梗阻患兒入院時血清LFABP較對照組明顯升高,其中實驗組1、實驗組2較實驗組3升高明顯(P<0.01),但實驗組1與實驗組2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證明LFABP水平與腸缺血程度有一定相關,而三組之間的差異,作者認為實驗組2血清LFABP的升高是腸缺血與腸道干細胞再生分化共同作用的結果;實驗組1因為發生腸壞死影響了腸道干細胞分化,其血清LFABP的升高主要是由腸壞死引起;實驗組3血清LFABP升高可能只是對腸道勃膜輕度損傷,尚未或輕微激發腸道干細胞的分化所致。
[1] 沈滌華,施誠仁,吳燕,徐遠飛. 腸脂肪酸結合蛋白變化在腸道疾病的臨床意義[J].實用醫學雜志,2009,21(22):2535-2536.
1勝利石油管理局現河衛生院 山東東營 257068
2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人民醫院 山東東營 257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