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霞
手術室是外科治療疾病的重要場所,手術中一旦出現差錯將會對患者的生命具有非常嚴重的威脅,隨著近年來醫療設備以及水平的不斷提高,手術室護理能夠有效的降低手術風險,提高手術室工作質量[1]。舒適護理主要是指對互利互動以及舒適的研究,一切基于患者考慮,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現將具體觀察過程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至4月的手術室患者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10~70歲,平均40歲。40例手術患者中有28例為普外科手術,8例為骨科手術,2例為婦產科手術,2例為急診外科手術。將4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發病機制以及手術方法比較并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的護理措施,包括術前準備、術中以及術后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采取舒適護理,術前護理:加強對患者的術前訪視,了解患者的臨床資料與癥狀表現,并對患者介紹手術室的環境,普及患者相關疾病治療的了解,緩解患者的心理情緒表現,講解手術的目的與意義。術中護理:保證患者治療環境的安靜與衛生,調節患者的室溫在22~25℃,濕度為50~60%,同時對患者講解手術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及術前麻醉等情況,使患者積極的配合手術。在手術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及時有效的處理患者異常表現。術后護理:術后兩天對患者進行訪視,了解患者的心理情況以及需求,樹立患者的自信心,并指導患者健康的鍛煉方式,積極做好術后以及出院指導。觀察兩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以及臨床工作滿意度,并進行對比分析。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進行統計學描述,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結果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見表1),兩組之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術后并發癥少于對照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見表2),兩組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手術室是外科手術的重要場所,具有搶救和手術的責任,如果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出現差錯,將會對患者造成非常嚴重的生命威脅[2]。而且手術室的節奏非常快,因為該科室主要是應對一些突發事件,所以手術室工作中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提高手術效率,降低醫療風險的發生,還可以改善患者的手術環境,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我國的醫療模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變,手術室的護理工作也非常重要,心理問題在其中最為突出[3]。而舒適護理是近來臨床護理工作中應用的一個非常廣泛并且有效的護理模式,該模式具有創造性、整體性以及個體性的優點,能夠基于患者考慮,了解患者的一般資料以及臨床癥狀表現進行合理化的護理[5]。根據臨床觀察發現手術患者多數的心理表現為焦慮、恐懼、抑郁以及急躁,主要原因與對手術的害怕,對相關疾病知識的缺乏具有密切的關系,此情況會對患者的臨床治療具有非常大的阻礙,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影響。

表1 兩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以及臨床工作滿意度比較
本課題研究主要針對手術患者采取舒適護理,在術前對患者普及相關知識的了解,介紹醫院與手術室的環境,消除患者的心理恐懼以及緊張的心理狀態表現,對患者講解手術與麻醉的要點與注意事項,使其可以積極的配合臨床手術治療,以此降低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不適感,為患者的手術治療提供有利的保障,提高患者的手術成功率。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在手術室工作中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夠減少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還可以降低患者的術后并發癥與醫療風險的發生率,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改善患者的生活環境,同時患者的臨床滿意度非常高,對臨床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值得日后的臨床推廣與應用。
[1] 楊小蓉,陳永慶,羅婷.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閉合復位內固定手術體位中的作用[J].現代預防醫學,2008,35(9):1777.
[2] 陳穎.舒適護理干預在手術室圍手術期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0,8(32):21-22.
[3] 林娜.舒適護理在手術室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36):54-55.
[4] 張宏,朱光君.舒適護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8,6(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