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志堅
書是人類用來記錄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交融感情,傳承經驗、知識的重要媒介,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貢獻。同時書也是一種商品和藝術品,其生產加工過程中融入了諸多的設計創意、新材料和先進工藝技術。
一本完整的書一般包括兩大組成部分,書封和書芯,兩者通過一系列的印后加工裝幀工藝完成套合,最后制成精美的圖書。圖書作為重要的印刷品,其設計加工按照印刷的流程主要包括:圖文設計與制作、圖文印刷與加工、印后加工及裝幀。其中印后加工是印刷品實現應有功能和增值功能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徑。作為印刷品的圖書,通過系列組合式的印后加工工藝技術改善書封的整飾效果,提高書籍的品位和價值。
一本完美的書,不但要有好的內容,更要有好的裝幀。所謂裝幀是指書刊封面、插圖等美術設計和版式、裝訂等工藝設計。一本書在印刷之前,要對書的形態、用料和制作等多方面進行的藝術設計和工藝技術設計,其內容主要包括開本、封面、護封、書脊、版式、環襯、扉頁、插圖、插頁、封底、版權頁、書函在內的開本設計、封面設計、版面設計以及裝訂形式、使用材料等多個方面。封面設計一般由文字和畫面兩部分有機構成。裝幀是一種表現藝術,可烘托出情感與趣味,在潛移默化中發揮作用。
目前圖書裝幀技術隨著新材料和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印后加工技術和設備的發展,也逐漸多樣化、自動化和精美化。縱觀圖書裝幀技術,按照加工方式和功能大致分為三類:表面整體整飾工藝、局部整飾工藝和成型整飾工藝。所謂表面整飾,就是對印刷品表面進行加工,改善和增強印刷品表面性能,提高印刷品表面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精美、高貴等印象。這樣可以促進銷售,同時也擴大了裝幀設計的無限創意空間。部分工藝技術還可以增強儲存和貨架壽命等,相關工藝技術包括:覆膜、上光、過油、燙印、凹凸壓印、折光壓紋、滴塑、磨砂等多種工藝技術。
整體整飾工藝是現代圖書出版加工最基礎性的表面整飾工藝,主要包括覆膜、上光、過油等整體性工藝技術。
(1)覆膜
覆膜是目前書封加工最常見的工藝技術。書封印刷后通過覆膜工藝,在印刷品表面貼合一層透明的薄膜保護層,一方面提高了印刷品表面的光澤度,使印刷圖文具有更加鮮亮的色澤和品相,較好地提高了圖書的貨架展示效果;另一方面,通過該工藝加工可以提高紙張的防潮、防水、防臟污和耐折等效果,大大提高了書刊的使用壽命。事實上,書封在覆膜時常選擇不同的復合方式和覆膜材料,主要是考慮到出版物的數量和美觀效果。近年來,隨著數字出版和傳統出版工藝的革新,圖書出版時訂單數量差異較大,多則上萬本,少則幾本。如果都選擇傳統工藝加工,往往會造成浪費,因此對于個性化數字出版物和數量較少的辦公文件資料,往往選擇預涂型覆膜工藝,該工藝尤其適合當下數字化個性印刷圖書。另外根據客戶的需求,覆膜材料也有多種選擇,常見的平裝書籍一般較多選用亮光膜,該類薄膜表面光澤好,覆膜后印刷品具有較好的光澤度,同時能夠提高書封表面圖文的視覺效果;還有一類是亞光膜,該薄膜具有磨砂朦朧效果,復合在印刷品表面給人以高貴之感,往往較多使用在高檔精裝書籍書封上。
(2)上光、過油
上光、過油也是書封整體表面加工的一種常見工藝,該工藝充分利用鏡面反射原理,在印刷品表面涂布一層薄薄的具有較強光澤的涂料,干燥后形成較強的光澤效果的保護層。上光和過油一般較覆膜節省成本,同時利于紙張的回收等,是一種比較環保的表面加工工藝。目前上光涂料主要有溶劑型上光涂料、水溶性上光涂料、延壓型上光涂料、UV型上光涂料等,分別適用于不同檔次的印刷品表面加工,其中水溶性上光涂料因使用水和醇等作為溶劑,涂布上光后無有害殘留,是上光涂料中最環保的品種。UV上光涂料是近些年較為流行的一種高品質的上光涂料,在印刷品表面涂布固化后,形成的涂布層具有非常好的光澤和視覺效果,廣泛用于質量要求較高的書封表面加工,且成本低于覆膜。
局部整飾工藝是書封印后加工的重要環節,工序種類繁多、加工效果突出,被多數設計師所廣泛采用。局部整飾工藝主要包括:印金、燙印、凹凸壓印、局部上光、水晶滴塑、磨砂等工藝技術。
(1)燙印
印金、燙金、燙銀等工藝是現代圖書廣泛使用的一種局部加工工藝技術,尤其是高檔次的精裝書籍更是廣泛使用燙印技術。經過燙印,在印刷品表面形成光澤度極好的具有金屬質感的圖文,極大地提高了圖書的品位和檔次,尤其在東方國家。近年來隨著燙印工藝的快速發展,新技術也不斷出現,比如:冷燙印技術、掃金技術、燙鐳射箔等。新技術和新材料的出現,使得表面整飾加工錦上添花。
(2)水晶滴塑
水晶滴塑是近些年剛開始使用的一種局部加工技術,該技術一般加工在圖書標題和主體圖案表面,加工時利用PVC等健康環保材料進行熱熔滴塑,冷卻后在預定圖文表面形成具有凸透效果的透明塑膠層,使文字看起來具有一定的立體感和浮雕感,且塑膠層具有無毒、柔軟透明、耐折抗壓和手感好等特性。
(3)局部上光
局部上光是現代上光工藝的一個新方向,該工藝與傳統型全面上光工藝有一定的區別,其生產加工主要利用印刷原理,先將預上光部分圖文出片制版,再利用印刷設備在待上光區域進行印刷上光。局部上光和全面上光相比,一方面節約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常和其他整飾工藝相結合,更加凸顯加工效果,給人更多的創意想象空間。
(4)磨砂、植絨
磨砂、植絨等整飾工藝是典型的個性表面加工技術,其加工原理和局部上光工藝很相似,主要利用印刷原理,先制版,再印刷膠粘劑等,最后利用黏合劑的黏合性能將絨毛和晶砂粘附,形成特定的加工效果。
當然局部整飾工藝還有遠不止上述工藝,在實際生產中,局部工藝常和其他工藝技術組合使用,更能彰顯其加工藝術效果。
成型加工整飾工藝是圖書裝幀的另一項重要環節,通過成型加工,可以實現特定的形狀和凹凸效果。目前圖書裝幀過程中使用較多的成型工藝有裁切、模切、壓痕、凹凸壓印等工藝。
(1)裁切
該工序將大張的印刷工序產品加工成一定規格成品,是書封、書芯加工過程中的一項基本環節,書刊生產過程中一般有兩種裁切加工,一是切紙機單面裁切,二是三面切機對裝訂后的書籍進行裁切。
(2)模切、壓痕
模切、壓痕是圖書印刷品的重要成型工藝之一,生產加工時,根據產品預先設計的要求進行設計制作模切版,在模切壓痕機上對印品進行模切,批量化加工印刷品制成特定形狀。平裝書籍的成型目前使用裁切機和三面切機,而在精裝書籍書封制作的過程中往往需要模切工藝加工特定形狀的書封等。
(3)凹凸壓印
該工藝是目前書封加工的主流印后加工工藝方式,凹凸壓印加工時使用凹凸嚙合的預定形狀模版,在模切壓痕機上對書封預定位置進行壓印,形成凹凸圖文。該工藝一般對書封上的標題文字、主體圖案等需要強調的部分圖文進行凹凸加強,壓印后在書封表面形成明顯的浮雕效果和立體效果。該工藝常和其他表面整飾工藝組合使用,常見的有凹凸、局部印刷上光等。
事實上,設計師在設計圖書時,較少使用單一的整飾工藝,往往同時將多種工藝技術組合搭配使用,提高印品的精美度和檔次。出于對書刊出版成本的考慮,出版物一般分為三類,其使用對象、加工成本和質量要求有一定的差異,在整飾加工選擇上也存在較大的差異。
這類圖書一般使用周期相對較短,不值得增加過多的生產成本投入,常見的有中小學教材、教輔圖書等。該類型圖書裝幀時,只對書封進行基礎性的整飾加工,往往直接在印刷品表面進行簡單的上光、覆膜等,即完成裝訂出版。
這類圖書要求具有一定的使用壽命和儲存周期,在此基礎上合理控制成本,典型代表有各種讀物類、技術類圖書。其設計裝幀時往往采用兩種以上的組合工藝生產加工,常見工藝有:覆膜(上光)+燙印;覆膜+局部UV(一般UV、七彩UV、磨砂等);覆膜+凹凸壓印+局部壓紋等。
這類圖書制作要求精良,需要長期保存,成本只要在預算范圍內即可,典型代表有各種典籍、工具類圖書等。該類型書刊要求制作精美,往往選取多種組合工藝設計加工,常見的有:覆膜(上光)+凹凸壓印+燙印+局部磨砂(植絨)等,部分還在紙張材質等方面選用金屬卡紙、鐳射卡紙等高檔次紙張替代普通卡紙以提升出版物檔次。
裝幀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組合式整飾工藝為加工帶來了巨大的魅力,但同時也提高了生產成本,作為設計者一方面要考慮到生產加工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更要考慮適用對象和加工成本等,做到組合優化和選擇合理,以更好地服務社會。
[1]唐萬有.印后加工技術[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
[2]黃革.漸成新寵的書刊封面組合整飾工藝[J].印刷技術,2007(19)
[3]張建新.印后加工整飾的新趨勢——水性上光技術[J].印刷工業, 2008(5)
[4]肖志堅.淺談如何選擇電化鋁燙金材料[J].印刷世界, 2008(4)
[5]肖志堅.凹版印刷金屬油墨的配置與使用[J].印刷世界,2008(7)
[6]馬建利.覆膜企業 如何適應未來圖書出版要求[J].印刷技術,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