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棟昌
分析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診斷與治療
江棟昌
目的探討分析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診斷和有效治療方法。方法對我院在2009年3月-2011年3月間收治的102例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分析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診斷和治療方法。結果經過治療后102例患者中有顯效71例,有效23例,無效為8例,總有效率達到92.2%。結論新生兒感染性肺炎臨床表現多樣,經過以抗感染為主的治療后,臨床療效明顯,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療效
Neonate;Infectious pneumonia;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新生兒感染性肺炎屬于新生兒的一種常見多發的感染性疾病,有報道估計[1],每年有高達上百萬的新生兒死于新生兒肺炎,占全球新生兒死亡的 10%左右,為新生兒死亡的首要感染性死亡原因。因此針對新生兒患者及時診斷和有效治療受到醫學界的重視,本文對我院在2009年3月~2011年3月間收治的 102例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診斷和治療方法總結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對我院收治的 102例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63例,女39例;足月兒64例,早產兒23例,過期兒15例;出生前感染為37例,出生后感染為65例。新生兒感染日期年齡為0~14d。
1.2臨床特征
對新生兒患者分別進行胸部 x線檢查,比較出生前感染性肺炎與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x線特點,前者顯示肺紋理增粗并伴有間質性肺炎改變,小片狀或線狀模糊影從肺門向周圍呈扇形擴展布滿雙肺,同時伴有一定程度的肺氣腫。后者顯示肺紋理增粗并伴有支氣管肺炎改變,點片狀浸潤影或彌漫性模糊影擴散雙肺,具有深淺不一陰影密度。另外,出現87例皮膚黃染,81例雙肺呼吸音粗糙,73例氣促,65例吐沫,39例呼吸困難,16例38度以上發熱患兒,16例咳嗽,14例濕噦音,6例呼吸音減低,5例心力衰竭。
1.3治療方法
針對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應采取加強護理監護,保持患兒呼吸道通暢,在出現氣急缺氧的患兒時應及時進行給氧(依據病情可選用面罩、鼻導管、頭罩等進行吸氧)等綜合措施。出現低氧血癥時,用持續正壓呼吸來治療I型呼吸衰竭,氣管插管和機械呼吸來應對Ⅱ型呼吸衰竭的嚴重情況。在此之后展開積極的抗感染治療,一開始時臨床使用常用抗生素如廣譜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類,之后結合病原學結果和藥敏實驗針對性的選擇敏感抗生素。102患兒均采用了抗生素治療,隨后 3例患者因被發現感染巨細胞病毒而進行抗病毒治療,另外還有 4例受到真菌感染同時進行抗真菌治療。 對于一些合并有心力衰竭患兒同時給予西地蘭或多巴胺強心,循環不好時使用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靜滴改善循環。加強支持治療,供給患兒足夠的營養和液體,增強患者本身免疫功能調節患兒體質等。
1.4療效評價[2]
5 d內呼吸困難和肺部噦音消失、1周左右x線胸片點片影吸收為顯效;5 d內癥狀和呼吸困難改善,兩肺噦音減少,1周左右x線胸片點片影好轉為有效;10 d左右患兒癥狀和體征無改善,x線點片影無吸收好轉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經過上述治療后 102例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者臨床癥狀均得到有效改善,其中顯效71例,有效23例,無效為8例,總有效率達到92.2%。
新生兒感染性肺炎具有發病早、病情變化快、危重等特點,因此及時的診斷觀察尤為重要,臨床上常選擇x線攝片來觀察新生兒的肺部表現,胸部x線做為新生兒肺炎檢查的主要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可復查、患兒無需鎮靜且輻射計量低的優點[3]。臨床上新生兒肺炎胸部x線表現多為肺紋理增粗時常伴有肺氣腫;出現點片狀、小片狀或大片狀陰影;支氣管充氣征;患者的右心緣以及橫膈邊緣模糊等癥狀。
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治療常常采用抗感染的方法,因此進行治療時抗生素的選擇非常關鍵,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感染時期的不同,感染的細菌往往也不同,以宮內感染和產前感染為代表的感染多由革蘭氏陰性桿菌引起如常見的大腸埃希菌,臨床上常選用 3代頭孢菌素或者氨芐西林;新生兒在出生后出現感染性肺炎時多由革蘭氏陽性球菌為主,常見的有金黃色葡萄球菌,臨床上常采用 2代頭孢菌素或青霉素進行抗感染治療。實驗中可進行細菌培養所感染的細菌種類并結合細菌耐藥性來選擇敏感的抗生素,當進行抗生素治療一段時間無明顯好轉時,應考慮是否為非細菌感染,如常見的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等病原體感染,此時可以更換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4,5]。本實驗中曾發現有3例新生兒經抗生素治療三天后無明顯好轉,后檢查發現為巨細胞病毒感染所致,隨后使用更昔洛韋的抗病毒藥治療后病情好轉;有時還會出現長期使用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常表現為病程長,病情反復,此時可考慮是否受到真菌感染[6],可以進行痰培養來檢測真菌感染,采用酮康唑抗真菌治療。
實驗中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有針對性的治療后102例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者總有效率達92.2%,臨床療效明顯,值得在臨床推廣。
[1]魏克倫.我國新生兒感染現狀與展望[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1,26(1):1-2.
[2]陳東亮,鄭屏生,杜坐平.拉氧頭孢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療效觀察 [J].中國實用醫藥雜志,2011,6(22):25-26.
[3]詹勝明.新生兒感染性肺炎70例臨床分析[J].廣西醫學雜志,2011,33(9):1237-1239.
[4]周毅虹,敖當,李作敏,等.558例新生兒肺炎痰培養病原菌及耐藥性分析[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9,27(6):634-637.
[5]劉景艷,孫健偉.新生兒肺炎痰培養病原菌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分析[J].醫學檢驗,2008,29(2):101-103.
[6]袁新宇,吳朔春.影像學技術在新生兒疾病診斷中的應用.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9,9(11):660.
廣東省梅州市人民醫院新生兒科,廣東梅州 514031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 of diagnosis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neonatal infectious pneumonia.Methods102 cases of neonat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rom March 2009 to 2011 March in our hospital, and summary analysi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eonatal infections pneumonia.Results After treatment in 102 patients , 71 cases markedly effective in 23 cases , an invalid for 8 cases ,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92.2%.Conclusion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neonatal infectious pneumonia are diverse and the effect is obvious after treatment based anti-infective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