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曉波
封面UV(Ultraviolet Rays的英文縮寫,即紫外光線)是印后特殊效果的表現形式,其制作過程是對局部圖形或文字做亮油套印,并通過紫外線光照產生聚合作用,亮油固化形成光亮膜層,使圖形或文字產生提亮效果。UV套印屬于絲網印刷工藝,體現封面UV的制作質量和藝術效果,不僅與印刷有關,還與準確的內容設置有著密切關系,即美術編輯在封面設計和UV內容設置上,如何選擇或設置適宜“提亮”的內容進行修飾,達到理想化的制作效果,增強封面的藝術感染力。
封面UV是在亞光膜上實施的特效工藝,亞光膜具有降低封面印刷色彩的特性,使暗調底色濃重沉穩或使亮調底色輕柔淡雅,而UV的提亮作用是將被選定的內容色彩鮮明和質感強烈。因此,封面中的書名文字、圖形線條、標識、照片以及底色花紋等內容,常常作為UV工藝的設置對象。
UV不僅能夠提亮細節內容,還具有修飾重點和突出主題的作用。為了追求完美的制作效果,設計制作中UV內容與底色的適度反差、文字或圖形UV輪廓的清晰和完整、UV內容的細節和制作后期處置等問題,是設計、制作和監制各方著力解決和關注的內容。
根據UV工藝的特點,將UV設置于封面的重點內容和特征區域,是提亮主題內容與增強亮麗色彩的正確選擇,是提高封面藝術感染力的有效方式。在UV的設置上應堅持突出重點的原則,使主次內容設置得當和位置選擇合理,避免UV內容設置得過于分散。
UV內容過于分散會淡化主題內容的修飾性作用,并增大UV制作的幅面,從而降低UV套印的準確度。在內容設置上,摒棄那種所有內容全部UV的簡單做法,應著重于關鍵內容的提亮修飾,體現UV制作修飾重點和突出個性的作用。
主次內容設置得當,即把適宜的主要內容作為設置首選。不加區別地用于主次內容,會不同程度地降低封面內容結構的諧調性,使封面的主題表現力下降。我們推崇有內涵、有質感和有效果的工藝制作,如果缺少了這些,則可以說是設置上的多余或者是工藝上的浪費。
UV位置選擇合理,是指UV設置應考慮避開書脊崗線、勒口折線或圖書裁口等特殊位置。在圖書裝訂上封時,對封面進行壓線、壓痕、折翻線和勒口線的處理,是保持圖書外形美觀的技術要求,而處于上述位置的UV表面,在處理的過程中,很容易影響光亮涂層的應有效果。因此,將UV選擇在不受其他工序制約的位置上,以保持UV工藝的真實效果非常重要。
保持UV內容的色彩反差,能夠比較好地體現制作效果,由于工藝的提亮特性,使得具有色彩適度反差的內容更加突出,使封面的藝術表現力更強。避免UV內容色彩與底色間不甚明顯的形式設置,如底色與鏤空內容的顏色差距不大時,會影響制作內容的艷麗與鮮亮效果,這類影響實際制作效果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在保持色彩反差的前提下,應考慮UV內容色彩處于相對的完整狀態,有利于界定UV內容并使之形態完整,使UV效果更加突出。要謹慎地處理在漸變過渡色彩內容上,或以發散彌漫性的多變色彩圖形和無形態規則的內容上做UV設置,因為這樣很難把握工藝效果和制作質量。
謹慎地對待彩色立體圖形或文字的UV設置,其原因是平面電腦制作技術,能夠將含有立體圖形的色彩內容表現得極其充分。立體圖形的色彩層次豐富而細膩,而經過UV后,其細膩的層次色彩被光亮涂層覆蓋,原圖形的立體效果反而被淡化,即平面化的狀態被突出了,這不能不說是UV設置上的失敗。在處理立體形文字的UV設置時,應采取剝離字面立體成分的做法,將UV設置于平面內容區域,從而使提亮與保持立體的雙重效果同在,使被修飾的立體形文字表現力更強烈,依此方法同樣可以作為立體圖形的UV設置。
將封面中的書名等文字做UV對象,是常用的設計方式,而把握適宜的字面形態非常重要。在制作中有“文字UV最具難度”的說法,因為字體與字號的選用,關系到UV的制作效果是否能夠達到目標要求。
UV工藝是絲網印刷的制作過程,套印準確是制作方的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而從封面設計的角度更應該為制作創造條件,把影響文字UV質量的諸多因素考慮充分,達到制作效果的盡善盡美。
在字體選擇上,應考慮文字筆畫的結構特征,謹慎地對待筆畫纖細字體的UV設置。以宋體字為例,橫細豎粗以及筆畫起落的字形特點,使UV套印具有了一定難度,橫筆畫的準確效果不及豎筆,文字內容很難實現UV亮油涂層的完整覆蓋,誤差導致文字的“重影現象”。仿宋體筆畫纖細的特點更加突出,工藝效果很難掌控,如:宋體、仿宋體、姚體、細圓等,均屬于筆畫纖細字體的范圍。與纖細字體相反,筆畫挺擴粗壯的黑體、魏碑、隸書和琥珀等字體,制作質量易于控制,并使字面套印的準確率大大提高,UV的制作效果得到保障。因此,在選擇適宜的字體方面,應考慮工藝制作的難度,這樣有助于制作過程控制套印誤差,避免或減輕由誤差帶來的不良后果。
字號大小的選擇是提高工藝效果的重要內容,較小字面上的UV設置,其制作效果很難保證。字面越小筆畫越細,制作的難度越大,套印不準或“重影現象”更加明顯。實踐證明,選擇四號字(14磅字,1磅字≈0.35毫米)及以上的字面大小,其UV制作質量能夠保證。字面選擇越小,則對字體的要求也近乎苛刻,字體選擇面也受限制;字面越大,可選字體越豐富,制作質量能夠保證。由此可見,字號與字體的選擇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
根據文字UV的制作特點,選擇文字UV內容應遵循“宜大避小、宜少避多”的原則,即在突出重點的前提下,宜選擇字面較大,避免字面細小的狀態,有效地控制或減小制作誤差;宜選擇少量或精練的文字內容,避免選擇在密集狀態下的文字內容。究其原因是經過四色印刷的封面紙張,有程度不同的紙張抽縮,導致與UV版難以重合的工藝缺陷,UV質量難以保證。制作時在處理封面的紙張抽縮與UV印版之間的誤差時,制作方一般采取“局部裁切”UV軟片的辦法來矯正誤差,但它僅限于局部小范圍的誤差調整。而對字面小且成密集狀態下的誤差,是無法通過“局部裁切”解決問題的。如需對細小密集文字內容進行UV設置時,可將文字UV方式改為整體處理形式,即矩形區域整體的UV方式,此方法在降低制作難度的同時,也從根本上解決了小字UV不準或出現重影的問題。
在含有文字UV的設計中,使文字細節的處理更有針對性,把易出現的制作誤差置于可調可控的情形之下。了解獨立文字或矩形整體內容的制作效果,根據需要確定制作方式,對實現理想化的制作要求具有積極意義。
圖形UV,因具有較強的修飾性作用,以及制作后圖形易產生凸起的質感,被廣泛地使用于封面設計中。圖形一般是書中有代表性的線條圖或圖像照片,因此,了解和掌握線條圖和圖像照片的制作要求非常重要,使圖形的UV制作效果更加完美。
線條圖UV,應注意線條內容的基本狀態是否符合UV制作的技術要求?;照?、標識等圖形如果是以線條圖方式UV時,應該注意線條不能過細,要有一定的寬度,以防止UV套印時的誤差風險。線條粗細的程度應保持在20磅線以上(1磅線=0.043毫米)。與此同時還要避免圖內線條過于密集,應盡可能地使用簡化的線條,這樣能夠保證線條圖UV制作的清晰效果。
線條圖還應注意的是尺寸大小要適中,線條圖不宜過大,因為在封面印刷之后存在著抽縮比率,使得在圖中的套印誤差無法進行位置調整,處于顧此失彼的境地。由此可見,線條圖上的誤差處理極其被動。所以,要充分地認識到圖形尺寸不當所產生的套印誤差給UV制作帶來的難度。
謹慎對待標識內容的線條圖UV,在不影響原有線條圖基本內容時,對圖形中過于細致的內容,或不符合制作要求的線條進行必要的微調,如適當加粗線條或細微結構的修改等,體現線條圖完美、簡捷和流暢的制作效果。
以完整照片或局部鏤空圖像為內容的UV設置,照片的內容色彩鮮亮、結構層次分明和輪廓邊緣清晰是滿足UV制作的基本條件。避免照片內容暗淡、層次欠佳或偏色情形下的UV設置,也不宜在背景或襯底形似煙云、樹冠、絮狀等虛幻圖像上做UV設置,以保持圖像照片的明快效果。
適當拉開照片與封面襯底色彩的距離,以襯托照片的光彩亮麗,如兩者色彩在比較接近的情形下,應進行照片輪廓的邊緣修飾,來保證UV后的制作效果。對照片做局部內容剪接后UV時,應注意剪接內容與底襯之間,是否處于自然的狀態,剪接效果欠佳則需要對其內容或剪接線進行修飾,使 UV制作效果更加突出明顯。
底色花紋UV,是按整幅封面進行的工藝制作,其超大尺寸的UV內容,在面對2%~4%的紙張抽縮率時,將嚴重地影響制作效果。因此,在滿幅底紋圖案UV時,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解決UV印版與底色花紋不能完全重合的問題。以普通16開封面為例,在帶有勒口情況下的紙面長度已接近600毫米,經封面印刷后,與UV版的同向誤差約在2毫米左右。對待如此誤差,制作方處理只能是照顧局部位置的被動方式,對完整幅面的UV效果則不能顧及。
解決滿幅底紋的誤差問題,應從封面設計入手,改變使用整體慣通式的底紋結構,把滿幅底紋換成可拼接的局部紋,并在拼接處預留可調整的裁切縫隙,分區域解決封面的UV套印誤差。值得注意的是,拼接縫隙要設計得巧妙,應將其設置在書脊崗線和勒口線外的多個位置,這種可調式的UV版面,從根本上解決了由于紙張抽縮引發的UV套印不準問題,從而達到滿幅底紋制作的質量要求。
在委托UV制作前,對UV軟片的檢查是保證工藝制作質量的重要內容。因為,UV軟片上的質量問題,都將顯現在成品之中。軟片中的細節內容,必須保持均勻實黑狀態,否則,帶有“砂眼”或灰白虛黑的問題軟片,直接影響制作效果。尤其是以照片為內容的UV,問題更加突出,照片表面的亮膜涂層有斑點,這樣的問題屬于UV軟片質量不合格。因此,檢查軟片的重點,要觀察軟片內容的實黑密度值。檢驗的方法:可以通過透圖臺觀察軟片的情況,內容區域完全能夠阻隔光線為合格軟片。另外,用透射式密度儀,對軟片進行密度值檢測,密度值達到3.5以上為合格品。
在UV制作過程中,亮油涂層的厚度通過UV版的網目密度來控制。目前,UV版的網目密度有200目、250目、300目和400目若干種,網版密度高,亮油的涂量小,亮膜層很薄。網版密度低,亮油涂量加大,亮膜層加厚。UV涂層的薄與厚,對所修飾的內容起著不同作用,較厚的UV涂層,對徽章、標識類圖形有增強立體效果的作用,使畫面內容具有凸起的質感。但是,較厚的UV涂層不適宜面積過大,其原因是翻閱過程UV涂層易受損出現龜紋。而照片UV應注重涂層的亮度效果,而非涂層厚度。因此,應了解UV內容對涂層厚度的實用性要求,以突出工藝制作的特性。
UV制作中亮油的品質高低,決定著UV涂層的亮度,亮油品質好涂層亮度就高,UV的內容色彩極其鮮亮,制作效果有保障,UV亮度是判定制作質量高低的基本內容。亮油品質低,UV的亮度不夠,則失去了UV制作的本質特征,這樣低質量的制作屬于不合格品。因此,就UV制作的亮度問題,應掌握制作方的基本情況,委托制作前,要明確提出UV制作的質量要求。
為了保證制作后的工藝效果,制作完成后應根據亮膜層的干燥情況,再進行有關封面裁切或裝訂的后續工作。其原因是亮膜層表面,受場地環境濕度的影響,仍會有一定的黏性。如果沒有相應的技術處理或自然干燥過程,裁切時受裁刀壓杠的重壓,會出現封面之間的相互粘連,剝離時封面易受損,對亮膜層粘連的紙屑則需擦拭處理。所以,封面UV完成后,不能急于裁切,要有一定的自然干燥時間,以消除問題隱患。
以上內容是筆者經歷設計制作或觀察工藝效果的點滴體會,對UV制作的工藝特點、設置要點、制作難點和質量關注重點進行了探討和淺析。就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解決的方法進行了歸納和總結,結合實際取得了滿意的制作效果。UV工藝的完美效果,不僅在于高質量的制作,還在于美術編輯對工藝本質特性的理解,將設計的內涵與制作的工藝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還原UV工藝制作鮮明、亮麗、均勻和準確的本質特性,增強封面的藝術感染力,是我們期望的制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