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旺
37例腹腔鏡肝囊腫開窗引流術療效分析
劉 旺
目的探究腹腔鏡肝囊腫開窗引流術應用效果。方法利用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間37例該類患者為研究對象,單發先天性囊腫24例,多發者11例,采用此術進行治療,作者對此術法總結并進行科學、周密的分析;結果適應癥者手術前行各項常規檢查及全身準備,按常規用“四孔法”建立氣腹,術中充分顯露術野及囊腫,去除多余囊壁,該引流手術時間50min,均順利完成,第九日全部出院。結論該微創技術,實現徹底引流,且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療效滿意,可在臨床中大力的推廣與應用。
肝囊腫;腹腔鏡;開窗引流術
在山西同煤集團軒崗煤業公司醫院工作十余年里,我于普外科施行多例肝囊腫切除等手術。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醫治肝囊腫患者共計37例,包括非寄生蟲性(先天性、炎癥性、創傷性和腫瘤性等)和寄生蟲性者。
我院曾采用剖腹性肝囊腫開窗引流術,手術創傷大,恢復慢,自2009年1月始采用腹腔鏡肝囊腫開窗引流微創技術,實現徹底引流,且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療效滿意。
1.1臨床資料
我院接診該類 37例患者男女比例 9:28,年齡15~64歲。其中肝臟單發先天性囊腫24例,囊腫發生于肝右葉居多;多發者11例;肝臟多發囊腫合并右腎囊腫2例。
1.2病理資料
來自山西同煤集團軒煤公司采煤工張軍,男,54歲,無其他病史。就診前表現為右上腹隱痛不適,有食后飽脹、惡心、嘔吐等狀,另36例患者與此類似。
我們對張姓患者采用B超確診、CT明確囊腫部位、大小、形態和數目。因大的肝囊腫所在部位不同,再行X線,顯示膈肌抬高或胃腸受壓移位。該患者為多發性肝囊腫,腎、肺、胰及其他臟器有囊腫(多囊病),其他病例還有先天性畸形等癥。
1.3治療方法
張姓患者術前行各項常規檢查及全身準備,再行胃腸減壓、留置導尿,氣管內插管法麻醉。該患者取頭高足低 15°~20°仰臥位,手術臺向左側傾斜15°,我與第二助手立病人左側,第一助手和器件護士立右側; “四孔法”建立氣腹,腹內壓穩定于12~15mmHg后插入相應器件,以臍部為中心,鏡身旋轉 360°探查腹腔情況全部明確。術中充分顯露術野及囊腫,觀察囊腫與周圍組織間關系后用電凝鉤開窗,見其囊液清亮,吸盡囊液,擴大開窗口,用超聲電刀或電凝刀于囊壁與正常肝組織間盡可能去除多余囊壁(需防傷及肝實質)。多囊肝亦皆去除囊壁,使窗口盡量擴大,以利引流,囊腔無滲血及滲膽汁后放置引流管于殘腔,經皮膚戳孔引出至外接無菌引流袋。
該張姓患者手術時間 64min(其余最長者 75,最短30,平均為50min),均順利完成?;颊叽稳站上麓不顒樱锌跓o疼痛、發熱,其余患者亦 1~2天排氣,進流食。其中術后第三日拔出引流管者 35例,并隔日出院。引流管有少量黃色引流液患者 2例,第七日引流液消失后拔除引流管,第九日出院;平均住院時間5.6d。
行該術,我們也曾 B超引導行穿刺抽液、無水酒精注射,創傷雖小,但需反復穿刺,囊壁未除,有復發和感染可能;易致逆行感染而成肝膿腫的囊腫空腸吻合癥,故舍棄此法。
我院相關醫師2009年1月外出學習歸來,采用微創技術行腹腔鏡肝囊腫開窗引流,去除多余囊壁,實現徹底引流,避免剖腹手術及反復穿刺帶來的并發癥,創傷小、恢復快。該組有24例單發肝囊腫均取得良好療效。可見,單發性肝囊腫施行該術效果更佳,復發率低。
該術治療有嚴格適應癥及禁忌癥。若為單重性肝囊腫合并感染出血經穿刺抽液效果欠佳或復發者、于肝表直徑不小于5cm的單發性肝囊腫者、無全身其它臟器嚴重疾病者多可行該法。若為不能除外囊腺瘤或囊腺癌、肝包裹、囊腫位于肝裸區或肝實質內,腹腔鏡難以顯露、小而密集的多囊肝病、多發性肝囊腫晚期病人肝功能受損合并多囊腎、腎功能受損者或全身其它臟器嚴重癥者,則不可用該術。
我們嚴格按照肝囊腫適應癥行術,因創口寬敞可充分引流,腹腔積液及膽瘺等并發癥得以有效避免。術后給予支持、預防感染等綜合治療,臨床療效良好,患者認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裘法祖,鄒聲泉.實用腹腔鏡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90
[2]吳常青.膽石癥膽囊切除術意外膽囊癌21例臨床分析[J].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5,19(7); 535-536
[3]王曉云,王彥坤.意外膽囊癌診治 85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12(6):4807-4808
山西省同煤集團軒煤公司醫院普外科,山西忻州 03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