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紅偉 何建平
近年來,諸暨市三產服務業得到了較快發展,成為全省9個三產增加值突破200億元的縣市之一。三產稅收幾乎占據了全市地稅比重的半壁江山。一大批優質高端的服務項目和品牌入戶諸暨。服務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1.9%,拉動GDP增長4.9個百分點。但與批發零售、房地產、金融等相對較旺的常規服務需求相比,三產在文體娛樂、教育、商務服務、科技服務等方面的規模和總量明顯偏低。為此,要充分立足諸暨的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打響“五張牌”,以拓展現代服務業的產業門類來優化服務業區域化、個性化發展路徑。
打響“文化”牌,做新創意產業和演藝產業。一是培植新興文化產業。鼓勵國內外創意實體以及現有文化經營組織,大力發展企業文化塑造、產品包裝、節會策劃、廣告設計、品牌營銷等文化類生產型服務業,提高文化類服務企業的經濟貢獻度。二是培植動漫影視產業。依托杭州、鄞州等周邊地區在動漫影視方面的溢出效應,開辟動漫影視基地和文化主題公園;集聚和整合市內外各種文化創意資源,創作和開發“輕喜劇”、“微電影”等文化產品。三是完善演藝組織。諸暨演藝產業具備較大的培育空間,以越劇為代表的傳統戲曲具備較大的產業根基和群眾基礎。要弘揚這一獨特的地域文化資源,導入市場化運行機制,培育演藝實體,實現傳統演藝產業的轉型提升。
打響“教育”牌,做精教輔產業和培訓產業。諸暨“耕讀傳家”的文化底蘊,打造了“學在諸暨”這一枝獨秀的教育品牌。要進一步擴大其知名度和美譽度,做大做強諸暨教育,通過“走出去”、“引進來”以及跨區域收購兼并等形式,吸引更多的外資、民資和企業資本投入教育產業,促成優勢教育資源更大程度地集聚。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推動了培訓市場的潛在需求。目前,諸暨已擁有80多所成人技術培訓機構,在此基礎上還要引進優質的培訓項目和資本,創新培訓模式,拓展培訓領域,完善和壯大除教輔產業以外,面向各個階層的職業技能培訓項目,開發各類非學歷培訓項目。
打響“運動”牌,做強體育產業和健身產業。作為獲得“體育強市”等多項榮譽的縣級市,諸暨具備發展體育產業的得天獨厚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要充分依托體育服務實體的集聚功能和推動效應,規劃和引導民間資本在體育服務業方面的投資經營,促進體育服務業的發展壯大,擴大和提升體育消費規模和水平,培育具備一定規模和示范效應的體育產業集群。充分利用全國青少年戶外運動營地、國家登山隊攀巖訓練基地等現有運動型的旅游資源,打造“運動休閑之旅”等具備運動和健身概念的新旅游產品,開發森林旅游、登山、攀巖、探險以及一些傳統的民族體育項目等寄情山水兼有氧健身的體育旅游項目,融“運動”、“健身”和“旅游”為一體,實現體育旅游消費需求的最大化。
打響“健康”牌,做細孕嬰產業和銀發產業。諸暨平均每年約有7600多個新生兒出生,目前常住人口中0-4周歲的嬰幼兒有43806人,現有的母嬰服務供給遠遠小于實際的市場需求。同時,隨著諸暨市的老年人占比日益擴大,催生了針對老年人的護理需求,帶來了發展銀發產業市場良機。要積極鼓勵民間資本運用先進適用及人性化的商業服務理念投資孕嬰、養老事業,整合服務鏈,打造系列化全方位服務,推進孕嬰業、養老業的規范化、規?;推放苹l展。
打響“美麗”牌,做美婚慶產業和美容產業。諸暨每年的結婚人數高達1.6萬人。由西施文化引發的許多愛情傳說和人文古跡也吸引了許多市外的新人,到諸暨拍婚紗照和蜜月旅游的人數逐年增多。要敏銳地瞄準這些商機,推出融婚慶、蜜月旅游、婚紗影視設計制作、美容設計等為一體的新婚慶業態,形成以結婚消費產品和服務為核心的行業集群。同時,借助“美的化身——西施”的品牌影響力,開發和應用香榧、珍珠等系列美容延伸產品,配套建設沐浴SPA、瑜珈、整形、整容、瘦身、美白、嫩膚、美甲、頭療、舍賓等現代時尚的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