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星 鐘燕瑾 劉安華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河源 517000)
關于學生信息員制度之創新設計與實踐*
袁天星 鐘燕瑾 劉安華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河源 517000)
實施教學信息員制度能及時掌握教學一線情況,常態監控教學;能促使教師注意教風教紀并提高教學質量;能提高學生民主意識。筆者所在學校借鑒IS09000標準的質量管理理念,遵循過程管理、閉環管理、突出教育性與發展性、及時性與可操作性的理念,創新設計并實踐了學生信息員制度,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學生;信息員制度;創新;設計
高職院校經過快速發展后,將更加需要內涵建設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內涵建設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需要有健全的規章制度、完善的運行機制來保障。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借鑒IS09000標準的質量管理理念,根據學校自身的狀況,在構建以過程控制為重點的教學質量管理和監控體系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尤其在信息反饋制度上,創新了學生信息員制度,與其他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形式相結合,對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常態監控 實施學生信息員制度,將教學信息及時向學校管理部門反映,有利于管理部門及時掌握教學一線的情況,對于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迅速進行調查,盡快采取措施解決問題,可彌補教學督導時間與空間的空缺,就像為學校裝上了一個個具有主觀能動性的電子眼,真正做到了常態監控,學校管理部門可以及時掌握全校教學的現狀,保證教學管理良性運行。
促使教師踐行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以往領導、督導、同行評價是教師評價教師,被評教師會認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時評價也容易受教師之間人際關系、了解程度的影響,被評教師內心不一定認同。現在增加了其教育教學的直接對象——學生的學習感受,對教師來說,就更加有說服力了。信息員的存在,會讓教師時刻注意課堂教學的效果,從以往自顧自地教變成既重視教也重視學,促使教師從學生的視角重新思考課程的整體設計、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增強教學互動、提高每一堂課的質量。
提高學生主體意識 學生信息員制度讓教師和學生認識到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對于課堂教學應該是怎樣的學生也有發言權。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從主體的角度思考如何優化課堂,有利于創造和優化教學管理的民主氛圍,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
通過大量實地調研與文獻分析,各高校現有學生信息員制度在促進教學管理、提高教學水平、提高學生主體意識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信息反饋不及時 目前,各高校通行的信息員制度通常做法有兩種,一種是定期反饋,很多高校都是每兩個月反饋一次,至多是每個月反饋一次,周期過長,學生容易遺忘,信息反饋也不及時;另一種是有事則報,無事不報,這種做法容易讓學生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只有極少數責任心強的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反映情況,設置了信息員也是徒有虛名,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有些學校還會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讓學生在大會上反映情況,但開會時都是以沉默為主,因為教師都不能積極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又怎能指望學生在眾目睽睽之下大談對學校、對教師的看法,尤其是不滿呢?如此,雖然設置了信息員,卻不能及時掌握信息,也就無法及時進行干預和糾正。
信息反饋沒有回路 信息員向主管部門提供信息之后,主管部門將信息分送各教學單位,要求教學單位根據信息員反映的情況及時調查了解,并進行整改。這一做法能為各教學單位提供及時信息,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并加強管理。但往往信息的流向是單向的,沒有要求教學單位將調查整改結果反饋至主管部門,不符合閉環管理的原則。
信息員職能過于繁雜 有些高校設置的學生信息員被賦予了太多的期望,如就教學管理制度的制定與實施、課程設置、教學研究等提出意見或建議,報告學生學習狀況,包括出勤、課堂紀律、考風考紀等。我們的調查研究表明,信息員本人能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或建議的少之又少,如實報告同學的違紀等情況,還會被同學當作間諜,遭到孤立,信息不能收集且個人生活受影響。
(一)學生信息員制度設計的理念
強調過程管理和閉環管理 我校學生信息員制度的設計基本遵循了IS09000標準的過程管理理念,在過程管理中實現了PDCA循環。即梳理信息員工作過程,識別關鍵支持過程,確定主要質量監控點,明確信息員工作過程相關方,進行信息員工作過程設計;將信息員工作過程編制成程序管理文件,并通過學習和培訓,使過程人員(督導處、教學單位、教師、信息員)熟悉信息員工作過程的設計,并嚴格遵循文件的要求實施;對信息員工作進行反思,改進工作過程;依據文件中規定的管理程序,實施過程監控,監控各方是否按照文件要求完成工作,是否填報相應表格并存檔。信息員工作管理包括兩個回路,一是管理部門向信息員提出要求,信息員根據工作要求收集教學信息,再將信息反饋到管理部門;二是管理部門統計教學信息,并將其報送各教學單位。教學單位針對信息中暴露的本部門教師存在的問題,及時了解情況,進行整改,并將調查、整改的結果反饋至管理部門。
強調管理的教育性和發展性 實施信息員制度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工作水平,強調通過管理教育師生、促進發展。因此,在制度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這一點,如信息員填寫的《教學執行日志》中既能反映課堂基本情況,也能體現學生的個人感受。教師課堂教學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教學效果好壞更重要的在于師生的匹配,即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適應。如果學生不喜歡、覺得效果不好,那教師的教學功力再強、課堂再生動,都不能算高效的課堂。同時督導處在統計信息員反映的問題時,不是簡單地批評、處罰存在問題的教師,而是區分問題的輕重緩急,采用指導、談話、批評、限期整改與處罰等不同的方式進行處理,不以批評處罰為目的,而是著眼于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和教學水平。
及時收集反饋信息 我校要求信息員每周遞交《教學執行日志》到督導處,做到每次課都要填寫。這不僅讓管理部門及時收集到教學一線的信息,將可能出現的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防止問題的進一步惡化,而且是就事論事,信息員的評價是針對每一次課,不是對某個教師的整體印象,實現了以事實為依據,以制度為準繩。
可操作性強 信息員的能力有高低,責任心有強弱,一種好的制度應該是讓絕大多數執行者都能夠完成工作任務。我校的信息員制度只要求學生根據同學的學習感受選擇對應選項,不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限制,避免了因表達不準確造成的誤解,不會占用學生太多時間和精力;信息員自行將表格送督導處或指定信箱,方便易行,減少了信息員工作的各種顧忌,也便于考核信息員工作。
(二)學生信息員管理
信息員組織管理 督導處是信息員工作的管理部門,負責信息員工作的組織和管理,包括學生信息的收集、統計和反饋,以及信息員工作質量的評定。學生信息員由學生申請、輔導員提名、教學單位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批準而產生。當信息員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時,要更換信息員,由督導處向教學單位提出,由教學單位重新選任。
信息員培訓 教學單位在每學期開學第一周 (新生第三周)以班為單位選任一名學生信息員,將學生信息員的資料(姓名、性別、專業、班級、聯系方式、輔導員姓名)以表格方式報督導處。督導處對學生信息員進行培訓,向學生信息員發放《教學執行日志》和《教學執行日志簽收表》?!督虒W執行日志》包括教風教紀與學習感受兩方面共14小點,包括師生考勤、教師是否抽煙與接打手機、課件、板書、教師語言表達、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儀器設備等內容。
信息管理與運用 督導處檢查驗收學生信息員填報的 《教學執行日志》,在《教學執行日志簽收表》上蓋章確認,每周三完成上一周的教室日志信息統計,填寫《教學執行日志信息統計通報表》報送各教學單位。教學單位針對教學執行日志暴露的教師存在的問題,及時了解情況,進行整改。并填寫《教學執行日志信息處理反饋表》,于每周周五前報送督導處。督導處每月一次向主管校領導匯報教學執行日志信息統計和處理情況。每學期末填寫《學生信息員期末工作質量考評結果統計表》,報送各教學單位。以周為單位整理、裝訂學生信息員工作資料,存檔保管。
教學秩序更加良好 實施學生信息員制度,讓學生監督教師,教師為維護自身形象,會非常注意遵守學校的規定,遲到、早退、拖堂、抽煙、接打手機等現象基本消失。
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自學校引進IS09000標準的質量管理理念,構建以過程控制為重點的教學質量管理和監控體系,二級督導、學生信息員制度與學生評教等措施并進,學校教學質量有了很大提高。首先信息員的存在可給教師施加心理壓力,其次信息員可及時反映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語速過快、課件繁瑣、互動較少等,教師則可及時調整、改進。信息員提供的信息還可為二級督導工作提供指引,有利于督導發現在教學上有較多問題的教師,作為督導的重點工作對象,督促教師以高度的責任心做好教學工作,引導其轉變教學觀念、掌握教學技巧、提高教學效率。學生評教則可作為每學期教師教學效果與督導工作結果的整體反映。從評教的結果上看,實施學生信息員制度后,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整體呈上升趨勢。
師生關系變得融洽 當前幾乎所有高校都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即師生關系的疏離。教師只有在教室里上課時才和學生接觸,在課后、甚至課間都很少與學生交流。實施學生信息員制度后,教師意識到教學必須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才能有好的效果,因而更加重視主動與學生交流,更樂意聽取學生對教學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師生關系變得融洽。
端正教師對信息員制度的認識 信息員的存在會給教師以壓力,教師將其轉變成積極的行為則可能產生正面的影響。但如果教師認為信息員是學校安插在課堂里的“間諜”,導致師生之間、教師與學校之間出現對立情緒,這種壓力可能導致負面影響。因此一定要做好教師的思想工作,端正其對信息員制度的認識,增強其對信息員制度的認同感。此外,某些教師存在的問題是個人發展中的“瓶頸”,如果僅有信息員指出其問題,靠教師自身又無法解決,則教師出現消極態度與行為的概率較大。因此,端正教師態度,最根本的途徑還是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支撐與幫助,即不僅要發現問題,還要幫助教師解決問題。
保證信息的真實性 信息員的心理可能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害怕反映問題后,被任課教師得知,對自己采取打擊報復,比如課堂上故意為難、傷害其自尊或考試故意不給及格;另一種是對課堂要求比較嚴格的教師,或由于其他原因讓信息員不喜歡的教師,信息員在反映情況時故意夸大事實或者無中生有。無論哪種情況,都是有悖于設立信息員的初衷的。因此,在選拔信息員時,應考查學生是否有較強的責任感,在培訓或日常工作中也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使學生以負責任的態度反映真實的信息。當然,學生個體之間存在差異,信息本身就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因此,管理部門對學生反映的問題一定要調查核實,處理問題時力求客觀公正。
與其他教學質量監控制度構成完整體系 學生信息員制度只是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僅有信息員制度是無法將其作用發揮充分的。因此在建立信息員制度時應從學校整體出發,注意與其他制度相互配合,相互支撐,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我校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包括:督導工作制度、教師教學質量評定制度、學生評教制度、學生信息員制度、二級學院工作評價制度。這些制度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從各個角度、各個層面實現了對教學質量的監控,較好地貫徹了IS09000標準的質量管理理念。
終端:計算機、手機 目前,信息員傳遞信息主要是通過紙質表格或現場交流實現,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這種方式已經顯得落后。在信息傳遞的終端,可以考慮使用計算機或手機。使用計算機或手機傳遞教學信息,可以節約學生遞交紙質表格的時間,減少對空間的依賴,增強學生的自由度,使信息傳遞更加方便、快捷。而且管理部門接受到的是電子信息,不用再花時間和人力將紙質表格輸入計算機,方便后期的數據分析。
分析:系統軟件 在數據分析上,可以考慮使用能進行更加深入分析的統計軟件,如SPSS、SAS等常用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對學生反映的教學信息進行概率、差異性、相關性等分析,通過精確的數據和直觀的圖表將教學信息反映出來,同時,也可為其他教學研究提供第一手數據,可謂一舉多得。
[1]高宏.高校教學信息員參與教學質量監控的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7,(4).
[2]李秀華.高校教學信息員制度的實踐與探索[J].高教論壇,2009,(11).
[3]粱宏中.完善高校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的思考[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8,(5).
[4]錢萍.高校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的實踐與探索[J].管理觀察,2010,(19).
(本文責任編輯:尚傳梅)
G718
A
1672-5727(2012)01-0065-02
袁天星(1959—),男,河源職業技術學院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高分子材料、高職教育及教學管理。
*本文系廣東省2007年職業技術教育綜合改革推進計劃資助項目 《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研究 ——廣東高職教育引入ISO9001:2000標準的實踐研究》(文件號:粵高教[2008]5)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