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德榮
(廣西桂林農業學校 廣西 桂林 541006)
果樹園藝工職業技能鑒定改革漫談
黎德榮
(廣西桂林農業學校 廣西 桂林 541006)
農業中專教育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變化,需要對職業技能鑒定進行改革,在內容上不斷更新和補充新知識、新技術,在鑒定時間及方法上要求合理安排,才能體現出職業教育與職業技能鑒定的實用性和實效性,使其更具超前性和持續性,才能真正推進農業職業教育的發展,培養出更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服務第一線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
果樹園藝工;職業教育;技能鑒定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非常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明確要求各級政府“大力發展各類職業教育”;教育部袁貴仁部長提出,全社會必須重視和加強職業教育的發展,必須把職業教育特別是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放到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將其作為當前和今后長時期教育發展的戰略重點。由此可見,中等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是教育工作的重點。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及農業經濟體系的不斷發展,農業中專教育的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也發生了變化,我們過去一直使用的那一套職業技能鑒定辦法已滯后于當前農業現代化、規模化、商品化對農業職業教育的要求,急需對職業技能鑒定進行改革,在內容上不斷更新和補充新知識、新技術,在鑒定時間及方法上要求合理安排,以體現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鑒定的實用性和實效性,使其更具超前性和持續性,真正地推進農業職業教育的發展,培養出更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服務第一線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筆者多年來一直從事職業中專園藝專業教育和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從中體會到職業技能鑒定的改革勢在必行,在此,提出個人觀點,與大家交流探討。
鑒定內容滯后,應及時補充新知識 職業技能是反映技術人員具備的某種職業所需的專門知識和技能,集中體現了特定職業的實際工作標準和規范以及技術人員從事這種職業所達到的實際能力水平,因此,鑒定內容或鑒定標準應與實際工種相符。但在目前,我區果樹園藝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的考核內容主要是參考福建省漳州市農業學校主編、1987年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南方本 《果樹栽培學總論》、《果樹栽培學各論》制定的,考核內容與現實社會需求脫節,生產上出現的新知識、新技術沒有得到及時補充,例如當前的大棚、網室等現代化栽培技術及新的品種選育等,被納入考核的很少。為了真正使學生適應新時期對技術人員的要求,在課程的改革上必須及時補充當前出現的新技術、新知識,考核內容也要及時進行更新,通過鑒定合格的技術人員才能真正適應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需要。
鑒定內容繁雜、涉及面廣,有待加強專業化、區域化特色 目前,在果樹工鑒定內容與鑒定方法上,整個大省區的考核大致相同,考核內容多,整個省區的果樹樹種面面俱到,與現代農業區域化發展的特點不相符,也給中專院校職業教育改革帶來很大的障礙。如我省桂北地區與桂南地區存在氣候上的差別,果樹樹種的分布和最適宜種植的樹種就有所不同,農業現代區域化發展的重點也不一致,因此,各地學生對職業技能內容的學習和掌握上應各有偏重。但職業技能鑒定的考核內容不分區域,一刀切,這就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在一些地區,某些果樹內容本可以少講或不講,作為選修內容,但為了技能工種的考試,就不得不花大量的時間講解這些果樹樹種,不僅要講還要講透,學生課后還要花大量的時間死記硬背,完全變成了為考試而學。例如,桂北地區在教學上對于荔枝、龍眼、菠蘿及一些熱帶果樹是可以作為選修內容的,但是,現在的職業技能果樹工鑒定的考核內容中這部分是重點,教師和學生就不得不花大量的時間進行教學,這些樹種在當地又缺少實物,學生實踐的機會相對就少,學生學起來很吃力,也學不好,學了后也用得少,這樣就導致大部分時間浪費。而桂北的一些主要樹種如梨、桃、葡萄、銀杏等納入考核的內容卻很少,甚至有些樹種沒有納入考核范疇,這就導致考試內容與現實要求脫節,達不到學以致用和有用必學的要求。為了協調好“學”與“用”的關系,必須考慮當前農業發展的區域化特色,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制定適用當地的職業技能鑒定考核方法,真正實現職業教育為當地農業發展服務、培養實用型技術人員的目的。
技能鑒定時間集中、缺乏靈活性,有必要分散安排鑒定 職業技能考核的時間通常是集中安排在秋季的10~11月,當然理論考試不會受到季節影響,但是技能操作考核在這個時期就缺少真材實料,部分考核只能采用模擬操作,這樣鑒定出來的技能水平與技術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就有很大的出入,有些技能考核則無法進行。例如,果樹的高空壓條在秋季進行就很難操作;作為管理重點的保花保果的技能操作就更是少有實物材料,以致沒有納入考核范疇;果樹的整形修剪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必須分散進行考核鑒定,才能體現被考核學生的真實能力。再如,果樹常見病蟲害在秋季進行職業鑒定,通常使用標本、掛圖,不如安排在病蟲出現的不同時期進行鑒定效果好。總而言之,為了克服季節性的影響,有必要對技能操作考核進行合理的分散安排,根據具體的考核內容靈活掌握考核時期,進行相對綜合、全面的職業技能鑒定,當然作為鑒定的考評員必須嚴格把關,公開、公平、公正地對待職業技能鑒定。
考核有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應加強實踐考核 職業中專院校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材,大多數是普通高校教材的修訂本,而其“修訂”依據是學科的取舍、增減原則,而不是現代化農業發展和生產的實際需要,更沒有參照職業技能鑒定中的一些十分現實有用的職業標準和要求。職業教育最顯著的特點是強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職業技能鑒定考核的內容也是技能操作,兩者本是一致的,但是職業中專院校因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評價的主要手段還是筆試,導致學生重理論而輕實踐。所以,在職業技能考核過程中有必要突出職業教育的實踐動手能力考核,體現出中專院校學生理論夠用、實踐過硬的特點。
考核辦法滯后,社會認可性不強,必須與社會和企業對人才能力的要求緊密接軌 長期以來,我們的考核方法是鑒定部門組織出題、考試、閱卷、評分、發證,無法鑒定出受試者真正的適應社會的能力及操作過程中的動態反應能力。同時,中專院校的學生畢業與職業資格證書是分割開的,這就導致職業技能鑒定沒有納入教學改革中,考核方法還是沿用陳舊的模式,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否真正能夠被社會和企業所接受。為了使職業教育、職業鑒定和社會需求有機地接軌,形成“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職業技能鑒定應及時參照現行教育改革方向和內容,職業教育改革也應該引入最新的職業標準和要求,與社會和企業對人才能力的要求緊密接軌。鑒定也可嘗試一些新的方法,如鑒定組織部門、職業中專院校和社會用人單位共同組織開展相關專業的技能比賽,在比賽中獲得相關獎項的學生就可以頒發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同時,中專院校學生必須取得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雙證才能畢業,真正培養出社會需要、企業需求的技術人員。
[1]覃洪,接燕榮.淺議職業教育改革與職業技能鑒定[J].廣西醫學院學報,2008,(S1):155-156.
[2]毛波軍.論職業技能鑒定與職業教育的接軌[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24):44-46.
[3]毛波軍.論職業教育評價體系與職業技能鑒定的互通[J].職業技術教育,2005,(1):41-44.
[4]史雅靜.關于植保工職業技能鑒定試題的開發與應用[J].職業教育研究,2009,(8):143-144.
黎德榮(1976—),男,廣西興安人,廣西桂林農業學校講師,主要從事果樹教學和科研生產。
G712
A
1672-5727(2012)04-00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