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閻若璩與汪琬禮學論爭考述

2012-01-29 04:26:31李圣華

李圣華

(浙江師范大學 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浙江 金華 321004)

閻若璩是清代樸學興起的關鍵人物,所撰《尚書古文疏證》、《四書釋地》為世推重,《潛丘札記》(以下簡稱《札記》)以零金碎玉的札記形式辯疑問難,開啟清人札記論學之風氣。汪琬也是樸學之興的重要人物,所著《古今五服考異》是清代第一部禮學杰作。后世學者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以若璩為樸學先驅,固無可非議,但將汪琬僅視作古文家,則未盡然。康熙間閻、汪禮學之爭是清代禮學史上的第一場大論爭,對清代禮學發軔、經學之興都有著深刻的意義。本文考察論爭始末,辨析二人禮學思想、研經治禮方法的異同,冀稍有助于清初學術史的重新發掘與梳理。

一、論爭始末

閻若璩少汪琬十二歲,二人結識很晚,科場經歷對其問學、人生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順治十二年(1655),汪琬成進士,肆力經史;康熙九年(1670)倦于仕宦,歸隱著書授徒。計東說他“務疏明經義,旁及先儒諸說,參稽異同,求其至當。每以喪禮廢壞,乃著《古今五服考異》八卷,綜核精詳,多宋元諸賢所未發”。[1]若璩得父修齡及父摯靳茶坡之教,博學多識,然以諸生困科場,聲名不彰。直到康熙十七年(1678)應薦博學鴻儒,始與汪琬相見都門,時年四十三,而汪琬已五十五矣。

清廷詔特開制科,汪琬、閻若璩俱在薦舉一百八十六人之列。汪琬屢辭不獲,入都蕭然而居,獨喜與李因篤諸友談學。若璩結識汪琬之初,即因論學不合相齟齬。《跋金石要例》載云:“余戊午、己未間在京師,見汪苕文《繆封公墓志》載及高祖,謂之曰:‘古人敘人家世,皆自曾祖以下,無及高祖者。間及高祖,亦必以其人其事足書,非空空僅及其名諱而已。……’時苕文怒甚。……后見三刻《堯峰文鈔》,此篇削去‘高祖諱某某’五字。此又當為書祖文廣一例耳。”[2]汪琬性孤傲,但對文章不合金石義例也有意改正。若璩又指出《古今五服考異》之誤,汪琬不能認同,遂發生激烈的沖突,以至交惡。

《古今五服考異》成書于康熙十二年(1673),是清代禮學的開山之作。汪琬頗自負,曾致書梁熙曰:“寓心《三禮》,頗有成書。惜無明眼如先生者,執以就正。”[3]若璩指摘汪琬不重訓詁、考據未精。汪琬素不喜儒生斤斤章句訓詁,遂說若璩父母在不當喋喋言喪禮。若璩憤恚,激辯不已。《札記》卷六《與陸翼王書》云:“鈍翁毀我于朝,又詈我于私室,終不肯已。曰:‘閻某聞有親在堂,奈何用喪禮與仆相往復?縱言之是,已非。’因及《檀弓》‘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為也’,《左氏》‘豫兇事,非禮也’,以佐成其說。嘻,異哉!《檀弓》所云乃指明器,《左氏》所云乃指生而來贈者,皆非親在而言喪禮之謂也。……唐顯慶間,許敬宗、李義府用事,謂兇事非臣子所宜言,遂焚《國恤》一篇,兇禮由是闕。今鈍翁得毋類是?噫!士大夫議論若此,弟深為世道懼焉。”《與李公凱書》曰:“徐健庵先生適至,云:‘汪舍親持親在不得言喪禮,益堅欲折之。須經傳有明征者,亦有之乎?’”嘉定陸元輔字翼王,少師黃淳耀,通經學。持重故國氣節,強應博鴻。山陽李鎧字公凱,舉博鴻,授編修。徐健庵即昆山徐乾學,字原一,累官刑部尚書;著《讀禮通考》一百二十卷;康熙十五年(1676)以母憂歸,康熙十八年秋后入都補官。是年三月,康熙帝御試體仁閣下,汪琬、李因篤、李鎧等五十人中試,閻若璩、陸元輔等試不入格罷。由此可知,汪琬指責若璩父母在不當言喪禮,乃在康熙十八年。①

汪琬駁斥若璩,未盡妥當。不過,若璩盛怒尚有他因。他應試博鴻,確有意科名,與汪琬發生沖突,盛傳都門,多譏者。這盡管不構成他博鴻不第的主要原因,但肯定給他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針對汪琬的嘲笑,若璩反唇相譏,指斥他與李因篤“私造典禮”,當世罕見。《札記》卷四云:“憶五十人初授翰林官訖,有問此中人物云何者,余答以若吳任臣之博覽,徐嘉炎之強記,可稱二妙;若李因篤之杜撰故事,汪琬之私造典禮,恐亦未必有三焉。一時流傳,以為口實。”針對汪琬高傲的態度,若璩還指出其不足攻。《札記》卷六《又與戴唐器書》曰:“鈍翁不足攻,生平所心摹手追者,顧也,黃也。”顧指顧炎武,黃指黃宗羲。他一面說汪琬不足攻,一面急攻之。《札記》指斥文字逾數十則,篇幅之繁,言辭之厲,乖于札記之體。《四庫提要》有載:“若璩學問淹通,而好負氣求勝,與人辨論,往往雜以毒詬惡謔。與汪琬遂成仇釁,頗乖著書之體。”當然,在若璩看來所辯皆關大體。《札記》卷六《與陸冰修書》曰:“唐上元中,武后請父在為母與父沒服同,請之而未果行,后卒行之。蓋天下邪說,莫患乎倡其端,后遂河決魚爛,而不可挽止,《春秋》所為惡始亂也。今鈍翁雅有文譽,又新領史職,趨承羽翼之者唯恐后,益哆然以《三禮》自命。萬一世遠言湮,訛以傳訛,一時好異之徒起而宗之,或著為律令,其有害于世道人心,不可勝言,尤酷于武后。”將汪琬視為害世異端,必欲翦除之。汪琬絕意仕宦,康熙二十年(1681)乞歸。《札記》卷四云:“汪氏琬與予論禮服京師不合,頗聞其盛氣。既而歸,近且合刊正、續稿,悉改而從我。”二十九年(1690),汪琬刪定《堯峰文鈔》五十卷,歿后由門人林佶寫刻行世。戴晟購示若璩,若璩謂:“讀之頗有幽冥之中負此良友之感。蓋為余所駁正者,悉刊以從我;有駁正而未及聞于彼者,承訛仍故,將來恐疑誤后生不小。一為《喪服或問》一條,一為《答或人論祥禫第二書》是也。”

二、以禮服為中心的禮學論爭

閻、汪恃才學自負,論學辯難挾雜人身攻擊。二人爭訟焦點集中在禮學,尤其是禮服學上。此拋開其互為詆毀之辭,簡略歸納論爭內容如下:

(一)關于祥禫

汪琬《答或人論祥禫書二》曰:“昔漢儒有主二十七月者,此據《服問》‘中月而禫’之說也;魏儒有主二十五月者,此據《三年問》‘二十五月而畢’,《檀弓》‘祥而縞,是月禫’之說也;唐儒又有主三十六月者,此據《喪服四制》‘喪不過三年’,‘三年而祥’之說也。三說者皆出于《禮記》,而惟漢鄭玄為能酌情文之宜,得先王中庸之道,故歷代行之,至于今不廢。”[4]527-528《札記》卷四辯云:“然《服問》無‘中月而禫’之文。《間傳》有之,當改作‘《間傳》’。唐儒主‘三十六月’,當改作‘二十八月’方合。且所據乃《間傳》‘又期而大祥,素縞麻衣,中月而禫。禫而纖,無所不佩’之文,并非《喪服四制》。汪氏云云,唐無是人,人無是說者也。……弟將轉告汪鈍翁,已而不果。”當然,唐儒有主三十六月者,《札記》卷六《六與陶紫司》補充說:《新唐書》載王元感主此說,張柬之不贊同,元感之論遂廢,“豈鈍翁所指唐儒即王元感乎?果爾,亦犬之拾骨。鈍翁尚未至此,大抵《通典》中一段頗難理會。下訖宋治平初幾三百年,禮官奏祖宗朝據《通典》為正,以二十五月終大祥,二十七月終禫,二十八月終禫除。是且二十九月,亦與杜說異。直至弟今日發之,然則何怪鈍翁之不解邪!”《又與戴唐器書》又說汪琬不熟《通典》、《新唐書》,“當時不曾與之言,遺誤到今”。

(二)關于宗子為妻之服

汪琬有宗子為妻齊衰三年之說。《札記》卷六《又與戴唐器書》辯云:“《汪氏族譜序》:‘古者宗子之妻死,其夫為之齊衰三年,今令甲無是也。’弟代易其文曰:‘宗子之婦死,其夫雖母在為之禫,今令甲無是也。’今新刻本果如弟所改,不可感乎?吾兄可覓《類稿》初本對之。”《又與陶紫司書》曰:“《鈍翁類稿》有宗婦死,則夫為之齊衰三年;三年喪,唐儒有主三十六月者,以《喪服四制》‘喪不過三年’,‘三年而祥’為據。竊意此二禮未知何出,或鈍翁因《左氏》叔向語,遂認王為宗子,后為宗婦。景王真為穆后服三年乎?……欲叩之,恐嬰其怒也。宛轉托人致訊,果不出弟所料。學術至此,竟成涂炭矣。”《再與陶紫司書》曰:“承問:宗子為其妻服,果有異乎?弟曰:有異。《喪服小記》:宗子母在,為妻禫而已。禫乃十五月而禫,非二十七月而禫也。宗婦死,有為之齊衰三月者,未聞三年也。凡喪稱三年,皆再期之謂,及二十五月之謂,非真有三年。”汪琬《汪氏族譜序》作于康熙十三年(1674),《鈍翁前后類稿》后據若璩所改,作“宗子之婦死,其夫雖母在,為之禫”。如若璩推測,汪琬依據《左傳》成說,見《古今五服考異》卷五《左傳與儀禮服異者一條》。

(三)關于同母異父昆弟之服

汪琬《喪服或問二十四則》之《同母異父之昆弟》曰:“或問:同母異父昆弟之服,子游言大功,子夏言齊衰,而唐《開元禮》降從小功,三者不同,然則宜何服?曰:《律文》無服,此宜從《律》者也。《禮》:同父母之昆弟期,同父異母之昆弟大功。因母既嫁,則與宗廟絕矣。彼既自絕于宗廟,則其子之為父后者,猶不為之制服,顧可使同母異父夷于同父異母之服乎?《禮》:繼母可以如母,繼父不可以如父。故繼父不同居者無服,而獨為異父者大功,其失禮意明矣。……然則齊衰亦非子夏之言也,記禮者之臆說也。”[4]456《古今五服考異》卷五《儀禮無服而小戴禮有服者十一條》亦述之,按云:“朱子曰:‘恩繼于母,不繼于父,故視同父母之昆弟降一等。’竊恐未安,小功差近之,然不若《律文》之愜也。”[4]1018《小戴禮有服而孔子家語無服者一條》復述之,按云:“《檀弓》所言不分別同、異居,此則異居者無服也。”若璩指出服大功者為同母異父兄弟,非同父異母。《札記》卷四云:“同母異父兄弟之服,《檀弓》以為大功,非同父異母者。汪氏乃為之服曰:《禮》:同父母之昆弟期,同父異母之昆弟大功。……私造典禮正坐此等耳。”今按《禮記·檀弓上》:“公叔木有同母異父之昆弟死,問于子游,子游曰:‘其大功乎?’”閻說是,汪說又誤。

(四)關于丈夫三十娶而妻有夫之姊之長殤

汪琬疑《喪服傳》男子三十娶而有夫之姊之長殤說,《古今五服考異序二》曰:“蓋嘗三復《喪服傳》,而不能以無疑。……丈夫三十而娶,而為之妻者,乃有夫之姊之長殤之服,可疑三也。”[4]578《古今五服考異》卷四《儀禮喪服傳五服與后世異者六十條》引《內則》、《孔子家語》詳辯曰:“如此則雖男子娶婦不待三十,夫之姊亦不應有長殤之理。此‘姊’字恐誤。”若璩以為不誤,三十而娶非定說。《札記》卷六《與陶紫司書》引《左傳》曰:“國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禮也。”指出古人冠、婚固有不盡二十、三十者,“以十五之前之人而有妻,而適遭姊喪,姊尚可為中殤,且不必至長也”。未詳汪琬是否聞此說,《古今五服考異序二》編入《堯峰文鈔》,文字無改動。汪琬疑《喪服傳》有誤,拘泥三十而娶之說。康熙十三年(1674)《族譜雜論三則》其三《為未娶者后》開篇亦云:“或疑未娶不宜有后,予告之曰:古者二十而冠,三十而娶。”[4]759若璩稱汪琬不知古人禮變,故不解,具見《札記》卷六《又與陶紫司書》。

(五)關于貴臣、貴妾之服

汪琬《古今五服考異序二》說《喪服傳》可疑有六,其六曰:“大夫絕緦,于其旁親皆然,而獨服貴臣、貴妾,可疑六也。”《古今五服考異》卷四《儀禮喪服傳五服與后世異者六十條》復述之。若璩既辯妻有夫之姊之長殤之疑,復附辯此疑。《札記》卷六《與陶紫司書》曰:“不知此義服也。《周禮》:王為諸侯緦衰。天子且然,而況大夫乎?(王為諸侯緦服衰。鄭注為吊服,然既葬而除,亦已服五月矣。)”閻說是,可解汪疑。

(六)關于為高祖之服

《古今五服考異序二》疑《喪服傳》高祖無服云:“夫高祖在九屬之內,大夫得立高祖廟,士亦得祀高祖,而顧不為之服,可疑一也;曾祖距祖一世,顧為祖齊衰期,而為曾祖三月,其降殺不太甚乎?可疑二也。”《古今五服考異》卷四《儀禮喪服傳五服與后世異者六十條》之《齊衰三月》駁《喪服傳》高祖無文,并引《鶴山雅言》:“經止說曾祖以下至曾孫,無高祖至玄孫之文。若有高祖之稱,則漢惠不應名其父為高祖矣。以此知《記》皆漢儒曲說。”及沈存中語:“由祖而上皆曾祖,由孫而下皆曾孫,雖百世可也。”按曰:“如此則不應加服。姑附于此,以備一說。”若璩以為征引《鶴山雅言》未確,漢高祖之稱乃《史記》之誤,既無高祖名,何須疑《喪服傳》高祖無文。具載《札記》卷六《又與陶紫司書》。

(七)關于孔子三世出妻及出母之服

汪琬持孔子三世出妻說以釋禮服。《古今五服考異》卷五《儀禮有服而小戴禮無服者四條》議出母之服,論《檀弓》“子上之母死而不喪”云:“《禮》:‘為父后者為出母無服。’無服也者,喪者不祭故也。彼子思尚存,子尚非為父后,而使之不服出母。度子思之心,必有難與門人言者,故姑婉詞以謝之。而孔氏遂以子思為法,不亦過乎?(朱子謂:子思此事不可曉,污隆之說,亦似無交涉。)”卷七《喪制雜說五則》之《為妻禫》按云:“伯魚‘期而猶哭’,恐所謂期者非十三月也,當從或人有祥無禫為正。”若璩以為三世出妻說不足信,不應據以論出母之服。《札記》卷六《九與陶紫司書》謂:“甚矣!《檀弓》之多誣也。季武子之喪,曾點倚其門而歌。是為魯昭公七年丙寅,孔子甫十七。……計此時尚孩幼,安得有倚門而歌之事?即此以推,則世傳孔氏三世出妻,以為實本《檀弓》者,非唯不足信,抑且無所庸其辯焉矣。”他嘗著《孔氏二冤辯》辯三世出妻說為誤,《尚書古文疏證》卷二曰:“世傳孔氏三世出妻,子思有兄必非適子,此二冤也。三世出妻說,皆緣于《檀弓》:‘昔者子之先君子喪出母乎?’……伯魚年五十,先孔子死,此人所知者。妻少十歲,當亦四十,容貌改前矣,況歷三年喪,又四十有二三,距孔子夢奠兩楹之夕僅隔歲爾,縱未歿,亦垂白在堂,何忍舍之而去?且遠嫁衛國,雖魯委巷之婦未至是,而謂孔門之冢婦、名賢之嫡母為之耶?害禮誨淫,污蔑實甚。”[5]146-147孔子三世出妻為學界一樁疑案,或稱“出母”乃“生母”之謂,與“出妻”異;或謂“出母”即“出妻”;至今猶訟說紛紜,莫衷一是。汪琬信之不疑,援釋出母之服,似有不當。

(八)關于大宗、小宗之繼、置后及子思之兄

汪琬接受《通典》卷九十六范寧“夫嫡子存,則奉養有主;嫡子亡,則烝嘗靡寄。是以支子有出后之義,而無廢嫡之文,故嫡子不得后大宗。但云以支子繼大宗,則義已暢矣,不應復云嫡子不得繼大宗。此乃小宗不可絕之明文也”之說,并發揮說:適子傳重,不得后大宗;小宗不可絕,獨子不可為后;長子為兄后,有孔伋以長子孔白為兄后可法。《置后解》:“古者大宗而無后也,則為之置后,小宗則否。……子夏曰:‘適子不得后大宗。’然則莫尚于大宗矣,奚為不使適子后之也?曰:以其傳重也。古人敬宗而尊祖禰,適子者,繼祖禰者也,故不可以為人后也。然則無宗支適庶,而皆為之置后,今人之所行,古人之所禁也,不亦大悖于禮與?曰:此禮之變也。蓋自宗法廢,而宗子不能收族矣。宗子不能收族,則無后者求祔食而無所,其毋乃驅之為厲乎?故不得已為之置后也,變也。”[4]428-429《族譜雜論三則》之《為兄后》云:“然則古無以長子為兄后者與?曰:有之。子思之兄死,子思使白也繼之,此孔氏之變禮也。”持禮變論大、小宗之繼。若璩力反范寧之說,堅論小宗可絕,《孔氏二冤辯》考證“子思原未嘗有兄”,謂嫡子不為后指不得先于庶,族無庶子,當絕父以后大宗,即使獨子亦然。[5]148-149《札記》卷四曰:“余謂絕有二,有天然而絕者,有以后人而絕者。茍天然而絕,在大宗則為之置后,俾適適相承,統領百世之族人;若小宗則聽之,不必復取他支子以后之,蓋彼不過五世則遷耳。此大宗、小宗之別也。何休曰:小宗無后當絕。斯言得之。賈公彥曰:適子不得后人,無后亦當有立后之義。斯言失之。”孔伋有兄之說,依據《檀弓》“子思之哭嫂也為位”。此亦學界一樁疑案。錢穆《先秦諸子系年》以為“子思既有嫂,則知其有兄矣”。簡朝亮《禮記子思子言鄭注補正》稱此“子思”乃孔子弟子原憲(字子思),而非孔伋。[6]若璩所疑自具道理。汪琬疏于考據,以子思有兄議禮,令人難以信服。

以上臚列閻、汪論禮服不合者八條,其他不合及閻若璩指出汪琬“小誤”處尚多,茲不復列。對于若璩的指摘,汪琬刻集時或采納其說。若璩時亦采汪說,《札記》多抄錄以備一說,如卷四引述《妾無服辨》以答人疑,卷六《又與劉紫函書》復評云:“可謂刺心之論。”

三、研經治禮方法的分歧

閻、汪禮學之爭,不僅因經學觀不同,還因治學方法互異。簡言之,汪琬采兼漢、宋,重求本義,鄙棄專事章句;閻若璩主于漢學,對宋學多有批評,重考據訓詁。二人研經治禮方法不同,以致各持一端,互不相下。

明代承宋元之習,理學獨盛,經學衰微。陽明心學流布海內,空衍義理之論亦流行。東林學派振興,沿程、朱上溯六經、孔孟,漢學呈復興之幾。總體來看,晚明以宋學為主,漢學為輔。易代后,士人反思明人學術流弊,欲以經學救空談性理之習。如錢謙益倡學本于漢人,顧炎武《日知錄》卷十八指出永樂間頒布《四書五經大全》,“經學之廢,實自此始”。閻、汪之爭就發生在這一歷史語境中。崇禎間,汪琬從族舅徐汧習舉子業。徐汧為東林后勁,問學主于程、朱,亦能通經汲古。汪琬入清及第后留意搜討經史,探求宋學,溯源六經、孔孟,與顧炎武、李因篤、朱彝尊等人頗得論析六經諸史之樂。若璩所居淮安為清初禮學重要壇坫之一,研經汲古風氣濃厚。父修齡為博學遺民,若璩承家學,又師靳茶坡等宿儒。與顧炎武交往,對他取法漢學也影響很大。他反思明人學術之弊,贊同顧炎武、吳喬所說經學深受八股之害,以為八股及宋儒語錄“非注非疏”,“代人說話”,不如沿波溯源,搜討漢學,可得圣人之道,由此走上一反宋學的道路。他嗜好訓詁考據,讀《尚書》,以為自孔安國至梅賾數百年間半出傅會,后撰《尚書古文疏證》詳申其說。其專主漢學思想的形成,與汪琬、李因篤、徐乾學、徐釚、陸元輔等人論學關系亦密,尤其是與汪琬辯難,促使他潛研《三禮》,卒成一代名家。閻、汪研經治禮方法的不同,可歸納為以下兩大方面:

一是若璩重古禮以興“古學”,汪琬重律文以求“用實”。《古今五服考異》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比較《律文》與《三禮》(主要是《儀禮》)的異同,考述古今五服變革,以求羽翼《律文》,有用當世。《古今五服考異序二》載或問:“《禮》與《律文》不同,今吾子之為此考也,率皆取裁于《律》,是毋乃徇今而不古之好與?”答曰:“《禮》有與民變革者矣……而損益其可變革者,不亦善乎!而又何周制之兢兢焉?彼徇今而不通于古,與好古而不協于今,是皆謂之俗儒,君子弗與也。”這種思想可概括為律、經并重。若璩力求還原古禮,不贊同“協于今”,其意如《與陸冰修書》所說擔心世遠言湮,訛以傳訛,有害世道人心。由于二人研經目的不同,故若璩每追本溯源,辨析字義;汪琬嘆說古禮難復,參酌禮變及律文,著述以便世人取法。

二是若璩重考據,汪琬重求義。由于重世用,汪琬不專事考據訓詁,而是強調求大義。他認為近古以來能繼六經、孔子者僅朱熹一人,以朱子所說“解經而通世務”為則。若璩欲興復“古學”,不喜侈談性理,昌明考據訓詁關涉“古學”興衰,并將批評矛頭直指宋儒,包括朱子。《四書釋地續·湍磯》曰:“宋儒解經,字義不本《爾雅》、《說文》,好以意為之。”《四書釋地又續》卷上《為王留行者》曰:“張本漢注,精妙至此,宋儒不能及也。”卷下《法度》稱宋儒之誤只緣“好精言性命”,輕于訓詁。《札記》對朱子及宋儒疏于考據頗多指責。如卷六《又與戴唐器書》曰:“弟嘗謂訓詁之學,至宋人而亡,朱子尤其著者。”《與石企齋書》曰:“大抵考據,文人不甚講,理學尤不講。”《又與石企齋書》曰:“謂我欲示博,遂加朱子以罪,不敢不敢!……竊以不直則道不見,吾以明道也,豈議朱子乎?……素愛馮定遠之言:‘今人信孔子不如信孟子,信孟子不如信程、朱。’弟則信孔子過篤者耳。”在當時環境下,指責朱子為學術廢壞之由,既需要識見,又需要勇氣。大膽的疑古精神及興復“古學”的狂熱使若璩多發驚人之論。與汪琬論爭,他發揮考據之長,指出宋儒尚不可信,更遑論后世?由此斥責汪琬為異端,否定其研經治禮之法。

這里還應說明的是,若璩反復嘲笑的汪琬“私造典禮”具體何指?《札記》已有明確的回答,駁斥宗子為妻齊衰三年說即是一例。《札記》卷六《又與戴唐器書》曰:“曾與玉峰兄弟笑古無此服制,殆汪公杜撰。”駁斥同父異母之昆弟大功說亦是一例,批評汪琬以己意逆測經傳,倡亂道邪說。

四、學術史意義

歷史上朝代更替之際,學術崛興往往自禮學發端,“清學”概莫能外。閻、汪之爭是清代禮學史上第一場大論爭,也是“清學”史上的一次重要論爭,對清代禮學發軔尤具意義。

易代后,陽明、東林之學式微,清初學術發生顯著變革,樸學漸興。閻若璩、汪琬、顧炎武、黃宗羲、胡渭、張爾歧、梅文鼎是這一學術思潮的代表人物。皮錫瑞《經學歷史》稱清初之學兼采漢、宋,與乾嘉專門之漢學顯有不同,所論甚是。不過,閻、汪、顧、梅諸子論學取法各不相同,兼采漢、宋尚是一種概括的說法;事實上,清初學術也存在一個從兼采漢、宋到專門之漢學初興的變化過程,閻、汪論爭就反映了它的動態發展情況。

汪琬不專主訓詁,治經時而考證不精,若璩摘謬可補所未備。汪琬撰著,無論于學術還是于世用,皆不失羽翼之功,若璩詆為異端邪說,難足憑據。兼采漢、宋也好,專主漢學也好,不必單一是此非彼。換言之,二人各有所長,亦各有短視:輕于考據,汪琬不免“私造典禮”;專主訓詁,若璩不免瑣碎穿鑿。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說學術史并非“表彰某某”、“罷黜某某”,但考鏡源流、辨偽存真實屬不易。在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國朝宋學淵源記》影響下,梁氏仍將汪琬置于“罷黜”之列。我們重新審視“清學”的價值,就面臨如何避免“以漢傾宋”與“以宋傾漢”的難題。

閻、汪之爭牽入了一大批著名學者,如徐乾學、顧炎武、李因篤、陸元輔、黃宗羲等。一代學術在論難商證中得到發展,從這一意義上說,這場論爭對清代禮學尤其是禮服學之興,意義不凡。同時我們還看到:在清初學術與文學論爭中,吳喬著《正錢錄》駁錢謙益,趙執信著《談龍錄》駁王士禛,閻若璩駁汪琬,以致《潛丘札記》“頗乖著書之體”。閻若璩與吳喬、趙執信為友,相互援引,幾至結成統一陣線,以抗拒汪琬、王士禛、錢謙益這些學界與文壇領袖,這不僅體現了易代后新生代士子的學術與文學追求,也反映了清初學術與文學發展演變的一些動向。

在閻、汪論爭中,雙方鮮能平心靜氣,尤其是若璩,毒詬橫出。他們失卻平常心,既因狂傲成癖,又受時代環境影響。明中葉后,學界爭端每挾雜激烈沖突,互為詬詈有之,呶牙握拳、怒目相向亦不乏見。易代之變更促生一批狂怪之士,汪琬、閻若璩、顧炎武、歸莊、李因篤等人皆恃才負氣,睥睨當世。當然,這也不完全是缺點。學者敢于疑古,標舉新說,即源于自信,而論必協調、言必中和者,鮮能自立。因此,對于閻、汪劍拔弩張之爭,不宜以文士相傾之說黜之。

注釋:

①張穆《閻潛丘先生年譜》卷二將閻若璩與汪琬論禮學不合之事編入康熙十九年條,未確。見清道光二十七年壽陽祁氏刻本。

[1]計東.鈍翁生壙志[M]//汪琬.汪琬全集箋校(附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2251.

[2]閻若璩.潛丘札記[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59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507.

[3]梁熙.皙次齋稿·江云集序:卷3[M].清康熙刻本.

[4]汪琬.汪琬全集箋校[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5]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孔德立.《孔叢子》與子思生年問題[J].齊魯學刊,2004(2):26-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久精品色妇丰满人妻|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国产91蝌蚪窝|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日韩性网站|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AV网站中文| 欧美亚洲第一页| 国产亚洲精|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日韩精品毛片|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伊人久久影视| 国产色偷丝袜婷婷无码麻豆制服|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永久精品ww47国产| 青青国产视频|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国产啪在线91|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久久77777| 欧美日韩国产一级|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久久特级毛片| 国产不卡网|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国产黄色视频综合| 成人福利在线看| 麻豆精品在线|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尤物视频一区| 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毛片久久国产|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 亚洲av无码人妻|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99国产精品国产| 自拍欧美亚洲| 免费在线a视频| 亚洲美女AV免费一区| 狠狠色综合久久狠狠色综合| 免费在线成人网| 国产对白刺激真实精品91| 2020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欧美又粗又猛又爽老|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激情视频综合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67194亚洲无码| 综合久久五月天| 青青国产视频|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人人爱天天做夜夜爽| 在线国产91|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五月婷婷激情四射| 9cao视频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五月婷婷激情四射|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欧美日本在线|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