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霞
(佛山市南海區信息技術學校 廣東 佛山 528225)
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普及,與之相應的中職計算機專業教育已顯得滯后。目前,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的設置和課程安排,大多仍停留在若干年前的水平,學生缺乏最新計算機應用技術知識和應用方法的掌握,特別是缺乏新的計算機軟件和專業化、行業化軟件的應用技能。同時,由于教學投入的缺乏,學生的實踐機會不多,缺乏系統的計算機操作實踐訓練,畢業后往往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計算機專業是知識更新速度最快的專業之一。一些計算機專業教師,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訓、與外界接觸的機會不多、不注重對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進行更新和提高,對計算機新知識、新軟件缺乏必要的了解,知識和觀念落后于形勢的發展,這是中職計算機專業難以提高教學水平和畢業生質量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何在當前形式下推進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高素質計算機人才是中職計算機專業教育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為保證中職計算機專業教育質量,必須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過分強調“學”從屬于“教”的僵化模式;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體需求,從多方面啟發學生的積極性;要樹立現代教學觀念,應用最新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學到最新、最有用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
導師制作為一種教育制度,與學分制、班建制同為三大教育模式之一,是學校內部素質教育的運行機制,其宗旨在于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培養創新型人才,探索制定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體系及基本模式,進一步形成辦學特色。目前,國內一些高校嘗試在本科生、高職生中推行導師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這也給我們一些提示:能否在中職學校的各個專業實施導師制?
在中職學校各專業實施導師制,由專業教師全程全方位跟蹤學生,參與一切教學活動,講授主干課程,對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等進行指導和規劃,幫助他們加深對本專業的全面認識,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和創業奠定堅實的專業基礎。
中職學校實施導師制面臨著導師隊伍不穩定、導師水平較難得到持續提高、導師職責不明確等問題。有關機構對各地中職學校師資隊伍的狀況進行了調查分析,發現:(1)專業課、實習指導課教師比例偏低;(2)專任教師80%以上是畢業后直接走上教師崗位的,來自企業的不到5%,普遍缺乏實踐經驗;(3)“雙師型”教師缺少且主要是“雙證型”,他們對實際生產過程并不熟悉,而專業教師定期到企業參加生產實踐有困難。
導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促進者和指導者,學生的品格及創新能力的形成與導師的師德修養、學術研究水平、指導水平息息相關。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導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在與學生的討論與交流過程中,導師的師德修養、人格品質、學術態度、科學道德對學生的思想、學習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在與導師的交流中,可不知不覺間達到品德與學問俱進的效果。當然,導師指導的成功主要依賴于關注學生個體、師生雙方的互動與合作以及對待知識的獨特態度。組建一支由具有“雙師”資格、可持續發展的教師組成的實踐導師隊伍非常必要。導師還應不斷完善自身師德修養,提高學術研究水平和指導水平。
導師制的宗旨是由導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中國傳統的教學理念是以課本知識為主要內容的“灌輸式”教學,重“傳授”而輕“啟發”,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意識。學生對如何“學會學習”比較茫然,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中職生因為年齡、過往學習經歷等因素,“失敗者”心態較為普遍,缺乏應有的積極理想和追求,社會適應能力較弱。他們對教師的依賴心理更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欠缺,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導師制的順利實施。
導師教學應是一個“交流-互動”的教育活動過程,更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導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對學生的學習目標進行指導,向學生介紹專業方向的技術核心知識與前沿信息、就業前景和企業文化等,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
我校計算機專業成立于2002年,目前專業教師共32名,全部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其中,“雙師型”教師28名,高級職稱11名,中級職稱18名。經過多年的改革,本專業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學生自備電腦的“網絡實驗班”教學模式和模塊化教學模式,為實施導師制創造了有利條件。學生自備電腦,保證了學生課余學習時間。實行模塊化教學,專業教師在4到6周集中教完一個教學模塊后,可在模塊教學間歇期下企業實踐,保證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的前提下教師下企業參加社會實踐的時間。2009級計算機專業學生在二年級下學期前已經學習了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圖形處理、網絡應用、3ds Max建模、網頁制作等基礎知識,對計算機應用已有了系統認識,對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情況也有了一定了解。在這樣的前提下,學校經過反復研究論證,決定在2009級計算機專業實施導師制教學改革。
經過幾個月的市場調研,針對我校計算機專業的現狀,暫定以下導師指導方向:平面設計廣告、網站制作、計算機維護與網絡工程、綜合布線與安防以及3D效果圖制作。學校首先就導師制度、計算機就業方向等向學生做了詳細介紹。而后,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基礎、興趣愛好和就業目標選擇自己的專業方向,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選擇導師。2009級計算機專業有學生207人,專業教師21人,分成5個導師小組,按照學生的意愿,一個導師指導不超過10個學生。根據學校 《專業導師實施細則》,每個導師要保證每周至少與學生見一次面,保證至少兩節上課時間,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幫助學生設計適合自身發展的學習方案和培養方案,向學生介紹專業方向的技術核心知識與前沿信息、就業前景、學習心得、職業規劃、企業文化等內容,并根據學生學習實際情況,布置相關的課外作業,例如指導學生閱讀專業期刊、了解專業發展動向等。同時,每個導師每學年都要下企業實踐至少兩周,以便更新自己的專業技能、豐富自己的教學案例。不少導師將自己在企業接觸的項目帶回學校與學生探討,教師和學生的專業技能都得到了很好提升。
實施導師制半年后,我們明顯感覺到專業教師的教學更科學、更自信,學生對自己的專業就業目標也更加明確。導師制在計算機專業2009級學生中產生了良好的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導師制體現了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工作模式,它以咨詢、指導為核心,兼具管理職能。導師與班主任共同承擔學生教育與管理工作。計算機專業2009級學生實行導師制后,學風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學習主動性有了很大提高,同時作為“第二班主任”的導師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班主任的管理壓力。
二是實行導師制有利于密切師生交往,優化師生關系,加強對學生學習和成才的全面咨詢和指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例如,林老師帶的計算機維護小組多次為我校維護機房和監控設備,林老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在他的推薦下多名學生利用假期前往佛山電腦城實習,學生尚未畢業就已有7人被實習單位錄用。
三是實行導師制后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如張老師的網站制作小組兩名學生參加佛山市計算機技能競賽獲得了一等獎,又代表佛山市參加廣東省計算機技能競賽獲得了一等獎;黨老師的綜合布線小組3名學生參加廣東省計算機技能競賽獲得了三等獎等等。
四是一個導師帶不多于10個學生,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安排學習進程。如平面設計帥老師根據自身在企業社會實踐的經驗,為學生量身定做學習計劃,并積極開展接單生產,所帶學生先后完成了我校的廣告宣傳制作、佛山億網科技的網站商貿通制作等工作,學生的技能水平經受住了實踐考驗。
在推行導師制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中職生自覺性不高、對課余時間的利用率不高,部分學生總是在小組學習中落后;導師帶學生下企業的機會很少,學生難以充分感受企業氛圍;導師同時也承擔日常教學任務,指導學生的力度很難加強。
[1]楊德榮.中職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拖駁式”結構模式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09(1).
[2]范麗波,馮團徽,王鵬.淺談我國本科生導師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0,26(2).
[3]李亞玲,鄢家利,王東杰.我國本科生導師制存在的主要問題與改革思路[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2008,25(2).
[4]吳曉茅.導師制:為了師生共同發展[N].中國教育報,2008-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