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建設93個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8個教師專業技能培訓示范單位、10個教師企業實踐單位,各省、區、市也已建立300多個省級基地,努力開創職業教師隊伍建設新局面。
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暨職教師資基地建設工作會議近日在京舉行。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在會上介紹了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等相關情況。他指出,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總體要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要按照充實數量、優化結構、提高素質、規范管理、加強保障的基本思路,完善師資培養和補充機制,提高師資專業化水平,完善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健全教師管理制度。
據介紹,“十一五”期間,我國開展了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實施了中等職業學校師資培訓包開發項目。作為一項開創性、基礎性工作,中等職業學校師資培訓包開發項目所開發的80個專業300多種培訓標準、方案和教材填補了職教師資培訓工作的空白。
(新華網)
從黨的十六大到現在,我國職業院校培養的7265萬名技術技能型人才,成為實體經濟產業大軍的主體力量,為我國持續10年經濟高速增長做出了突出貢獻。
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近日發布的 《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報告(2002—2012年)》顯示,我國中職和高職的就業率分別達到了95%和87%以上。中高職占據了高中階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 “半壁江山”(中職占高中階段教育招生數的48.89%,高職占普通高等教育的47.67%),初步實現了中央提出的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規模“大體相當”的目標。職教對我國主要勞動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1%。
報告披露,10年來,職業教育為農村和農業產業培養了大批實用人才。國家重點建設的1000個縣級職教中心和一大批涉農院校及農業專業點,構建起了覆蓋農村的職業教育培訓網絡。“十一五”期間,為農村和農業產業輸送了300多萬名畢業生,有2500多萬名農村新生勞動力在接受了職業教育后進入城鎮工作。職業教育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85億人次。 (中國教育新聞網)
近日,以“協同、創新、發展、共贏”為主題的 “2012長三角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高層論壇”舉行,江浙滬皖共計140余所高職院校共聚南京,結成區域聯盟,共同推進高等職業教育現代化。
論壇從高等職業教育、學生發展與就業、地區經濟發展三個方面綜合探索高等職業教育合作發展機制,聯盟的高職院校之間形成了人員交流、優質資源共享、開展教學和技能競賽、申請教改試驗區、定期會商、建立“長三角高職聯盟”等共識。
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丁曉昌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長三角地區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最快、經濟實力最強的地區之一,積極實施優先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戰略,謀求跨省市的區域性聯動發展,形成整體性的發展優勢,不僅可以實現資源共享,為學生的發展和就業開通便利渠道,而且可以向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輸送大批專業精、素質高的高職人才,能夠極大地推動地區經濟的長足發展。
《光明日報》
山東省決定啟動中等職業學校分級認定工作,要求2013年全省所有中等職業學校都須達到合格標準,達不到合格標準且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原則上將停止招生。
根據要求,分級標準包括合格等級、規范化等級和示范性等級三個級別。合格等級采取學校自評、市級復評認定、省級審核備案的辦法認定,達不到這一分級標準要求的學校不予備案。到2013年末,全省所有中等職業學校都須達到合格標準,達不到合格標準且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原則上停止招生。經評估認定的規范化學校,將在舉辦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財政專項資金投入、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獲得優先支持。示范性等級在認定備案為規范化等級基礎上進行,擬于2013年底前進行試評,2014年正式啟動。 《中國教育報》
為推動高職院校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提升辦學質量和社會服務水平,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發布了 《關于支持高職院校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該《意見》的最大亮點在于對高職招生辦法的改革。從2013年起,改變5年制高職由省統一劃定錄取線的辦法,由高職院校根據不同地區生源情況,和區、市教育局協商確定錄取線,并自主確定生源計劃和招生專業。支持高職院校與省內外中職學校聯合舉辦5年制高職教育,自主確定生源計劃和招生專業。允許高職院校面向中職學生或社會人員,在省教育考試院統一指導和組織下,單獨組織考試招收成人專科學生。支持高職院校在工業園區、開發區或大中型企業舉辦分校、教學點和培訓中心。對于通過人才培養工作評估的高職院校,在招生時可開展注冊入學試點。
根據《意見》精神,福建將擴大“專升本”辦學規模,爭取到2015年高職“專升本”比例提高至20%。允許獲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三等獎及以上的高職畢業生免試入讀一般本科高校。此外,還將開展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試點和聯合培養專業碩士試點。在工學、醫學、農林和藝術類等領域,支持校際聯合開展“3+2+2”(3年制高職+2年本科+2年碩士)、“5+2+2”培養專業碩士試點 (5年制高職+2年本科+2年碩士),聯合開展“3+4”(3 年制高職+4年本碩連讀)、“5+4”(5 年制高職+4 年本碩連讀)專科起點本碩連讀試點。
《意見》要求各地加大對高職院校辦學支持力度,提高生均撥款水平。到2015年,國家示范(骨干)高職院校生均年預算內撥款水平原則上不低于8000元;一般高職院校原則上生均撥款水平達到6000元以上,有困難的在現有的基礎上提高30%。 《中國青年報》
浙江省衢州市近日啟動創業創新文化進職校活動。該市將以此為切入點,通過科學設計標準化模式和路徑,積極探索將創業創新文化與現代校園文化相互融合、互動發展、相得益彰的局面,塑造更具時代特征的衢州區域特色文化。
在這項活動中,衢州市教育局制定了“衢州市‘兩創’文化進校園試點學校評價指標”,設定了組織領導、事業規劃、環境營造等10個方面的評價指標,突出校園文化建設。衢州市教育局還評選出第一批6家“兩創”文化試點學校,各試點學校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深入推進課堂、課程改革,打造師生創業中心,創建儒學文化校園,創新教育培訓機制等方面做了積極而有益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一系列成果。 《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