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平 石紹軍 田偉軍 王建國 夏豐
(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 株洲412004)
職業技能競賽對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影響因素分析*
隆平 石紹軍 田偉軍 王建國 夏豐
(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 株洲412004)
職業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職業崗位(群)指向明晰,職業技能競賽的職業特色鮮明,競賽內容圍繞職業崗位核心技能和前沿技術命題。對職業院校來說,明確職業技能競賽與專業人才培養的關系,充分發揮職業技能競賽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調整與完善、專業建設與改革等方面的正向功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職業技能競賽;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影響因素
面向職業院校開展的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越來越受到各個學校、社會團體、各級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視,產生的積極意義也十分明顯,對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一)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
職業教育是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各個職業院校在專業設立之前,必須進行充分的社會調研與論證,分析社會對本專業人才的需求,確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顯而易見,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面向職業崗位群的指向性明晰。而且,職業院校培養的是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所需要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素質、一定的科學文化素質和過硬技能的人才。因此,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職業院校十分注重對學生(或學員)職業技能、職業素養的培養。
(二)職業技能競賽的內涵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關于職業技能競賽的解釋是:職業技能競賽是依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結合生產和經營工作實際開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重點的有組織的群眾性競賽活動。職業技能競賽應堅持社會效益為主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并與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鑒定、業績考核、技術革新和生產工作緊密結合;職業技能競賽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職業技術教育詞典》對技能競賽的定義是:為了解職業教育或職業訓練的成效,并提升技能水平,由有關單位舉辦的技能性競賽,并對優良技能者公開表揚。職業技能競賽首先是面向企業舉辦的,職業技能競賽對職業教育產生影響和作用并開始引起社會各界關注是2004年全國技工學校技能競賽的開展;2008年,由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等11家單位共同主辦的“2008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在天津舉行,而后每年一屆,并產生了積極影響。
從職業技能競賽內涵與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分析,職業技能競賽的開展對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有著十分明顯的正向功能。
(一)職業技能競賽內容的選定引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
職業技能競賽賽題(內容)的確定必須遵循三個基本原則:第一,職業特性鮮明。任何類別的職業技能競賽,其職業針對性必須十分明確,絕不能模棱兩可,因為其本身就是根據國家職業標準,結合生產和經營工作實際開展的技能競賽。第二,具有反映職業崗位核心技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某種職業其技能是多方面知識與技藝的綜合,職業技能競賽是一種比武活動,有時間、場地、設備等諸多因素的要求,競賽內容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必須是本職業的核心技能內容,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否則就失去競賽比武的意義。第三,緊跟職業崗位技術的前沿性。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隨著新技術、新設備更新,各種職業崗位對工作人員的技能要求必然發生變化。如果競賽測試的是被淘汰的技術,或采用的還是大型企業已經不再廣泛使用的設備,職業技能競賽就失去了其現實意義。
以上原則確定的職業技能競賽賽題內容,對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修改具有導向性。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來制定的,既具有相對穩定性,又具有動態可調整性。其相對穩定性指各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都是通過學校組織專業人士認真分析論證、經專業指導委員會審核的,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為了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必須依照方案實施。其動態可調整性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以后,對一屆屆學生的教學實施過程也是對方案本身的完善過程。更為重要的是,社會對該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群)的要求也在變化,所以,必須根據市場需求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完善或重新制定。面向全省乃至全國、面向行業的各類各級競賽賽題內容選擇是非常慎重的,在某種意義上說,職業技能競賽內容對專業人才培養方向的調整及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完善具有風向標意義。
(二)開展職業技能競賽促進了專業建設與改革
無論各級各類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各行業或企業管理部門、各行業社會團體組織,還是企業、學校等,組織舉辦或參與職業技能競賽的目的都是十分明確的。針對職業院校組織的或院校自行組織的各級各類競賽能較好地推進專業建設與改革。
首先,職業技能競賽內容和評分考核方式不但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完善能起到引導作用,而且對專業課程建設與改革有明顯的推動作用。遵循前述基本原則確定的競賽賽題,可能會涉及某門或某幾門課程教學內容的調整,甚至可能促使增設新的課程。另外,考核評分方式對課程教學與考核方式也會帶來新啟示。通過對大賽賽題的分析與反思及對當屆參賽學生的培訓,引發和推動專業教師對課程教學的改革,直接受益的是全體學生。
其次,職業院校組織參與職業技能競賽能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參賽,參賽選手的成績反映的絕不是個體的水平,而是參賽單位(學校)的水平,整個大賽成績反映的是全體參賽群體的水平(全省乃至全國職業技能或職業教育水平)。競賽優秀成績獲取與平時積累分不開,而且也不可能是某一個教師(或選手)個體力量能完成的。職業院校在培養全體學生過程中推選優秀選手,因此,參加職業技能競賽對全體教師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他們更新職業教育理念,掌握新技術、新信息、新知識,不斷提高專業技能水平和綜合素養,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團隊合作意識,形成競賽指導、課程改革、專業建設的核心團隊。
再次,職業技能競賽的組織與開展給實訓設備更新、實訓基地建設帶來新的機遇。專業建設主要包含師資隊伍建設、課程建設、教學資源建設及實驗實訓設施建設,其中,實驗實訓設施建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按照專業建設規劃,學校會有計劃地投入相應經費完善各專業實訓條件來滿足教學需要。如果要參加或組織承辦本專業各級競賽,對該專業來說,其經費投入就會更多,設備更新就會更快,實訓基地建設就會得到大力推進。
綜上所述,職業技能競賽從多方面促進了職業院校的專業建設與改革。
(三)職業技能競賽促進了專業人才成長
職業院校的學生學習基礎相對薄弱,他們以往求學過程中不盡如人意的成績使他們在學習上從來就沒產生過成就感,自信心欠缺,但這并不說明他們智力差、接受能力差。從多元智能角度分析,他們肢體行動能力強于理解能力,對技能操作的掌握強于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校園內組織各類競賽和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斗志,參與競賽成功的喜悅,更能使他們重拾自信。所影響的不僅僅是參賽選手,還有全體學生以及校園內競賽機制的形成和競賽氛圍的營造。在教學中依照職業資格標準,更為注重操作規則、操作技巧、操作速度、專業基礎知識等的訓練,更有效地促進專業人才的成長、進步。
(四)職業技能競賽的開展強化了職業能力訓練環境的營造
職業技能競賽的組織、主辦、參與納入職業院校常規教學管理,融入教育教學改革中,能健全技能競賽管理制度,形成一種長效機制,進一步強化校園競技文化和職業文化氛圍營造。
職業技能競賽的職業特色鮮明,圍繞職業核心技能設置賽題,并注重體現職業崗位技術的前沿性,因此,無論是技能操作規范要求,還是設施設備要求,都是深度對接企業需求的。高職生的職業能力,主要是通過學習某個職業的專業知識、技能、行為方式和態度而獲得的。高職教育教學要結合企業文化的要求,立足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意識,緊密結合職業技能培養的需要,使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中。職業技能競賽營造校內實訓基地的職場氛圍,為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培養起到了助推作用;同時,以各級各類技能競賽為平臺,努力追求并培育一種昂揚向上、蓬勃進取的校園競技文化氛圍,從而促進學生練就吃苦耐勞、奮勇爭先的品質和敢于“亮劍”的拼搏精神。
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為參賽單位與個人提供了一個平臺,而引發的是我們對職業資格標準更為深入的關注與研究,推進的是課程建設與改革,加強的是對師資隊伍和實驗實訓條件的建設,提高的是師生的技能,營造的是奮力拼搏的職業氛圍。因此,職業院校應把職業技能競賽與常規教育教學及教研教改、專業建設結合起來,圍繞專業人才培養展開,實現“四個結合”,即競賽目標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結合、競賽內容與課程建設結合、競賽訓練與教育教學方法改革結合、競賽組織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
[1]李媛媛.對當前高職教育技能競賽熱的“冷”思考[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2):18-20.
[2]陳利,張天明.簡論職業技能競賽的職業教育功能[J].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0):4-7.
[3]李劍平.技能大賽成為職業院校“風向標”[N].中國教育報,2007-06-21(4).
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727(2012)08-0006-02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職業技能競賽與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對接的研究》(課題編號:XJK011CZJ001)的部分成果
隆平(1969—),女,湖南株洲人,碩士,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職業技術教育和材料物理應用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