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芊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高職非文秘專業《秘書實務》課程設計探析
熊芊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秘書實務》課具有內容廣泛、知識技能點豐富且實用性強等特點,不僅適合文秘專業學生學習,對其他專業學生拓展辦公室輔助管理和綜合服務方面的技能也很有幫助。為滿足用人單位對高職畢業生綜合素質的需求,一些高職院校在文秘專業之外的其他專業也開設了《秘書實務》課程。高職非文秘專業《秘書實務》教學必須進行合理的課程設計,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高職;非文秘專業;秘書實務;課程設計
近年來,隨著高校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用人單位對高職畢業生的招聘條件越來越高,除要求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外,還要求在人際溝通、組織協調、辦公室事務處理等方面有突出的能力。為了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各高職院校在各專業專門設置了一些有利于畢業生職業發展的拓展課程,《秘書實務》就是其中之一。《秘書實務》課具有內容廣泛、知識技能點豐富且實用性強等特點,不僅適合文秘專業學生學習,對其他專業的學生拓展辦公室輔助管理和綜合服務方面的技能也很有幫助。當然,由于課程目標、教學要求和學生學習基礎不同,非文秘專業如果簡單照搬文秘專業《秘書實務》課程教學體系,必然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如何上好非文秘專業的《秘書實務》課,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是一個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
《秘書實務》課是高職文秘專業的一門核心主干課程。對于高職文秘專業學生而言,由于先修了《秘書寫作》、《文書工作與檔案管理》、《商務禮儀》、《辦公自動化》等專業課,所以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主要是鞏固和強化已有的專業知識,為頂崗實習作演練,教學形式幾乎全部是實踐教學。而《秘書實務》的課程內容對于高職非文秘專業的學生而言大多是全新的知識,因此課程名稱雖然相同,但課程定位存在相當大的差異。
高職非文秘專業《秘書實務》課應緊扣相關專業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拓展為基礎,以“必需、夠用”為原則,采取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形式。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掌握必需的商務文書寫作、檔案資料管理、會務組織與服務、商務活動安排、拜訪與接待、時間管理等多方面的職業技能,提高辦公室綜合服務和輔助管理能力,增強團隊合作意識,以便在日后工作中更好地為領導服務、為各部門服務、為群眾服務。
我院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以下簡稱會展專業)于2010學年第一學期首次開設《秘書實務》課。筆者承擔了該課程的教學任務,該學期實際授課60課時。為上好這門課,筆者特地與我院會展專業教師溝通交流,深入了解該專業開設《秘書實務》課的初衷和期望達到的目標,同時系統分析會展企業運作的大致業務流程,在此基礎上打破《秘書實務》課“辦文”、“辦會”、“辦事”的固有課程形態,充分考慮會展專業畢業生崗位技能實際需求,以工作過程和工作任務為導向進行課程教學內容整體設計。先確定某會展企業秘書的典型工作任務,再根據任務之間的關聯性和邏輯性設置學習情境,將《秘書實務》課教學內容融入各項工作任務之中,共設計了5個學習模塊、24個學習任務(如表1所示)。
表1 高職會展專業《秘書實務》課程教學內容設計示意表
每一個學習任務環節的理論、實踐課時比基本上是1∶2。筆者在課堂教學中一般先作基本講解,然后提出具體的訓練任務,由學生單獨或合作完成,充分利用文秘專業綜合實訓室的硬件條件,運用引導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頭腦風暴”法、小組合作法、模擬演練法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如電話禮儀、發文與收文處理、會議服務與協調、組織簽字儀式、文書立卷與歸檔等環節均采用模擬真實工作情境、分組合作完成的方式進行訓練。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主要發揮指導和引導的作用,盡量讓學生在訓練中自主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技能,培養學習興趣,探索工作規律,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這一學期的教學情況來看,學生普遍反映筆者主講的《秘書實務》課非常實用,學習積極性較高,教學效果也超出了預期。該班一名學生在獲得全國高校會展專業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之后,特別談到了《秘書實務》課對她在職業能力提升上的幫助。筆者認為,要教好非文秘專業《秘書實務》課應特別重視以下幾點。
在教學內容選擇上,應遵循“必需、夠用”的原則,以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切忌拋開本專業的崗位實際,但也不能面面俱到,內容容量太大則不利于學生“消化”。應先設計一個與本專業工作相關的大的工作內容作為主線,然后將若干個學習任務有邏輯性地串聯起來,有些與專業課內容相重疊的教學內容可刪減。譬如,會展專業學生對于“辦會”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得比較嫻熟,因此,“辦會”部分的教學內容應側重于會務接待與服務方面。
在教材選用上,不應盲目搬用文秘專業的教材,而應根據本專業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按照預選的教學內容,自編針對性、適用性強的教材或講義,確保將本專業的具體工作情境與秘書實務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閱讀教材時有興趣而不感覺疲累。
在教學形式上,要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相結合。非文秘專業的學生在接觸《秘書實務》課時會對教學內容感到陌生,但受教學課時限制,教師又不能過多地講解理論知識。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盡可能將理論知識融入實踐訓練之中,充分體現“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理念,特別是對如何巧妙應對工作中出現的復雜、突發事件,教師要鼓勵學生合作思考,提出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工作方法和技巧。
在考核評價上,要堅決摒棄一份試卷定成績的做法,應將考核分值分解到各個學習任務中,做到對每一個學習任務都有學習質量檢測的等級評定,期末將這些評定等級進行綜合后,確定學生該門課程的最終成績。這樣既能確保課程的整體教學質量,又能真實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發現教學中的薄弱環節,以利于日后加以改進。
[1]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韋榮.基于工作過程的《秘書實務》課程設計與實踐[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2010(2).
[3]金常德.高職秘書實務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拓展[J].當代職業教育,2010(4).
[4]艾軍.提高秘書實務教學效果的探索[J].河南農業,2009(12).
熊芊(1973—),男,湖南株洲人,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秘書學。
G712
A
1672-5727(2012)08-00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