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養卉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12年第3期中撰文,以甘肅省為例,對返鄉農民工職業教育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指出了返鄉農民工的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發展返鄉農民工職業教育的對策。
通過問卷調查,作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了解返鄉農民工的現狀:一是返鄉農民工的基本特征。調查結果顯示甘肅省外出務工人員文化程度較低,以初中為主且青壯年居多。從行業分布來看,他們主要從事技術含量較低的體力活。二是返鄉農民工的就業經歷。他們主要在東部和西部地區工作,且務工穩定就業時間較差,其中缺乏技能是他們遇到的最大困難。三是返鄉農民工返鄉的原因。家庭因素在返鄉原因中所占比重最大。四是返鄉農民工對職業教育的認識程度。有一半以上的被調查者接受過職業教育,其中有89%的人認為返鄉后接受職業教育有必要。據此,可看出受訪農民工對農村職業教育的認知程度較高,普遍認為只有具備較多的知識和較高的技術,才能找到滿意的工作。
基于此,作者分析了返鄉農民工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具體為:一是職業教育經費投入不足。調查顯示65%的返鄉農民工接受職業教育的經費是自籌,政府投資只占30%,民間投資占5%。二是培訓質量不高。返鄉農民工接受職業培訓的時間短,培訓內容匱乏,對務工人員提高就業能力的作用有限。三是培訓內容滯后。務工人員所上過的或正在上的職業中學開設的專業極其普遍,涉及具體培養目標的專業較少,此外,也沒有把實用技術技能培訓以及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應用擺在突出位置。
針對以上問題,作者提出了發展返鄉農民工職業教育的建議:1.形成培訓合力。合理有序地整合教育資源;充分利用社會力量的優勢,使辦學、培訓主體多元化。2.強化培訓保障。確保資金保障,加大經費投入;完善師資保障,建設高素質師資隊伍。3.創新培訓方式。積極推廣“訂單培訓”,全面實施“陽光工程”,建立完善工作協調機制。4.提高培訓質量。根據返鄉農民工的特點,靈活調整教育與培訓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