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社區教育行業生命周期分析及對策研究
徐丹在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12年第3期中撰文,用戰略管理中的行業生命周期理論,對中美兩國社區教育行業的發展態勢進行比較分析,并對中國的社區教育發展策略加以探討。
依據行業生命周期理論來看,美國社區教育處于行業生命周期的成長期中后階段,體現出如下特點:1.教學服務的類型和教學質量趨于完善和穩定;2.社區教育的主流設計和行業標準基本形成;3.用戶特點明確,基本確定為社區有接受高中后教育或職業培訓需求的人群,特別是少數族裔和低收入群體;4.政府的支持和撥款為社區教育行業注入了活力。基于美國社區教育的特點和社區學院的發展現狀,作者認為,美國的社區教育不會很快進入成熟期和衰退期,但從長遠來看,隨著行業增長率的進一步下降和整個行業逐漸趨于飽和,不排除震蕩期到來的可能。所以,美國社區教育需要采取適度的增長型發展策略,在確保學院教學質量的同時,既要確保學生的教育質量,還要加強對學院教職工的職業技能培訓,進一步強化社區學院的品牌優勢。
相比美國的社區教育,中國的社區教育則處于行業生命周期的導入期,具體表現在:1.社區教育的需求增長較快,市場增長率較高,社區學院的增長速度還遠不能滿足我國的教育需求;2.社區教育的邊界不清,社區學院的教育功能被職業學院、成人教育、其他培訓機構所替代;3.社區教育發展不平衡,且層次較低,教育模式尚未成熟;4.社區學院的建設不規范,行業標準尚未形成;5.教育對象尚未樹立明確的社區教育理念。
最后,作者提出我國社區教育應采取增長型發展戰略:一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管理人才培育,提高服務質量;二要厘清社區教育邊界,按照社區居民的需要設置學院的課程,促進行業標準形成;三要努力占領市場,發展特色教育,開發新客戶,吸引年輕人;四要加強社區學院、普通高校、社區內企業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