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遠 張紹群 周 勇 劉北忠
重慶醫科大學第五臨床學院,重慶 402160
微博平臺上醫學生的醫德教育探討
李 遠 張紹群 周 勇 劉北忠
重慶醫科大學第五臨床學院,重慶 402160
醫學院校醫學生的醫德教育在現階段市場經濟環境下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微博作為一種新興網絡媒體開啟了信息傳播的新時代,給醫學生醫德教育工作帶來了挑戰和機遇。如何將微博運用在醫學生醫德教育工作中是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面臨的難題,本文將對此進行剖析,為醫學院校醫學生醫德教育提供若干思路。
醫學生;醫德教育;微博;策略
醫學院校醫學生醫德教育直接關系到未來整個醫藥衛生的行業行風及醫療改革的順利實施[1]。在校醫學生的醫德教育是促使其形成較穩定醫德并在未來職業實踐中轉化為良好醫療行為的重要手段,現階段不良的醫德醫風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醫學教育的失敗。因此,醫學生醫德教育是提高新一代醫務人員綜合素質、提高未來我國醫療水平和醫療服務質量的關鍵,更是國家醫療體制改革能夠深入的重要環節[2]。
微博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新的信息交流平臺,具有發布方便、傳播快捷、信息海量、成本低廉等特點,成為“思維活躍,善于接受新事物”大學生的新寵。微博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問題和挑戰,微博挑戰了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預見性,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載體及方法,如何讓微博更好地服務于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已成為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課題[3]。相對于醫學院校的醫學生來說,市場經濟體制及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醫學模式從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轉變,醫患關系日益緊張等因素,使得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比其他性質高校更具緊迫性和特殊性[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屬于德育范疇,內容包括立場、觀點、道德情操、意志、理想及人生觀,醫德教育則是醫學院校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和切入點。我國經濟體制變革的深入引發了利益主體和道德觀念的多元化,醫療行業更是處于風頭浪尖,在醫療行業中不乏片面強調功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的醫務人員,部分人員甚至是非、善惡和美丑界限混淆,缺乏醫德修養。盡管這部分醫務人員僅是少數,但所造成的影響和危害不可低估。同時這些現象已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在校醫學生的醫德情感培養,使醫學生對職業感產生迷茫、困惑等傾向。這種情況下,只有加強醫學生醫德教育,才能提高醫學生道德修養的積極性和自覺能動性。同時,以醫學生醫德教育為切入點加強醫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夠顯示出職業道德教育的特點,又能充分體現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體的整體素質教育的目標[5]。
2.1 醫學教育中缺乏醫德教育
醫學教育主要以醫學科學知識教學、提高臨床技能為主,往往缺乏與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結合,教學內容中忽略了精神、道德、理想、情操等方面引導,使得醫學生在校出現學習不認真、工作不踏實,甚至弄虛作假、考試舞弊等現象;在走上崗位后為人處事比較自私,價值觀取向發生扭曲等;未形成良好醫德習慣的醫務人員在診治患者的病痛中往往缺乏應有的同情和責任感,對患者態度冷淡、漠不關心、厭煩甚至鄙視,以權威,救世主自居,在醫務工作中只注意自己“提高技術”而不關心患者疾苦;對常見病、多發病不是馬虎治療,就是一推了之,甚至有些醫學生在步入職場的過程中易受不良的社會環境影響,以對方能夠給自己帶來某種物質利益來確定醫患關系[6]。
2.2 醫德教育形式主義現象嚴重
醫學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主義現象嚴重,表現為學生思想教育部門組織學生參加活動,注重活動的形式而忽略活動后的效果和影響力。此外,對不同情況的學生采取完全相同的教育模式,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對醫學生醫德教育工作方法簡單,缺乏個性教育、重點教育和層次教育;醫德教育工作中習慣喊口號,做表面文章,講形式主義,不重時效;施教者自身觀念上常把醫學生醫德教育工作看成軟任務,往往是“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
2.3 醫德教育方法單一,缺乏創新
醫學生醫德教育工作缺少新的方式方法,存在觀念舊、內容空、方法硬、管理弱、視野窄的現象。對醫學生的醫德教育主要沿用課堂教學模式,或者采取聽報告、念文件、開大會的傳統方式,既單調枯燥,又沉悶乏味,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挫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結果是老師苦口婆心,學生當作“耳旁風”。此外,針對高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往往缺乏深入和雙向溝通體制,導致教育無法產生影響力。
2.4 醫德教育者專業性不強
部分醫學院校沒有配置專門的思想道德政治教育工作者,而由學生輔導員或班主任代替。在很多情況下,輔導員或班主任往往是畢業不久的大學生,缺乏臨床和社會經驗,自身思想不成熟,專業甚至也與醫學不相關,這些因素導致他們對醫學生的醫德教育方式方法單一,簡單說教,既無情感人,更難以理服人,無法適應醫學生思想教育新形勢的需要。同時,施教者往往沒有自己的學術專長和研究特色,難以與醫學生進行廣泛深入的交流探討,在一定程度上施教者的工作往往只能停留在“管”上面,缺乏人格魅力和感染力。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個集信息即時發布、交流于一體的網絡平臺。使用者可以通過各種終端,如手機、網頁、即時通信軟件(如QQ、MSN)等多種媒介隨時發布信息并獲得自己感興趣的信息,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多媒介融合的新產物。相對于傳統交互式互聯網應用,微博不但提供了信息發布的便攜性與媒體形式的豐富性,而且微博的信息呈幾何級擴散。通過微博系統的“轉發”和“關注”功能,微博用戶在現實世界中的社會關系在微博網絡系統中可進行復制和重構,使得微博具有了“社會化網絡”特征。鑒于微博獨特的特征,微博在搭建醫患溝通平臺[7]、高校學生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多方面應用也正在積極的探索中[8]。
4.1 微博滿足醫學生醫德個性化教育的需求
目前,醫學生醫德教育往往采用“一刀切”和“機械說教”的“填鴨式”教育方式,而不了解現代醫學生有發表自己觀點和意見的需求。利用微博,醫學生可以自由地亮出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的思想并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如針對“深圳某醫院醫生在家屬放棄剛出生的腦癱患兒治療的情況下仍堅持治療并成功救活患兒而遭致患兒家屬的毆打”一事為主題,筆者嘗試在微博上邀請醫學生進行討論,醫學生在微博上分別從醫生天職出發、從患兒家屬角度出發、從社會醫療救助制度的不完善等不同角度表達自己的觀點,展現了醫學生的不同價值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2 微博改進醫德教育的內容傳播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主要目的是傳播正確的思想觀點、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同時疏導和糾正不良的思想觀點和抑制不良信息傳播。微博的出現改進了醫德教育內容的傳播方式,思想教育工作者通過關注醫療行業新聞,并利用微博的發布及轉發功能,向醫學生傳播積極內容;對于可造成負面影響的信息,施教者通過加入自己的評論信息,對信息進行加工和評價,這樣可幫助醫學生提高對網絡環境的認知,同時對他們道德傾向、倫理價值,社會態度和社會行為進行全方位的引導。
4.3 微博改進醫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傳統的醫學生醫德教育主要以集中地點和時間的“灌輸式”教育為主,話語權由施教者掌控,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位置,缺乏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間的互動。利用兼具互動性、時尚性和趣味性的微博開展對醫學生的醫德教育,打破長篇大論的單項灌輸模式,同時微博上碎片化信息能更被廣大醫學生所接受,消除學生對冗長教育內容的抵觸情緒。此外,利用微博開展醫學生醫德教育更多地體現在于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間的平等和互動。在微博上施教者更多地以“意見和話題主持人”的角色出現,不但拉近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還能拓寬師生間交流思路。師生之間通過共同語言和關注點的構建來充分調動師生交流互動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育的接受度和教育效果。
4.4 微博擴展醫學生醫德教育的維度
傳統醫學生思想政治的施教者由醫學院相關部門及固定指導老師負責,由于個人思維角度和廣度限制,在教育引導內容上顯得單一。利用微博,醫學生醫德教育將有更多施教者參與,包括臨床醫生、專家、患者等。例如利用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建立“臨床醫德論壇”并確定討論話題,施加者和受教者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這在一定程度上講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一種顛覆和創新,將傳統的一對多的單向信息流通轉變為多對多的雙向信息流通。同時由于微博用戶間的轉發,信息數量以幾何倍數方式攀升,可吸引更多的受眾,其影響力將獲得爆炸性增長,醫學生醫德教育內容及維度將大大增加。
醫學院校醫學生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對醫學生的醫德教育則直接關系到未來我國整體醫療行業行風和醫療服務質量[9]。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積極開辟醫德教育新途徑和新方法,在醫學生培養過程中各個階段引導其樹立良好的醫德。另一方面,微博作為一種新的網絡互聯媒體,它的出現已廣泛地影響當代醫學生的思想和價值觀,同時也挑戰著傳統的思想教育模式。如果思想教育工作者不能利用好微博這一平臺,將無法了解醫學生的思想動態,更無法對醫學生進行有效的醫德形成引導。為此,本文首先對現階段醫學院校醫德教育工作現狀進行總結,然后結合本單位實踐工作,對如何利用微博平臺對醫學生進行醫德教育進行初步探討。但如何利用微博平臺開展高效、可控、針對性強的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還需大量的研究和實踐工作。
[1]官萍,李勇,游義芳.醫學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探索[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6,23(11):687-688.
[2]吳海峰.淺析醫學類高職高專學生醫德教育[J].重慶醫學,2009,38(9):1124-1125.
[3]蜜甜甜.論微博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技信息,2011,(6):39-40.
[4]李兆松,王忠彥,呂海波.試論醫學模式轉變與醫學教育改革[J].西北醫學教育,2005,13(2):124-128.
[5]張軼,黃祖輝.淺析醫德教育是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6,24(3):331-332.
[6]葉玉梅,程育洲,艾莉.臨床醫學生醫德醫風教育現狀及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11,8(35):127-128.
[7]邵志華.通過網絡博客搭建醫患溝通新平臺[J].醫院管理論壇,2011,28(3):51-53.
[8]范穎一.淺析微博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以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為例[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1(3):89-91.
[9]王玨磊.醫改形勢下醫學生醫德培養的意義及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09,6(22):160-161.
Discussion of the ethics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on twitter platform
LI Yuan ZHANG Shaoqun ZHOU Yong LIU Beizhong
The Fifth Clinical College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2160,China
The ethics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in medical college is very important and urgent below market economy environment at this stage.Twitter,as a new network media,opens a new era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bring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ethics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How to use twitter in ethics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presents as common problem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in medical college.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vide some minds of ethics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in medical college.
Medical students;Medical ethics education;Twitter;Strategies
R197.32
C
1673-7210(2012)08(b)-0153-02
李遠(1985-),男,碩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員,擔任臨床醫學本科學生一線思想教育工作近兩年。
2012-03-16 本文編輯:張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