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斌 劉志坤
微創小切口術治療腋臭285例的臨床觀察
蔣斌①劉志坤①
目的:探討微創小切口術治療腋臭的臨床療效。方法:采用微創小切口術治療腋臭患者285例,其中單側149例,雙側136例,術后隨訪3個月,進行療效評價。結果:285例腋臭患者中,263例痊愈,17例顯效,總有效率為98.2%。術后發生皮下血腫3例,傷口感染4例,皮膚壞死5例,瘢痕增生6例,皮膚皺褶5例,其余患者獲滿意療效且無上肢活動障礙發生,手術滿意率為91.9%。結論:微創小切口術治療腋臭,能徹底清除真皮及皮下組織內的汗腺組織,療效滿意,且并發癥少,是治療腋臭的較好選擇。
腋臭; 微創小切口術; 臨床療效
腋臭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常見于青壯年,女性多見,輕重不等。腋臭既對人體的生理功能無害,也不會對患者造成器質性的損傷,但影響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甚至對人的心理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1]。目前,臨床上治療腋臭的方法很多,微創小切口術是通過緊貼皮瓣剪除結合匙搔刮及負壓器吸出對汗腺進行徹底清除,能保留正常皮膚。術后瘢痕小,手術恢復快,術后生活基本能自理,療效與美觀兼顧,是目前較為合理的方法之一。自2010年2月以來筆者所在科采用微創小切口術治療腋臭患者285例,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85例腋臭患者,其中單側149例,雙側136例,男113例,女172例,年齡15~55歲,平均27.9歲。所有患者臭味程度不等,腋區皮膚完整,均未經任何手術治療,術后隨訪3個月。
1.2 手術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雙手外展置于枕部下,用美藍于腋毛區外緣標記刮除范圍,消毒后2%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潤麻醉,直至局部皮膚發硬變白。沿腋毛區后下緣中部行長2 cm左右的縱行切口,組織剪分離皮瓣至標記線,深達淺筋膜層,用柳葉刀分離開全部刮除范圍,用組織剪緊貼皮瓣剪除與刮匙搔刮相結合的方法,去除殘余脂肪及毛囊組織,并用負壓吸引器經吸脂管吸出,直到皮瓣光滑、皮膚表面呈淡紫紅色為宜。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清除腔隙內破碎的毛囊及汗腺組織以減少復發、減輕殘留物造成的炎癥及抑制瘢痕的形成。適當壓迫止血,切口采用小針距縫合或外翻縫,彈性繃帶“8”字形加壓包扎,術后12 d拆線。
1.3 療效標準 痊愈:脫去襯衣腋部無臭味;顯效:體力勞動或出汗后脫去襯衣相距30 cm有輕微臭味;無效:術前后臭味無變化。總有效=痊愈+顯效。
285例腋臭患者術后進行3個月隨訪,其中263例痊愈,17例顯效,總有效率為98.2%。術后發生皮下血腫3例,傷口感染4例,皮膚壞死5例,瘢痕增生6例,皮膚皺褶5例,其余患者獲滿意療效且無上肢活動障礙發生,手術滿意率為91.9%。
腋臭癥是多汗癥和臭汗癥的統稱,其確切病因尚不明確,多認為與家族性遺傳有關[2]。腋臭主要是由于腋部大汗腺分泌的有機物被表皮細菌分解產生短鏈脂肪酸和氨所致,臨床表現為腋部異味,部分病例合并腋部多汗,其嚴重程度因人而異。研究發現,腋窩大汗腺和毛囊的分布基本相同,主要分布于腋毛區及其邊緣0.5 cm的范圍內,垂直于真皮網狀層、真皮脂肪層交界處以及淺層脂肪區,越接近中央密度越大,并且腋窩頂區分布最多[3]。最近研究發現腋臭患者腋窩區大汗腺分泌功能異常,數量多體積大,易發生腋臭,同時也受性激素的影響,故多發生在青春期和青壯年期[4]。
治療腋臭的方法很多,但手術切除是目前公認的腋臭根治方法。主要通過手術徹底清除大汗腺或阻止其分泌,從而達到消除臭味的效果。本文所采用的微創小切口術于腋部游離皮下,將切口皮瓣翻轉剝離后,在直視下清除大汗腺及附屬組織,同時吸刮腋部殘余皮下脂肪、大汗腺及毛囊等組織,從而破壞大汗腺及大汗腺液排除通道。該方法具有以下優勢:(1)微創切口小,完全恢復后,基本看不到切口,術后既不影響肩關節活動,也減少愈合不良及切口裂開的風險;(2)切口隱蔽,均順著腋窩皺襞方向,方便手術內皮瓣活動及翻轉,故術后無明顯瘢痕且不易暴露,患者易接受;(3)直視下皮瓣翻轉修剪避免損傷重要神經和血管,確保手術的安全性;(4)直視修剪后再吸刮殘余組織,充分去除毛囊及腺體等組織,確保徹底清除,減少復發;(5)真皮下毛細血管網受損較輕,保證腋窩術區皮膚的血供,減少皮瓣壞死[5]。本文發現微創小切口術也存在以下缺點:(1)技術要求高,需反復練習,要熟悉掌握皮瓣的分離、修剪、止血、固定及各種并發癥的預防和處理;(2)術后需加壓包扎,并嚴格制動,叮囑患者勿過量運動。
微創腋臭手術常見并發癥多為血腫、皮膚壞死及瘢痕。文中發現微創小切口術后有3例發生皮下血腫,其中2例是由于術后雙上肢活動量過大所致,1例為加壓包扎不牢靠造成,因此,建議術后一定加壓包扎牢靠,叮囑患者減少術后雙上肢的活動。術后4例傷口感染多由于術中無菌觀念差,術后換藥不及時,未應用抗生素所致。皮膚壞死5例多為皮瓣,可能是由于手術中對真皮層的破壞過重,阻礙了皮瓣血運的建立及加壓包扎過緊所致,因此,手術中應避免粗暴操作,減輕對真皮層的損傷,可通過多次換藥或直接拉攏縫合封閉創面。瘢痕形成和皮膚皺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皮膚壞死,切口延遲愈合或切緣壞死,使皮瓣皺縮,形成粘連,導致皺褶,可用瘢痕軟化藥膏以軟化瘢痕,并叮囑患者多做伸展位按摩,以舒展皮瓣粘連[6-7]。
目前,微創腋臭手術方法很多,各有利弊。如何既保證較好的臨床療效又保證其并發癥少是微創腋臭手術成敗的關鍵。微創小切口術治療腋臭,能徹底清除真皮及皮下組織內的汗腺組織,療效滿意,且并發癥少,是治療腋臭的較好選擇。
[1] 余文林,曾東,程飚,等.腋皺襞小切口修剪法根治腋臭[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7,7(7):693-694.
[2] Chu C H, Lin D J, Lee J W.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for the efficacy of the osmidrosis treatment using liposuction plus shaver[J].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 2011, 64(7): 972-974.
[3] 胡啟翔,王惠英,張建,等.腋臭大汗腺分布范圍的病理組織學觀察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09,18(4) :555-557.
[4] 栗穎利,陳輝.腋臭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7):1082-1084.
[5] 張國輝,閆宏山,崔光懷,等.微創小切口大汗腺去除腋臭根治術165例臨床分析[J].濱州醫學院學報, 2011,34(1):69-71.
[6] 李天石,胡華新,龍云,等.微創吸刮術結合腫脹麻醉治療腋臭700例[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9,19(10):608-610.
[7] 何曉玲.微創膨脹刮吸法治療腋臭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10,5(17):76-77.
10.3969/j.issn.1674-4985.2012.22.053
①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湖南 衡陽 421001
蔣斌
2012-04-19) (本文編輯:車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