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炫生 張勵庭 劉衛其 袁 勇 吳 穎 張 勁
(中山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廣東 中山 528400)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老年冠心病的相關性
黃炫生 張勵庭 劉衛其 袁 勇 吳 穎 張 勁
(中山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廣東 中山 528400)
目的 分析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與老年冠心病的相關性。方法 對疑似冠心病的老年患者330例進行冠脈造影檢查,根據冠脈造影將患者分為冠心病組(258例)及對照組(72例),檢測兩組HDL-C、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結果 冠心病組血清HDL-C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TC及LDL-C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冠心病組隨著冠狀動脈病變支數的增加,HDL-C逐漸下降(P<0.05),而TC及LDL-C逐漸升高(P<0.05);330例個體HDL-C正常者冠心病檢出率顯著低于HDL-C降低者(56.1%vs 96.2%,P<0.01);HDL-C、TC及LDL-C與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顯著相關(P<0.05)。結論 HDL-C參與冠心病的發生,且與病變嚴重程度顯著相關,可作為判定冠心病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指標之一。
冠心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老年
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發病率逐漸增高,冠心病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血脂紊亂是冠心病發病的危險因素之一,特別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廣泛被關注〔1,2〕。但臨床治療中即使大劑量使用他汀類藥物降低LDL-C,但仍有部分患者病情進展。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討HDL-C與老年冠心病的相關性,為臨床治療提供線索。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本院診治的330例疑診冠心病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88例,女142例,年齡60~82〔平均(73.8±8.8)〕歲。其中合并高血壓病史者159例,糖尿病史67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狀動脈造影,根據冠脈造影結果分為冠心病組及對照組(冠脈正常組),其中冠心病組258例,對照組72例。兩組入組前均未服用調脂藥物,排除甲狀腺功能異常、瓣膜性心臟病、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
1.2 研究方法 ①血脂譜的測定:兩組均于清晨空腹采靜脈血3 ml,采用全自動生化儀檢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LDL-C,采用聚乙二醇(PEG)修飾酶法檢測HDL-C(正常參考值范圍:男性:0.70~1.73 mmol/L;女性:0.88~2.35 mmol/L)。②經冠脈造影檢查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狀動脈中至少1支血管內徑狹窄≥50%確診為冠心病,按照血管范圍分為1支、2支及3支以上病變。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重復測量的計量資料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參數間行Pearson相關分析。
2.1 兩組血脂比較 冠心病組血清HDL-C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TC及LDL-C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冠心病組隨著冠狀動脈病變支數的增加,HDL-C逐漸下降(P<0.05),而TC及LDL-C逐漸升高(P<0.05)。見表1,表2。
2.2 不同HDL水平冠脈病變比較 330例個體HDL-C正常者冠心病檢出率顯著低于HDL-C升高者(P<0.01)。見表3。
表1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s,mmol/L)

表1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s,mmol/L)
與對照組比較:1)P<0.05
組別 n 72 1.45±0.32 2.29±0.47 3.86±0.72 1.73±0.37冠心病組258 1.12±0.201)2.67±0.411)4.69±0.831)HDL-C LDL-C TC TG對照組1.80±0.41
表2 冠心病組不同病變支數血脂比較(±s,mmol/L)

表2 冠心病組不同病變支數血脂比較(±s,mmol/L)
組別 n HDL-C LDL-C TC TG單支病變110 1.30±0.21 2.38±0.36 4.35±0.47 1.76±0.31雙支病變 96 0.97±0.08 2.56±0.43 4.52±0.52 1.82±0.38多支病變 52 0.62±0.02 3.35±0.56 5.42±0.58 1.84±0.40 F值 8.383 8.429 7.632 0.853 P值0.015 0.012 0.028 0.632

表3 不同HDL水平冠脈病變比較〔n(%)〕
2.3 血脂譜與冠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分析 冠脈病變支數與HDL-C顯著負相關(r=-0.621,P<0.05),冠狀動脈病變支數與TC正相關(r=0.538,P<0.05),與LDL-C顯著正相關(r=0.613,P <0.05)。
高脂血癥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風險因素,與冠心病的發生顯著相關〔3〕。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而這些疾病均可影響血脂紊亂,進而影響冠心病的自然病程。目前年齡、家族史是冠心病不可干預的風險因素,但是高血脂、高血壓及高血糖等是可以通過醫療干預而達到預防或延緩冠心病發生和發展的目的。氧化LDL是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關鍵,可引發巨噬細胞內吞大量脂質,產生泡沫細胞,在血管內皮下形成斑塊,損傷血管〔4〕。HDL-C對血管壁有直接的保護作用,可促進斑塊的回縮,與高LDL-C相比,HDL-C水平的降低較LDL-C更能預測冠心病的發生風險。
本組結果表明HDL-C與冠心病的發生及疾病進展密切相關,同時可作為預測病情的指標之一。國外強化降低TC水平卒中預防(SPARCL)研究結果表明,在近期發生卒中及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中,LDL-C/HDL-C基線值與首次發生心血管事件相關〔5〕。一項薈萃分析結果顯示,血清 HDL-C每升高1 mg/dl,可降低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性的1.9% ~2.9%。HDL-C是由肝臟和小腸合成的一種異質性蛋白,主要成分為磷脂和蛋白質,HDL-C在脂肪轉運中發揮作用。HDL介導的TC逆轉運可清除動脈管壁TC,遏制斑塊進展,同時可以穩定斑塊,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6〕。HDL-C的逆轉運作用不單指將肝外的TC運至肝內代謝,同樣也可以促進肝內新合成的TC外流〔7〕。此外HDL-C還可以抑制單核細胞移行,可逆轉氧化型LDL引起的損傷,減少發生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的收縮反應。HDL-C在體內作用機制復雜,目前也有研究認為HDL-C可被氧化成動脈硬化因子,其結構和功能改變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原因〔8〕。
綜上所述,HDL-C參與冠心病的發生,且與病變嚴重程度顯著相關,可作為判定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嚴重的指標之一。臨床工作中,應重視提高HDL-C水平,有助于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降低冠心病的發生率及減輕疾病進展。
1 He LP,Tang XY,Ling WH,et al.Early C-reactive protein in the prediction of long-term outcomes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meta-analysis of longitude in studies〔J〕.Heart,2010;96(5):339-46.
2 劉明偉,楊利榮.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冠心病的研究進展〔J〕.中華全科醫學,2009;7(8):876-7.
3 乙成成,劉雯雯,張穎秋,等.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比值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11;32(2):224-6.
4 汪克純,王 曦,張冬穎.血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與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患者冠狀動脈病變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21):3070-1.
5 Amarenco P,Goldstein LB,Callahan A,et al.Baseline blood pressure,low-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s,and triglycerides and the risk of vascular events in the Stroke Prevention by Aggressive Reduction in Cholesterol Levels(SPARCL)trial〔J〕.Atherosclerosis,2009;204(2):515-20.
6 姚武位,陳慶偉.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9;30(2):253-6.
7 陳國良,劉立偉,謝 爽,等.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代謝及其對冠心病影響的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0;31(3):360-3.
8 Cho KH.Biomedicinal implications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its composition,structure,functions,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BMB Rep,2009;42(7):393-400.
R541.4
A
1005-9202(2012)16-3381-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6.006
黃炫生(1972-),男,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心血管病介入診療研究。
〔2012-01-24收稿 2012-03-12修回〕
(編輯 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