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薇 呂佳南 韓 梅 鄭春梅 李 丹 曹 霞 楊 欣 王繁博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超聲造影對下肢動脈硬化的診斷價值
王 薇 呂佳南 韓 梅 鄭春梅 李 丹 曹 霞 楊 欣 王繁博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超聲造影;下肢動脈硬化;CT血管造影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ASO)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肢體表現,大多數患者以患肢發涼、麻木、間接性跛行或靜息痛前來就診。下肢動脈硬化重度狹窄或閉塞時因多普勒信號減弱或者消失,影響了對其狹窄程度的評估。超聲造影技術可增強動脈血管的血流信號強度,有助于對狹窄或閉塞的鑒別診斷。
1.1 臨床資料 收集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40例臨床診斷為ASO的患者,均做常規超聲、超聲造影及CT血管造影(CTA),男26例,女14例,年齡50~82〔平均(62±11)〕歲。
1.2 檢查方法 應用美國GE公司LOGIQ 9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10 MHz。建立外周靜脈通道,連接三通,團注造影劑SonoVue,注射劑量1.2ml,生理鹽水沖洗,于注射前10 s開始記錄。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以CTA為診斷標準,計算超聲造影檢查發現狹窄部位的特異度、敏感度和準確率;并分別與CTA檢查的狹窄分級結果進行統計學一致性分析。
以CTA為標準,聯合超聲造影顯示不同動脈狹窄的準確性、敏感度及特異度的評價見表1。

圖1 股淺動脈多處軟硬斑塊

圖2 脛前動脈血流變細

圖3 股淺動脈注入造影劑后血流信號增強

表1 聯合超聲造影顯示不同動脈狹窄的準確性,敏感度及特異度的評價(以CTA為標準)
ASO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動脈重度狹窄或閉塞引起的下肢缺血性疾病,其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1〕。目前,彩色雙功能超聲是診斷ASO的首選檢查方法,也是判定動脈狹窄程度的可靠方法之一〔2,3〕。ASO二維超聲表現為動脈管壁增厚;管腔內可探及鈣化斑、軟斑或混合回聲斑塊,斑塊凸向動脈管腔,使動脈管腔不規則狹窄、甚至閉塞(圖1)。通過多普勒超聲觀察血流信號并測血流速度峰值(圖2)。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肥胖、下肢明顯腫脹及重度動脈管壁鈣化及下肢動脈重度狹窄或閉塞的患者,因血管位置較深或血流信號較弱,故影響了閉塞與重度狹窄的鑒別診斷〔4〕。應用超聲造影技術可以增強血流信號的顯示(圖3),團注造影劑SonoVue后管腔內仍無彩色血流信號則是動脈閉塞的可靠依據。本研究注射超聲造影劑增強了彩色多普勒血流信號的反射效果,提高了血流效果的顯示質量,但是圖像所表現的彩色血流束的管徑可能比實際彩色血流的管徑略粗寬。因此,適當降低微氣泡濃度、減少造影劑劑量也許會彌補這一缺憾,但有關這方面的問題仍在探索之中。由此可見,超聲造影不能替代二維超聲的檢查,只能是對二維超聲的補充,二者相結合,才能獲得更準確、客觀、具體的病變信息。
1 魏成志,栗 力.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外科治療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24):3317-9.
2 潘 洋,石 磊,祝立洲,等.彩色多普勒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超聲診斷價值〔J〕.臨床醫學工程,2010;17(9):42-3.
3 啜 彥,謝玉霞,鄭海芬.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的超聲表現與分析〔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5;6(11):860-2.
4 唐 杰,溫朝陽.腹部和外周血管彩色多普勒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512.
R445.1
A
1005-9202(2012)16-3571-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6.119
黑龍江省衛生廳資助項目項目(No.2011-365);黑龍江省教育廳資助項目(No.12521568);佳木斯大學校級醫藥類面上項目(No.S2010-83)
鄭春梅(1966-),女,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淺表器官及腹部實質性臟器超聲診斷與介入研究。
王 薇(1973-),女,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心血管及淺表器官超聲診斷與超聲造影研究。
〔2012-01-19收稿 2012-02-04修回〕
(編輯 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