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娟
(山西省夏縣婦幼保健院,山西 運城 044400)
分娩是一種特殊的生理過程,初產婦缺乏對分娩過程的認識,易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等心理。她們希望有一個人與其溝通,從中得到建議、信息及安慰為提高產時服務質量,我院開展陪伴式分娩(導樂分娩),取得較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選擇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產、單胎、頭位產婦190例,年齡18~25歲,孕周38~41周,臨產前無剖宮產指征,無妊娠合并癥或并發癥。
實行專職導樂人員 “一對一”為產婦提供自孕期至產后2 h的全程服務。同時允許丈夫或家屬1人陪伴。嚴格按手術指征行剖宮產術。
2.1 妊娠期 臨床發現,僅對臨產婦進行導樂服務還不夠,在孕期,即開始實施個性化導樂教育,孕婦與導樂人員充分交流,了解產婦的心理需求,對其進行心理指導,使孕婦以良好的心理狀態迎接分娩的到來。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孕婦盡早地選擇導樂人員,建立可信的互動關系。
2.2 分娩期
2.2.1 第一產程 產婦臨產后也就是從有規律宮縮,即每10分鐘3次宮縮并持續30秒以上,宮口開大2 cm開始進入導樂室,由1名專職導樂人員和其丈夫或家屬1人陪伴。潛伏期:導樂人員主動與產婦及家屬交流,運用群聽等技巧了解準父母對分娩知識的掌握程度,并給予補充。進行產前指導,使產婦了解分娩的全過程,消除緊張、焦慮情緒和恐懼心理。不斷解釋說明疼痛的生理基礎及減輕疼痛的方法和疼痛時產程的變化情況,鼓勵產婦多走動,進食,飲水,及時排空膀胱,根據產婦個人意愿,給予按摩放松肌肉緊張,聽音樂,閱讀等以轉移注意力,溫習或示教肌肉松弛及呼吸技巧,不斷給產婦表揚及鼓勵。活躍期:隨著宮縮加強,盡量運用有幫助的非語言交流技巧表揚、鼓勵和積極的良性暗示,幫助樹立信心、多變換體位、站、蹲、走,避免平臥。宮縮時握著產婦的手或按摩背部,指導產婦做深呼吸,使產婦平靜和放松,隨時告知準父母產程的進展及胎兒的狀況,與其共同渡過最困難的加速期。
2.2.2 第二產程 采取孕婦自覺最舒適的體位:蹲位、坐位,產婦無屏氣感時,鼓勵產婦做深呼吸,身心放松,將注意力集中在想象上,想象宮口在逐漸擴大,胎兒在下降,可以把宮縮想象成對胎兒的撫愛,多在身邊稱贊與鼓勵,使其增強信心。有屏氣感時,鼓勵其多飲水,指導產婦在宮縮時用力,對產婦點滴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隨時滿足產婦的生理需要,與其家屬一起守護在其旁,為其提供動力。分娩后向夫婦祝賀。
2.2.3 第三產程 借助分娩成功的喜悅心理,幫助產婦與新生兒皮膚接觸,早吸吮,宣教母乳喂養知識,增加母嬰感情,促進子宮收縮,盡快娩出胎盤。
2.2.4 產后2小時 通過母乳喂養指導,增強母乳喂養信心,增加母嬰感情。嚴密觀察子宮收縮、會陰傷口、陰道出血量、新生兒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并進行心理溝通,預防產后抑郁癥的發生。
通過實施“導樂”分娩,190例中產婦中,陰道分娩166例,剖宮產24例,產后出血0例,新生兒輕度窒息2例。經陰道分娩166例產婦的第一產程為﹙7.69±1.83﹚h,第二產程為﹙0.67±0.28﹚h。
典型病例:患者,女,22歲,初產、單胎、頭位,孕40周。臨產前無剖宮產指征,無妊娠合并癥或并發癥。各項輔助檢查均正常。宮縮30~35秒/3~4分,宮口開大2 cm開始住進待產室,早上5點查宮口3~4 cm,胎頭-1(宮縮時胎頭位置1 cm)。產婦緊張、恐懼、焦慮、疼痛,丈夫過度的關懷使產婦過分依賴家屬,不配合導樂人員的指導,產程進展緩慢,早上9點查宮口仍是3~4 cm,胎頭-1,產婦不愿堅持,要求行剖宮產結束分娩。導樂員建議其丈夫配合自己,指導產婦做深呼吸,鼓勵其多飲水,宮縮間歇時抓緊休息,多變換體位,隨時告知準父母產程的進展及胎兒的狀況,耐心解釋宮縮是促進宮口開大胎兒下降的動力,是幫助自己和孩子盡快見面的動力,增強其信心,經過產婦及家屬的配合,1 h 30min后宮口開全,胎頭+3(宮縮時胎頭位置為棘下3 cm)。40min后胎兒順利娩出,阿氏評分10分。陰道出血約100mL,產程進展很順利。
決定分娩的四大因素產力、產道、胎兒、精神因素,精神緊張與焦慮能增加體內的兒茶酚胺的分泌,使宮縮乏力、產程延長[1],增加難產幾率和產后出血量。
導樂分娩使處于孤立無援、恐懼、憂慮之中的產婦提高了痛閾,為產婦提供生理、心理、體力、精神等全方位的支持,通過有經驗的護士(助產士)或醫生的陪伴,使產婦得到心理上的安慰,支持其生理上的幫助,達到自然分娩的目的。同時有利于密切觀察產程及胎心情況,發現問題并及時處理,降低了新生兒窒息率、產后出血率及剖宮產率,提高分娩質量。
〔1〕周莉媛,張麗娟.分娩鎮痛的應用現狀 [J].中國婦幼保健,2002,17﹙8﹚: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