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彤
(天津市公安醫院,天津 300042)
ICU作為一個特殊的醫療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ICU護士由于特殊的工作環境,高強度、高標準的工作要求等原因,每天面臨著各種職業緊張因素及職業相關疾病。壓力過大更會降低工作效率,還可以導致心身疾病,給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嚴重影響工作質量。隨著現代醫學科學的發展和對醫院感染認識的提高,護士的職業性危害也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關注〔1〕。
當ICU護士感覺外界對自己的需求超過自身能力或難以滿足時,壓力就會產生。由此可見,構成其工作壓力的要素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產生壓力的外界環境和事件,二是個體對外界的刺激所產生的反應〔2〕,即ICU護士與職業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
1.1 特殊的工作環境 ICU與其他科室人員和外界社會接觸較少,收治的都是危重患者,時常要經受面對瀕死患者的不良刺激,并且必須嚴格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長期處于緊張狀態。
1.2 高強度的工作要求 ICU的患者病情重,變化快,對ICU護士的專業知識要求較高,要求護理人員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應變操作能力,以便能夠迅速、高效地參與患者搶救治療工作。長時間的體力消耗和精神緊張,身心疲憊,對自身業務素質能力的不滿足和高期望也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心理負擔〔3〕。
1.3 ICU護士工作量大 如今的護理模式,使護士工作已從單純的執行醫囑轉移到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會和文化的全面照顧,需要護士付出更多的勞動和精力。目前,我國的ICU護士嚴重缺編,導致護士處于超負荷的工作狀態,加上頻繁的倒班、夜班等對護士的生理及心理都有不良影響〔4〕。另外,由于大多數醫院輔助支持系統不健全,護理人員承擔了大量的非護理工作范疇更加劇了護理人員資源不足。
1.4 知識缺乏 ICU各種精密醫療儀器需要護理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不斷學習的進取心,此外,ICU收治的多為跨專科患者,也要求護理人員具有廣博和深厚的專業知識,為此,ICU護士往往存在對自身的不滿足及過高的期望,由此逐步產生憂慮心理,加重心理壓力〔5〕。
1.5 護士的個人價值與現實沖突 ICU護士工作繁瑣辛苦、責任重、風險大,加之缺乏完善的社會支持系統,護士自身的職業價值得不到體現,從而產生情緒低落、身心疲憊等不良心理反應〔6〕。隨著護士學歷的普遍提高,工作量及性質并未隨之改變,晉升、繼續深造的機會少,護士自我價值的內心期望與現實之間的沖突也造成壓力〔7〕。
1.6 復雜的人際關系 由于監護室的特殊性質,不允許家屬陪護,甚至連探視都有著非常嚴格的限制,這些可導致患者家屬強烈的心理反應,常常引發護患沖突。Rout〔8〕研究認為ICU護士在工作環境、患者需要和面對沖突方面比其他醫護人員壓力要高。缺乏管理者的支持和醫生的不滿意都會使護士感到不被接納,減低了歸屬感,出現心理壓力〔9〕。
馬斯洛的人類需要層次理論中把人類的需要歸納為兩大類(即基本需要和發展需要)及5個層次,需要層次論認為人類需要被滿足的程度與健康狀況呈正相關,當所有的需要被滿足后,個體就達到最佳狀態〔10〕。工作壓力主要由于個體對外部環境或事件或者自身的不滿足而形成,因此,如果能夠充分運用馬斯洛理論,滿足其基本需要,使對ICU護士工作負面影響較大的壓力能夠得到有效緩解,或在一定程度上變壓力為動力,不僅對他們的身心有益,還能提高他們的工作熱情和護理質量〔11〕。
2.1 滿足基本需要
2.1.1 生理需要 從ICU的建筑、布局、日常管理等方面重視減輕噪聲污染對醫護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改善護士休息室、就餐室環境,完善各種休息生活設施,保證護士在有限的時間內得到充分的休息〔12〕。實行彈性排班制,建立休班需求本,護士提前1周登記,護士長根據護士需求并結合科室工作量,合理安排班次。
2.1.2 安全需要 安全含有生理上的安全感與心理上的安全感兩層意思。前者指個體需要減輕或消除生理和生活的威脅,如避免學習、工作失敗的威脅。后者指避免發生恐懼、焦慮及憂慮等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如穩定的職業,生活中良好的人際關系等〔13〕。
2.2 發展需要 護士希望提高地位,實現自我價值,是符合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可使人感到最大的快樂。建議管理者加強ICU護士業務能力的培訓,不定期安排護士出外學習、培訓,支持和鼓勵護士接受繼續教育,學習多方面知識,提高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14〕,實現患者康復需要與護士自身心理需要的同步滿足。
2.3 其它措施
2.3.1 提高自我身心素質,放松心情 馬斯洛的研究發現,世界上真正完善的人是不存在的,絕大多數的人都存在著人格的某些弱點,都有完善人格、挖掘潛能的任務。個體有可能通過不斷努力,克服人格弱點,達到理性、情感和人類本能協調成一個整體的人格境界。培養輕松、有益于健康的業余愛好;采用適宜的自我調節方法,加強心理健康知識學習,學會自我心理調節技巧;注意提高個人文化修養,培養幽默感和多樣化的生活情趣,提高心理耐受力,緩解工作帶來的壓力〔15〕。
2.3.2 專業指導調適 開設心理學、行為學等相關課程,建立有效的疏通機制。
2.3.3 公平合理地提高福利待遇 亞當斯公平理論認為:一個人對他所得的報酬是否滿意不是只看其絕對值,而是進行社會化比較和歷史比較〔16〕。因此,醫院管理者應提高護士的福利待遇,建立合理的獎勵機制,增加其工作滿意度,減輕其壓力,提高護理質量。
〔1〕梁寶珠.探討我國專科護士發展概況[J].天津護理,2009,17(4):239-240
〔2〕李華.專科護士專職工作崗位的設立及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4):364-366
〔3〕楊瑞珍.應用健康信念模式對改善護士生活質量的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7):971-974
〔4〕劉慶武,周大關,王向日,等.護士的生活質量狀況和生活事件的相關性研究[J].郴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5(4):3-6
〔5〕陳湘玉,陳璐.專科護理小組管理的實踐與成效[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8):785-786
〔6〕張丹.臨床護士工作壓力源及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4,4(7):12-14
〔7〕王元國.急診護士的心理壓力與適應對策[J].天津護理,2010,18(6):156-157
〔8〕Rout U.Job stress among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nurses in primary care in England[J].Psychol Rep,2009,85(3):981
〔9〕馬紅.神經外科重癥監護病房綜合征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天津護理,2010,18(5):272-273
〔10〕吳瑛,韓麗沙.護理學導論 [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30-32
〔11〕居興云.溝通技巧在醫護患關系中的應用與體會[J].天津護理,2010,18(6):349-350
〔12〕孫建萍.基礎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9
〔13〕蕭豐富.蕭式舒適護理模式[M].第7版.香港: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4
〔14〕顧文瑩.探討責任、親情交互式護理模式在優質護理服務活動中的應用[J].天津護理,2011,19(5):277-278
〔15〕張麗軍,強萬敏.護理人員對外交流能力的培養方法及效果[J].天津護理,2011,19(3):166-167
〔16〕鄭旭娟,劉華平.北京市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護士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3):25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