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玲
遼寧省開原市中醫醫院內科,遼寧開原 112300
作為臨床腎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原發性IgA腎病的臨床和病理常表現為多種多樣,其主要是由IgA沉積于系膜區所致的腎小球疾病。目前的研究認為,大量蛋白尿型IgA腎病已對常規的激素治療反應不佳,因而選擇一種適宜的聯合治療方案已成為臨床上的當務之急[1]。因此,筆者對比探討雷公藤多甙聯合嗎替麥考酚酯(MMF)治療IgA腎病的臨床方法及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擇自2010年11月~2011年6月期間筆者所在醫院確診并收治住院的IgA腎病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經臨床癥狀及體征、腎活檢病理檢查明確診斷[2],其中男41例,女35例;年齡33~76歲,平均(44.7±7.9)歲。所有患者均排除藥物治療禁忌證,并遵照知情同意原則自愿隨機分為:對照組36例單獨應用嗎替麥考酚酯治療,實驗組40例給予嗎替麥考酚酯聯合雷公藤多甙治療。
所有患者均先依據病情行常規利尿消腫、糾正水鹽電解質紊亂、控制并發癥等對癥治療。對照組單獨使用嗎替麥考酚酯(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H20031240)初始劑量:1.5 g/d,分2次口服,3個月后減量為1.0 g/d,24周后減量為0.75 g/d,以6個月為1療程結束。實驗組聯合雷公藤多甙:即加服雷公藤多甙(湖南協力藥業有限公司,Z43020138),60 mg/d,分3次服用,嗎替麥考酚酯使用同對照組。
治療后隨訪3~6個月,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2]。臨床療效判斷結合本院自制的診斷標準分為: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患者血清白蛋白>30 g/L,24 h尿蛋白<0.4 g,腎功能恢復;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減輕,尿蛋白下降50%以上,血清白蛋白升高;無效:治療后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未改變。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比較,實驗組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3.3%,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后兩組療效比較[n(%)]
IgA腎病又稱 Berger病,是指腎小球系膜區以 IgA或 IgA沉積為主,伴或不伴有其他免疫球蛋白在腎小球系膜區沉積的原發性腎小球病。其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性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部分患者可以出現嚴重高血壓或者腎功能不全。流行病學顯示IgA腎病在亞洲人群中發病率較高,約占我國原發性腎小球腎炎的20%~45%[3]。IgA腎病作為我國原發性腎小球疾病中最常見的類型,同時也是終末期腎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患者起病即較重,如若不能進行及時有效地治療將很可能發展為終末期腎衰[4]。
臨床對于IgA腎病以往采用免疫抑制劑、激素等常規治療手段治療,但其遠期療效并不顯著且長期大量的使用免疫抑制劑將給機體造成嚴重的并發癥。作為一種新型的免疫抑制劑,MMF的最大優點在于其無明顯的骨髓抑制作用和肝、腎毒性。而雷公藤多甙可通過對腎小球電荷屏障進行改善,具有抗氧化及抑制系膜細胞增生作用等,從而使血尿、尿蛋白減少[5-6]。劉薪蓀等[7]也經研究認為,使用MMF聯合雷公藤多甙治療IgA腎病可顯著改善腎功能、可明顯改善蛋白尿,而且骨髓抑制、肝功能損害、感染等副作用明顯低于傳統的激素治療。本資料中治療后實驗組的總有效率為95.0%,高于對照組的83.3%(P<0.05),也證明了這一點。
綜上所述,運用雷公藤多甙聯合MMF治療IgA腎病,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有利于提高臨床療效,改善其生活質量。
[1] 周進.原發性腎病綜合征并發急性腎損傷48例臨床病理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1,1(6):19-20.
[2] 謝靜遠,陳楠.IgA腎病的臨床進展[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1,31(2):90-93.
[3] 邢妃中,王剛. IgA腎病的治療進展[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9):14-16.
[4] 賈寧,鄭晶,王漢.丹參酮ⅡA磺酸鈉聯合激素治療腎病綜合征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1,1(15):12-13.
[5] 張洪旭,黃嵐,丁智,等.酶酚酸酯(MMF)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1O例報告 [J].安徽醫學,2007,28:118-119.
[6] 李靜.雙倍劑量雷公藤多苷在大量蛋白尿型IgA腎病中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07,4(16):59.
[7] 劉薪蓀,潘達亮,陳孝文.嗎麥考酚酯聯合皮質類固醇治療IgA腎病的療效 [J]. 臨床腎臟病雜志,2008,8(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