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琦
遼寧省遼陽市第三人民醫院,遼寧遼陽 111000
超聲檢查是產前診斷的主要影像學方法,近年來,四維超聲逐漸應用于臨床,四維超聲的敏感性、準確性及特異性明顯高于二維超聲,可以明顯提高產前診斷的準確率,對于產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筆者采用二維及四維彩超聲對1586例孕婦進行產前檢查,并比較兩者診斷符合率,現報道如下。
選擇自2009年9月~2010年9月期間,在筆者所在醫院進行二維及四維超聲產前檢查的孕婦1 586例,其中初產婦1 363例,經產婦223例;年齡19~39歲,平均(25±3.2)歲;孕18~38周,平均(24±3.4)周;部分有孕期感冒史、服藥史、異常分娩史、高血壓史、接觸X線史等一種或多種高危因素。
使用GE公司生產的730四維超聲儀,頻率2.5~7.0 MHz,經腹掃查。對每個胎兒進行常規二維超聲檢查,認真檢查胎兒全身情況并測量各項常規測值,然后對重點感興趣區進行四維超聲檢查,如顏面部、脊柱、肢體等部位,將病變信息詳細記錄、儲存于硬盤中,并進行隨訪、對比分析。所有病例均經正常產或引產后病理證實。
經正常產或引產證實,共有畸形42處,二維、四維超聲診斷的胎兒畸形分別為35處和41處,二維超聲的診斷符合率為83.3%,而四維超聲診斷符合率為97.6%。二維超聲主要漏診了部分四肢及脊柱畸形,還漏診了1例小唇腭裂。而四維超聲因胎兒體位關系漏診1例多趾畸形。四維超聲可以對畸形部位進行多角度觀察,提供更加豐富的圖像信息,提高了診斷的符合率。胎兒畸形分類見表1。
唇裂唇腭裂是失去正常的唇部結構,上唇回聲中斷。本資料中1例唇裂因病為程度較輕,二維超聲漏診,但四維超聲對該類小畸形具有明顯優勢,在胎兒張嘴運動時能發現較小的唇腭裂。Baba等[1]報道:孕周<24周的胎兒唇部觀察三維超聲明顯優于二維超聲,而24~40周后胎兒唇部二維超聲顯示與三維超聲顯示無明顯差別。

表1 胎兒畸形分類
脊柱由椎體、橫突、椎管等結構組成,因脊柱含有正常的生理彎曲,二維超聲有時很難顯示其微小病變,四維超聲能清晰立體顯示其排列關系及曲率變化。本資料中1例病變較小及1例脊柱側彎二維超聲均未能明確診斷,但通過四維透明模式可以突出骨骼的結構,最后確診了這兩例病變。四維超聲透明模式,能從任意角度觀察胎兒骨骼圖像,能獲得類似于X線的圖像資料,直觀性好,且可無創重復操作,可成為替代胎兒骨骼檢查的新手段[2]。
因手足的結構較為復雜,二維超聲很難在同一切面顯示手或足結構,二維超聲需要從多個角度仔細觀察才能對手或足的病變做出診斷,不夠直觀且極易漏診,所以手足部病變對于二維超聲是一個難點。而四維超聲檢查能清晰直觀顯示手足部的立體結構,對手足部病變的診斷有很大的幫助,但受肢體體位固定等因素的影響,有時四維超聲檢查也會漏診手足部的病變。
選擇合適的孕周做為產前超聲篩查是極為重要的,合適的孕周進行胎兒畸形篩查可以提高診斷率及準確性。在較發達國家,超聲產前篩查孕周選擇妊娠18~22周[3],因此時胎兒解剖結構已形成,各系統基本發育成熟,胎兒大小及羊水量適中,能獲得較清晰圖像,大多的胎兒畸形均能從超聲圖像上表現出來[4],可檢測到大部分胎兒畸形。但筆者認為對于部分透聲條件不良的孕婦小孕周時進行產前篩查易形成一定漏診率,所以選擇妊娠20~24周進行詳細的胎兒畸形篩查是最理想的[5]。孕周太小或孕周過大均會影響超聲觀察。
四維超聲較二維超聲更為直觀、立體,是提高產前超聲診斷率可靠的方法。三維超聲是建立在二維超聲基礎之上,而四維超聲是在三維超聲基礎加上時間因素,提供了6種可能的重建方向,而三維超聲只有1種重建方向,各種重建模式相互組合可獲得較為優質的圖像質量[6-7]。
四維超聲可以清晰提供胎兒在母體內的立體圖像,并可實時記錄胎兒的生理活動,大大的提高了醫生對各種先天性胎兒發育畸形的診斷率,使診斷更加準確[8],為降低出生人口缺陷提供了有利保障,成為胎兒產前超聲篩查不可替代的方法,在產科診斷中有更廣闊的前景,并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1] Baba K,Okai T,Kozuma S,et a1.Fetal abnormalities: evaluation with realtime processible three-dimensional US-preliminary report[J].Radiology,1999,211(2):441.
[2] 吳錫金,陳桂英,阮俏梅,等.實時網維超聲診斷胎兒骨骼發育障礙[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08,10(7):491.
[3] 嚴英榴,楊秀雄,沈理,等.產前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70-171.
[4] 陳桂榮,甘柏柳,唐新平,等.實時四維彩超在產前診斷胎兒畸形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07,8(10):151-152.
[5] 鄧宇傲,田方平,陸一松,等.四維彩超診斷胎兒發育異常120 例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7.145(11):691-694.
[6] Timor-Tritsh IE,Platt ID.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experience in obstetrics[J].Curr Opin Obstet Gynecol,2002,14(6):569-575.
[7] Leung KY,Ngai CSW,Chan BC,et al.Three-dimensional extended imaging:a new disp lay modality for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J].Ultrasound Obstet Gyneeol,2005,26(11):244-251.
[8] 解麗梅,蔡愛露,劉守君.胎兒超聲成像的初步研究[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2,18(4):29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