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目前藝術教育師資不足、課時被侵占的現狀,教育部將在2012年啟動省域藝術教育改革(達標改革)。即根據目前高考以省為單位劃分分數線的現狀,要求以省為單位,對轄區內所有中學強制性規定每周開設藝術類課程的時間,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均等、公平地接受相應的藝術教育。類似的省域達標改革除了藝術課程外,也包含體育課程。與此同時,教育部還將在部分省份先行的基礎上,以省為單位改革學生的評價體系,即在升學體制中,體現和添加藝術教育和體育的成果評價,使美育和體育能在升學體制的評價中占到應有的份額。目前我國的藝術和體育教師短缺現象嚴重。在基礎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缺編數在20%~30%之間,而藝術教師缺編數則高達40%~50%。為解決師資短缺問題,教育部計劃通過增加師資名額、其他學科超編教師培訓轉崗、組織“跑教團”負責多校藝術教育和體育,以及大學生支教等方式解決這一難題。這一改革將在部分省份開展試點工作。為進一步加大社會各界對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2012年,教育部還將修訂義務教育學校音樂、美術教學器材配備目錄;研究制定中等職業學校的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大綱。同時,推進高校師范教育類音樂學、美術學本科專業教學改革試點,并繼續組織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和全國大、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
從2012年2月起至2012年年底,天津市民政局、市綜治辦、市教委等8部門將聯合開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專項行動,力爭到今年年底基本實現城市街面無流浪未成年人的目標。專項行動中,嚴厲打擊拐賣、拐騙和操控流浪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民政部門和公安機關要及時查找流浪未成年等人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幫助其回歸家庭。各區(縣)教育部門要及時安排返鄉適齡流浪未成年人入學接受義務教育,對職業學校接收的家庭經濟困難并符合條件的返鄉未成年人予以資助或減免學費;對不適合入校接受教育的,要支持救助保護機構開展替代教育。各鄉鎮人民政府、居(村)民委員會對生活困難的未成年人要加大救助幫扶力度;對暫時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要通過救助保護機構照料、社會福利機構代養、家庭寄養等多種方式予以妥善照顧。
為緩解農村青少年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與陣地相對不足之間的矛盾,山東省逐步在全省范圍內推廣“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各地市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辦好、用好“鄉村學校少年宮”的途徑,將“鄉村學校少年宮”辦出了特色。淄博市形成了“鄉村學校少年宮”的3種建設模式:在校舍比較充裕的學校,利用空置房屋和場地改造、擴建“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室與教室分離,重點為本校學生服務;利用學校現有教室、場地,對教室進行一些改造,添置必要的活動器材,上課時用于課堂教學,放學后用于開展活動;利用學校附近的農村文體活動中心,依托其設施、場地、師資和活動器材,增加項目、完善配置,為周邊學校和未成年人免費提供服務。現在,山東全省已建成“鄉村學校少年宮”2100多所,開辦各類培訓班、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20多萬期(次),將“鄉村學校少年宮”打造成了學生滿意、家長認可、社會肯定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特色品牌。
從2012年開始,浙江省將全面推行義務教育學校“陽光招生”,治理公辦中小學亂收費頑疾。2011年,浙江省教育廳接到的102件教育收費投訴中,有40%涉及擇校亂收費。前不久,浙江省教育廳、省政府糾風辦、省財政廳、省物價局聯合發出《關于治理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擇校亂收費的通知》。通知指出,將實行“公辦不擇校,擇校到民辦”,今后,包括學生姓名、出生年月、家長姓名、戶籍關系、家庭住址等詳細信息的招生結果,將第一時間上網公布。如有多余學額,一律通過“搖號”方式確定招生名單。浙江省教育廳表示,各地要合理劃定中小學學區,努力把公辦中小學擇校率降到5%以下,或做到大幅下降。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英國王儲基金會公布的“青少年年度指數”調查結果顯示,生活起居和學業成績關系密切,沒有固定作息時間的青少年學習成績通常較差。王儲基金會對2136名年齡在16到25歲的年輕人進行調查,發現其中有1/4的人生活起居不規律。14%的受訪對象表示,他們在成長階段沒有固定的用餐時間,而在學習成績較低的群體中,這一比例為30%。選擇“在成長階段沒有固定上床睡覺時間”的人占受訪者總數的27%,但在學習成績較低的群體當中,這一比例為39%。同時,該基金會還調查了年輕人對家庭、身體健康等生活中不同方面的感受。學習成績較低的受訪者中有33%的人表示自己一直或經常感到被排斥,而這項指標的總體比例為22%。王儲基金會指出,青少年成長期間缺乏規律的作息和家庭的支持,可能使其將來發展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