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五十一中學 劉 凱
天津市第五十一中學自建校至今已走過56年的風雨里程,半個多世紀以來,五十一中學不斷地發展、前進。為了讓這所老校煥發出青春,“五十一中人”踐行著“仁以修德,和而立業”的辦學理念,堅守著“以特立校,唯特發展”的發展定位,挖掘深廣的“仁和精神”內涵,凸顯學校特色,進而促進學校的長遠發展。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在學校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將“修德”作為育人的前提,并逐漸將德育形成一種習慣,一種氛圍,甚或內化為一種文化。
多年來,我校始終關注學生心靈的成長。自1988年起,在天津市率先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至2010年9月成為“天津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實驗學校”,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始終圍繞著“心育養德”這一核心,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我校堅持在兩個畢業年級為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學生自己選擇的心理輔導教師定期與學生溝通,發現問題及時疏導,并填寫記錄,持續跟蹤;德育處悉心準備的形式多樣的心理減壓課,也讓學生找到了宣泄的途徑。此外,我們繼去年在初一年級開設心理健康課之后,今年又在高一和初一兩個年級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隨著經驗的不斷積累,師資力量的進一步充實,我們計劃將這一校本課程推廣到所有年級,讓心理健康工作深入到學生中去。
我們認為,關注師生心靈的成長,開展觸動師生心靈深處的多種活動,才是有效德育。我們以“活動”為載體,把德育寓于日常活動之中。本著“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我們組織了許多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展德育智慧。
2010年12月,我校舉行了以“新風采、新體驗、新發現”為主題的首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2011年3月舉辦了首屆動漫美術作品展。為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每年4月,我們都會組織包括師生捐款和義賣活動在內的“春風行動”,所得的款項用來資助有需要的人。清明節前夕,我們組織全體師生到平津戰役紀念館舉行了“思源感恩,立志踐行”緬懷革命先烈清明祭掃活動,撫今追昔,飲水思源,師生立志回報社會。這些活動經天津電視臺等媒體廣泛報道,引起了較大反響。
我們一直要求教師應當成為善良的使者,摯愛的化身,做品格優秀、業務精良、職業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我校每年組織“我身邊最感人的人和事”主題論壇活動,評出各處組的師德先進個人,并把這些教師的事跡集結成冊,在??峡?。這一活動挖掘出我們身邊的優秀典型,弘揚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通過榜樣的引領,以點帶面,以點促面,形成整個學校弘揚師德、育人愛生的良好風尚。
和,合也。人因和而聚,業因聚而興,其內涵正是“五十一中人”精誠合作、勵精圖強精神之體現。精專、篤學是“五十一中人”的永恒追求,也是五十一中學強校的基石。
我校一直重視科研的引領作用,我們力求“讓課題帶動教學,讓課題提升教學層次”。我校承擔的“十五”教育部重點課題“‘預習指導·教師點撥·探究訓練’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獲天津市第四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十一五”國家級重點課題“獨生子女教師心理健康研究及問題對策”獲全國一等獎。在市級規劃重點課題“研究性學習對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變革的探索與研究”研究過程中,我校教師共做研究課百節以上,并由骨干教師編輯了《課型教法集》、《學案探究集》、《集備實錄集》三本集子,集中體現了全校教師在課堂教學方面的研究成果。
針對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我校教科室堅持有針對性地開展校本培訓活動,將研訓活動制度化。一年中以教學理念的轉變、有效教學的基本理論、常規教學技能的提高以及“預習指導·教師點撥·探究訓練”課堂教學模式等為主題,共進行了20余次校本研訓活動?;顒雍?,教科室都對教師筆記和作業進行批閱,評定等級,并以此為參考對教師的研訓效果進行評價。
我們以組織校級競賽為途徑,讓教師們在賽中學,在賽中思,在賽中共進。2010年10月至12月,我校開展了首屆“仁和杯”教育教學技能評比活動,教師參與率達90%以上。我校的教學競賽活動不僅提高了教師的基本功,還鍛煉了教師的參賽能力和技巧,達到了“培養技能骨干,推優拔尖”的作用,真正促進了教師隊伍專業素質的全面提升。
2009年,我校基于對自身辦學思想的傳承,考慮到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迫切需求,并結合學校教學特色,首創“高中美術動漫設計特色班”,以填補普通高中教育在美術動漫后備人才培養方面的空白,為具有此方面愛好與特長的學生開辟更廣闊的專業發展之路,同時拓寬辦學思路,體現我校“以特立校,唯特發展”的發展定位,彰顯辦學特色。我們認真分析學生特點,在專業課和文化課設置上力求貼近學情,構建具有“五十一中特色”的動漫課程系統,進行創造性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