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忠
【摘 要】本論文從中國的綜合國力,現代中國的體育發展與中國足球的發展現狀做比較,發現了中國足球落后的原因等方方面面因素,總結了足球發展的不足,通過研究足球發展的相關文化,與足球發達國家,先進足球發展模式做比較,展望了未來中國足球通過體教結合發展的可行之路。
【關鍵詞】中國足球;教育;融合;足球文化;隊伍建設;宣傳教育
1 中國足球發展現狀簡述
當前,中國足球的整體競技水平較低,落后的中國足球水平遠遠不能滿足國人的期望和要求是當前中國足球建設發展的基本矛盾。導致中國足球落后的原因有很多,至少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下原因:一是,人才培養制度體系不夠完善。體育行政部門、教育部門和企業不能很好地協調,沒能形成合力,導致各梯隊足球人才培養、足球教練員隊伍建設、足球運動的推廣和普及等工作都進展緩慢。二是,足球職業化水平較低。足球發達國家基本擁有高水平職業聯賽,而我國的聯賽,就是同我們亞洲的K聯賽、J聯賽等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三是,媒體過于“狂轟亂炸”。一味苛責中國足球、放大負面消息,形成了不利于中國足球健康發展的媒體和輿論環境。四是,足球管理層唯“成績”至上,對中國足球的發展缺乏長遠規劃。五是,中國足球文化的積淀不夠,現代足球運動在中國的開展時間較短,還沒能培建起穩定的足球文化環境,特別是在易于遴選足球人才的校園,足球文化土壤相對貧瘠,等等。以上這些原因都導致我國足球人口數量銳減,球市不景氣,民眾對中國足球的自信心和支持率嚴重下降,進而導致中國足球水平的不斷落后。
2 足球文化的概念和分類
“蹴鞠”這一中國古代較為流行的運動項目,被認為是足球運動的雛形,而現代足球的起源地是英國。翻開現代足球強國的歷史扉頁,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國家都有著深厚的足球文化積淀,而且不同的地域和國家其足球文化都與本民族或本地區的特有文化實現了完美的交融。比如歐洲的硬朗和個性、南美的不羈和華麗,非洲的原始和野性,亞洲的團結和勤奮……所謂足球文化是指一切與足球運動相關的物質、制度、行為、精神等的總和。
2.1 足球物質文化
足球物質文化是指與足球相關的一切物質要素的集合。比如融合各地區不同建筑風格的足球場、展現各國制作工藝、設計理念、美學藝術等元素的足球,各大俱樂部、足球學校、乃至球隊的隊服、足球運動裝備等等。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物質足球文化。
2.2 足球制度文化
足球制度文化是指與足球相關的一切制度的總和,包括人才培養制度、足球運動推廣制度、人才選拔制度、賽會制度、足球運動的規則、各級足球管理機構的工作運行制度和規范等等。足球強國的制度文化建設各具特色但都表現為系統化、專業化和科學化。
2.3 足球行為文化
足球行為文化是指一切與足球相關的職業人、業余愛好者在球場上、球場下表現出來的行為的集合。包括各類、各級別的足球相關的訓練、比賽、研討、交流等活動,也包括一切與足球相關人員的言行舉止、文明禮貌等。
2.4 足球精神文化
足球精神文化是指一切與足球相關人員的精神的總和,包括隊徽、隊標等傳遞的觀念理念,包括球場上球員的拼搏精神、球員的意志信念、團隊合作、足球智商、足球意識等,也包括對足球運動的理解、以及足球帶給人們的一切歡樂和啟示,還包括球迷對球隊的支持、忠誠,等等。
3 繁榮發展校園足球文化
國家的未來在少年,足球的希望同樣也在少年,提高國家足球水平絕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不是花大價錢請幾個洋教頭就能解決的問題。中國的足球發展現狀要求我們只有客觀冷靜地分析研判形式,扎實有效地推展足球運動,加強與足球發達地區和國家的足球文化交流,師夷長技,為我所用,大力繁榮發展我國特色足球文化,鼓勵廣大青少年踴躍投入到足球運動中,在大規模的足球人口中遴選人才,在合理的成長制度中孵育人才,在高水平的聯賽中磨礪人才,才能使得我國的足球發展才能進入良性循環。研究者認為,繁榮發展校園足球文化就是改善我國足球現狀的一大突破口。
3.1 加強校園足球硬件環境建設
各級體育主管部門和教育部門要保證各個學校的體育器材中有一定數量的足球,各個學校有一定大小的足球運動場地以及足球場地對學生的開放使用時間,首先確保學生有足球可踢,想踢球有場地踢。
3.2 提高各級校園足球聯賽和區域聯賽水平
足球管理部門、教育管理部門要與地方企業三方進行深度合作,舉辦大、中、小學各級校內外足球聯賽,讓足球比賽成為各個學校學生校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突出聯賽的延續性,在基本不耽誤學生學習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各級校園足球聯賽規模,切實提高聯賽水平。
3.3 加強對足球文化的宣傳教育
盡管中國教育在“考試”、“考分”占主導地位的現實下,不管是校方還是學生家長都把學生的時間擠占得滿滿當當,學生很少有時間去踢球或從事其他運動。但我國青少年體質下降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學生家長應該盡快轉變觀念。同時要大力宣傳足球運動的積極內涵,如團結協作的精神、永不言敗的精神等等,鼓勵青少年學生選擇健康的運動方式,遠離網絡游戲、走出房間接受陽光,在球場上揮灑汗水、增強體質、磨練心性、收獲友誼……所謂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3.4 大力加強校園足球教練員隊伍建設
要培養或進修一批具有較高足球理論水平和足球運動水平的教練員到各個學校任教,教更多的學生踢球,具體操作中要解放思想,多措并舉,比如高水平的足球教練員可以到地區內多個學校輪流任教等,逐步擴大我國的足球人口。
3.5 建立公平、有效的校園足球人才選拔機制
借鑒日、韓的有益經驗,同時繼承發揚國內如北京理工大學足球隊等的成功經驗,形成一套特別有利于促進從各級校園聯賽中選撥足球人才的機制體制,合理解決這些足球人才的升學問題和繼續深造問題,能上能下,充分調動、增強廣大具有足球天賦的學生從事職業足球運動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把從校園選拔足球人才與專業足球學校培養、俱樂部梯隊培養結合起來,共同為國字號足球隊輸送人才。
綜上,我國的足球運動在較長時間里還將繼續處于較低水平,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最重要的任務是在全社會特別是校園里積極推廣足球運動,促進足球文化活動在校園里的廣泛傳播開展,大力擴展中國足球人口,在此基礎上厚積薄發,建立科學合理的人才選拔機制,促進大量優秀足球人才的脫穎而出,補充到國字號隊伍中,全面提高我國整體足球水平。
【參考文獻】
[1]衛平來,校園足球活動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安徽體育科技,2010,31(4):86-88.
[2]王平.從中日文化比較看中日足球發展[J].體育文化導刊,2004,(10):61-63.
[3]David Carter£ Darren Rovell .丁山,等,譯.經營體育:美國體育領袖的商業之道[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4]黃義龍.韓國と日本におけるプロサッカーリーグに経営、組織運営に関する研究[C].日本體育大學大學院修士論文,1996:37.
[5]胡利軍.社會轉型期中國職業體育發展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8.
[6]孫一,中日韓三國青少年足球培養體系比較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8,44(4):60-65.
[7]虞重干,張軍獻.“體教結合”與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J].體育科學,2006,26(6):79-83.
[責任編輯: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