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兆玲
(山東省臨沂市胸科醫院, 山東 臨沂 276034)
肺結核病人往往合并支氣管結核(EBTB),單純用抗結核藥物化療效果欠佳。我院呼吸內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經支氣管鏡檢查確診為EBTB的36例患者,在常規內科化療的基礎上,應用纖支鏡行支氣管沖洗和局部用藥治療,取得良好效果,現將治療效果和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經纖支鏡確診的EBTB合并肺不張患者72例。男性28例,女性44例,年齡16-60歲,平均32.4歲。根據患者的意愿將患者分為兩組,同意內鏡治療者為治療組。治療組36例,其中痰菌陽性17例,肺不張發生于右側肺者25例,左側者11例。血紅細胞沉降率增快者28例。拒絕內鏡治療者為對照組。對照組36例,其中痰菌陽性18例,肺不張發生于右側肺者23例,左側者13例。血紅細胞沉降率增快者24例。2組年齡、性別、病情、病程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按常規化療方案(2HRZS或E/4HR)。治療組采用日本Olympus纖支鏡對有病變的支氣管行藥物灌注及定點注藥。每周一次,同時按常規化療方案化療,2個月為1療程,治療1療程后判定療效。
1.3 療程判定標準:①顯著:肺不張陰影消失,痰抗酸桿菌涂片鏡檢查連續2次陰性,血紅細胞沉降率降至正常,支氣管內膜病變明顯好轉。②有效:肺不張陰影大部分消失,痰菌涂片鏡檢較治療前好轉。③無效:肺不張陰影、痰抗酸桿菌涂片鏡檢、血紅細胞沉降率、支氣管內膜病變較治療前無明顯改變。
兩組的治療效果見表1。

表1 兩組的治療效果
3.1 術前護理:術前1d行術前訪視,應主動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多數病人對纖支鏡檢查有恐懼心理。巡回護士向患者耐心細致地介紹纖維支氣管鏡沖洗灌注藥物的治療方法和治療效果及安全性,術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從而解除緊張和恐懼心理并調動患者積極主動配合,保證手術順利成功。備好儀器和各種搶救藥品,并建立靜脈通路給予生理鹽水緩慢靜脈滴注,以備術中靜脈給藥和搶救,并進行心電監護。存在低氧血癥的患者給予吸氧,氧飽和度應保持在95%以上。術前禁水、禁食4-6h,術前30min肌肉注射魯米那鈉0.1g,阿托品0.5g。術前常規用2%利多卡因噴霧麻醉鼻腔和咽喉部,患者取平臥位。
3.2 術中護理: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血氧飽和度變化。及時安慰患者,使患者全身放松,提醒注意配合[1]。及時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操作過程中應注意動作輕、穩,避免長時間操作導致缺氧或加重缺氧。治療中有4例血氧飽和度下降到90%以下,立即給入氧氣吸入,缺氧癥狀很快緩解。
3.3 術后護理:術后繼續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血氧飽和度。注藥后囑患者盡量不要咳嗽并患側臥位10min,有利于藥物吸收,術后禁食、禁水2h并注意觀察有無聲音嘶啞,喉頭水腫支氣管痙攣,術后發熱,咯血等并發癥,術后少量咯血可以不予處理,囑患者去患側臥位并臥床休息。如咯血量多時應囑患者勿緊張,保持安靜,遵醫囑給予止血劑如垂體后葉素,及時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消除緊張恐懼心理。
支氣管結核患者單純化療難以取得較好療效,尤其是對潰瘍壞死型和肉芽增殖型EBTB合并肺不張的患者[2]。纖支鏡是目前治療EBTB的較好途徑。它可鉗夾清除重要壞死組織并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通暢堵塞的支氣管,及早復張不張的肺組織。同時局部用藥可增加病灶藥物濃度,減少全身用藥不良反應。本研究顯示,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治療組顯著高于對照組。
纖支鏡檢查是一種介入性微創檢查手段,患者往往有一定的恐懼心理,同時還要經纖支鏡注射抗結核藥物又給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壓力和心理負擔。因此術前要向患者講明經纖支鏡給藥的安全性、治療的必要性,盡量消除病人的緊張情緒。同時重視與病人的充分溝通,充分調動病人的主觀能動性,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1] 齊德芹,陳玉香.纖維支氣管鏡介入治療阻塞性空洞肺結核療效觀察及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7,26(12):1274-1276.
[2] 孟凡靜,孫兆玲.纖維支氣管鏡治療支氣管結核合并肺不張療效觀察[J].中國防癆雜志,2007,29(4):368-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