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育華, 張金艷, 龔翠平, 周 江
(1.河北省承德市中心醫院心內科, 河北 承德 067000 2.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腫瘤科, 河北 承德 067000)
經外周靜脈穿刺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因其能夠安全地輸注刺激性的藥物,保護患者的血管,減輕患者痛苦,可由護士操作等特點,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為化療病人以及需要中長期輸液的患者提供了一條無痛性輸液通道,但作為PICC置管后并發癥之一的機械性靜脈炎不容忽視。我科自2005年至2011年間共置管350例,有50例發生機械性靜脈炎,發生率為13.9%,我們為發生靜脈炎的患者采用75%酒精濕敷的方法來治療,取得了滿意療效,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觀察對象為2005年3月至2011年12月350例在腫瘤放化療科行PICC置管的患者中50例發生機械性靜脈炎的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導管選用德國貝朗公司生產的PICC導管,50例靜脈炎患者不同程度表現為置管側上臂距穿刺點3-9 cm沿靜脈走向的條索狀的紅、腫、疼痛、皮溫增高,測量臂圍較基礎臂圍增加2-5cm,發生時間為置管后3d-2個月不等,其中輕度15例,中度30例,重度5例。血管彩超提示血管內膜增厚,無明顯血栓,考慮穿刺或患者帶管過程中PICC導管與血管內膜、靜脈瓣摩擦而引發了機械性靜脈炎。
1.2 機械性靜脈炎的判斷標準:輕度:穿刺點靜脈稍有疼痛,紅或腫不明顯,穿刺點上方皮膚出現緊繃、酸脹等不舒服感覺;中度:穿刺點靜脈疼痛明顯,紅、腫、熱并有觸痛;重度:穿刺點靜脈疼痛劇烈,靜脈有條索狀改變,并可觸及硬結,穿刺點上方皮膚疼痛劇烈,腫脹,皮溫明顯升高,皮膚呈紫紅色。
1.3 治療方法:一旦確診為PICC導致的機械性靜脈炎,即用75%酒精浸泡過的無菌紗布濕敷靜脈炎處的皮膚,覆蓋范圍要超過紅腫熱痛處皮膚3-4cm,干濕度以不滴液為宜,紗布上面覆蓋一層保鮮膜,避免酒精過快蒸發。每日早晚各敷一次,每次以酒精紗布自然蒸發干燥為止,直到局部皮膚血管彈性基本恢復正常,無紅腫熱痛,局部條索狀硬結消失,再改為局部酒精紗布濕敷日1次維持3-5d,治療期間每日觀察局部紅腫疼痛硬結的轉歸情況,測量臂圍并記錄。治療期間囑患者將患側肢體抬高并適度做握拳及松拳動作。
1.4 療效判斷標準[1]:顯效:局部皮膚紅腫,疼痛、硬結基本消失,皮膚組織由硬變軟,局部有輕壓痛;痊愈:局部皮膚紅腫,疼痛、硬結完全消失,水腫吸收,皮膚組織變軟,患者無異常感覺。
50例患者經3-10d 75%酒精紗布濕敷后,靜脈炎的癥狀體征完全消失,治療有效率100%,PICC導管保留率100%,避免了PICC導管的非預期性拔管。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實施不同護理措施后療效觀察
3.1 PICC置管術后出現的靜脈炎通常為機械性靜脈炎,屬于急性無菌性炎癥,是PICC置管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置管早期出現的機械性靜脈炎主要與穿刺過程中穿刺鞘以及導管對血管內膜及靜脈瓣的機械性損傷引發的變態反應等有關[3]。帶管過程中出現的機械性靜脈炎主要是導管對血管壁的摩擦、撞擊作用,造成血管的痙攣和血管內膜的損傷,激惹靜脈壁發生靜脈炎癥反應所致[2],表現為受累靜脈區域的皮膚發紅、皮溫增高、腫脹、疼痛,可觸及條索狀硬結。因此,在操作前認真評估患者的血管情況,選擇合適的導管型號,盡量選擇貴要靜脈進行穿刺,因貴要靜脈管徑最粗,靜脈瓣較少,在置管體位下是導管頂端到位最直、最短的途徑。避免經頭靜脈進行置管,因頭靜脈管徑小,進入腋靜脈處形成的角度較大,有小分枝與頸外靜脈或鎖骨下靜脈相連,在臂部上升段還有狹窄,最易引起置管困難,并且頭靜脈走行表淺,缺乏皮下組織保護、固定,導管與血管內膜直接接觸摩擦而反復刺激血管內膜,所以容易誘發機械性靜脈炎。另外,熟練的穿刺技術及規范的健康指導,妥善的固定也是預防PICC置管術后出現機械性靜脈炎的關鍵。
3.2 酒精具有催眠和消毒防腐的作用,兼有局部麻醉及止痛功效[4]。因此使用75%酒精濕敷可達到局部麻醉及止痛效果;酒精濕敷可擴張局部血管,增強血液循環,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且酒精易揮發,揮發時可帶走機體的熱量,使局部皮膚溫度降低而起到冷敷作用,因而可以減輕肢體腫脹,促進水腫消退,在低溫狀態下血管內皮細胞抗損傷能力增強,并可抑制局部組織細胞活動,使神經末梢敏感性降低而減輕疼痛[5]。由表1可以看出:我們對50例PICC置管引發機械性靜脈炎的患者用75%酒精進行濕敷,經過1-10d的治療均痊愈,療效達到100%,避免了PICC導管的非預期拔除,為腫瘤患者多療程的靜脈化療及終末期腫瘤患者的姑息性治療提供了一條安全的靜脈輸注途徑,避免了反復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該療法操作簡單,取材方便,起效快,療效好,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1] 吳文英,姚芳,沈雪萍,等.護理干預對防治PICC置管術后術肢機械性靜脈炎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6):18-19.
[2] 段培蓓.青敷膏外敷預防PICC機械穿刺性靜脈炎的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5,9(10):45-46.
[3] 王繡榮,蔣朱明,馬恩陵.640例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的回顧[J].中國臨床營養雜志,2002,10(2):133-134.
[4] 南京醫藥學院,主編.藥物化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8.68-70.
[5] 余愛珍.基礎護理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