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京利
信息化是由信息革命所引起的一個社會經濟變革的過程。信息化可定義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信息和知識的生產進行全面的改造,并因而導致人類社會生產體系的組織結構和經濟結構發生全面變革的一個過程。企業管理信息化,是指在企業管理的各個活動環節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信息網絡系統,使企業的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工作流集成和整合,不斷提高企業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進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競爭能力的過程。從信息化的理論和信息系統發展歷程來看,企業信息化大致包括生產過程的信息化和管理過程的信息化。
近一時期,藝術團體轉企改制后,雖然實施了現代化管理制度,但日常辦公以及管理工作主要由人工方式完成,隨著藝術團體成為市場主體后經營業務規模的快速擴大,經營管理就不可避免地出現越來越多的困難。由于基礎管理體制和機制還非常脆弱,這種舊有的管理方式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藝術團體的發展需要,也阻礙了進一步發展。
鑒于此,各省雖紛紛組建了演藝集團,以其實現資源整合,加強管理。那么如何能夠更好地對旗下藝術院團和所屬公司等單位進行管理;各個院團和所屬公司如何從各個方面上報自己的工作以及進行內部管理;面對這些紛繁復雜的工作,具體人員如何有效的進行自身的日程編排和管理;對于內部的管理流程和業務流程如何做到規范化、可監控、可考核等等,這些都是新建的演藝集團目前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因此,建立高效統一的手段和管理工具,解決演藝集團的日常辦公以及管理工作,是各個演藝集團首要解決的問題。
因此,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利用計算機技術,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藝術管理信息平臺系統,用信息化的手段對演藝集團的日常工作進行計算機管理已成為可能。但目前市場上沒有專門針對藝術團體特色的管理信息平臺系統,無法滿足藝術團體管理的特色需求。因此,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對藝術團體業務進行結構化分析和改進,同時利用標準化管理對現有業務進行優化調整,實現藝術團體的創新與發展。已成為每個藝術團體迫在眉睫的任務。
以江蘇省演藝集團為例:面對集團自身發展和未來文化產業發展需要,更多地要從管理進步中要效益。進一步規范各類管理制度和運作流程,與時俱進,動態調整創新業務管理模式,有效提升管理水平。近期該集團建設開發了“江蘇省演藝集團綜合管理智能信息平臺”,充分重視和加強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計算機網絡和信息體系的作用,推進健全制度,規范運作,權責統一,運轉協調,制衡有效,使制度融入企業文化,實現企業自律。“集團管理智能信息平臺”的進一步開發和運用。使之有了一套符合演藝集團特色的并為之量身定做的模型體系,形成了一套統一的、健全的、符合演藝集團管理方式的智能化管理系統。在制度規范化建立的基礎上,通過日常工作數據信息、制度標準,以及業務基礎框架,在信息化的手段下,對制度規范的執行進行監督管理,提供監控和考核功能,保證業務順利、準確高效執行。做到信息共享,有效協作,協同高效辦公。還希望通過規范持續改進,完善流轉程序,提升工作效率??傊?,該系統建設的目的就是一套統一的、健全的、符合演藝集團管理方式的智能化管理系統。它將可以規范演藝集團企業業務管理過程、提高企業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實現無紙化辦公。
建立一套符合演藝集團特色的身份模型體系,以及業務基礎框架。梳理演藝集團的各項工作,并標準化,形成具有演藝集團特色的標準規范管理制度。
在信息化的手段下,對制度規范的執行進行監督管理,提供監控和考核功能,保證業務順利、準確高效執行。在現代化技術統計手段的幫助下,以日常工作數據為依托,建立智能統計分析平臺。直觀的統計分析數據圖表為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
在規范化制度的基礎上,通過日常的工作數據信息,對制度標準規范進行改進,做到持續改進,不斷地加強企業管理,增強企業效率,加強企業的先進性。
建立日常工作管理機制,做到信息共享,有效協作,協同高效辦公。
支持演藝集團對旗下各個院團和所屬公司的管理,以及院團和所屬公司的內部信息管理。增強旗下所屬單位的透明度,并縮減管理成本。
增強對外形象,加強宣傳手段。增加演藝集團的知名度以及影響力。
藝術綜合管理智能信息平臺基于java開發,擁有先進的流程管理引擎與動態數據庫結構。平臺的開發嚴格遵守以下原則:
先進性:采用前瞻性、先進成熟的模型、方法、設備、標準、技術方案,使本系統既能反映當前世界先進水平,滿足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又能符合企業當前的發展步調,保證企業的戰略性發展步伐。
開放性:為保證不同產品的協同運行、數據交換、信息共享,系統必須具有良好的開放性,支持相應的國際標準和協議。
可靠性:建設的系統具有較強的容錯能力和冗余備份能力,整體可靠性高,保證不會因局部故障而引起整個系統癱瘓。
安全性:規劃考慮到系統必須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保證系統安全和數據安全,防止對系統各種形式的非法入侵。
實用性:規劃系統相關必須提供友好的中文界面的規范的行業用語,并具有易管理、易維護等特點,便于業務人員進行業務處理,便于管理人員維護管理,便于領導層可及時了解各類統計分析信息。
可擴充性:規劃不僅要滿足現有的業務需要,而且還應滿足未來的業務發展,必須在應用、結構、容量、通信能力、處理能力等方面具有較強的擴充性及進行產品升級換代的可能性。
先進的JBPM工作流引擎技術:JBPM,全稱為Java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業務流程管理),它是覆蓋了業務流程管理、工作流、服務協作等領域的一個開源的、靈活的、易擴展的可執行流程語言框架。而目前開發的藝術綜合管理職能信息平臺就是以JBPM工作流引擎為基礎二次開發具有中國特色的業務流程。
以江蘇省演藝集團為例(圖為其中的數據頁面)

信息化建設對藝術團體工作管理模式創新的理念是:依據先進的管理思想,打破藝術團體水平、垂直、內外部甚至是全球化的管理邊界,建立財務、業務一體化的協同管理平臺,實現更清晰的業務流洞察、更全面的互聯互通、更敏捷的應變能力,建立集團化管控型的管理信息化系統。
1)通過藝術團體管理信息化建設達到優化效果,實現對現有管理模式的創新。
2)解決藝術團體做出決策時的非理性與經驗性,達到決策的理性化有數據模型支撐的決策的科學化。
3)解決藝術團體管理執行力效率不高,達到高效、高質量的執行效果。
4)解決藝術團體到各院團、子公司、業務部門的逐級監控管理問題和跨區域發展帶來的溝通協調問題,達到信息溝通無障礙。
5)解決演出業務流程優化及監控的問題,實現業務流程設計合理高效,業務監控清晰全面。
6)有效解決工作績效考核、資金合理配置、藝術生產流暢的問題,實現集團化整體向上的工作氛圍。
因此,抓住機遇大幅提升藝術管理自主創新能力,激發科技創造活力,真正實現創新驅動發展,迫切需要進一步深化文化與科技融合,加快國家文化創新體系建設。
在進一步實現藝術管理科技創新中,一是堅持創新驅動、服務發展。把科技服務于文化發展放在首位,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揮科技支撐引領作用,加快實現文化創新、科技創新雙驅動發展。二是堅持文化企業主體協同創新。突出文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強化產學研用緊密結合,促進科技與文化資源共享,科技創新主體協同文化創新合作,提升國家文化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三是堅持改革開放、合作共贏。充分利用國際國內科技資源,提高文化融入科技發展的科學化水平和國際化程度。四是政府支持,營造良好環境,激發創新活力。建立科技有效支撐發展的機制,圍繞戰略性新興文化創新產業需求部署創新鏈,加強技術創新,推動技術改造,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突破藝術團體管理手段的瓶頸。
《jBPM4工作流應用開發指南》第20章 “中國特色工作流的jBPM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