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軍 林玲 (四川外語學院圖書館 重慶 400031)
外語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為國家培養國際化、綜合性、高素質、復合型外語人才的重任。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交流的進一步深入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外語院校的師生文獻信息資源需求的增加,外語院校圖書館需要在完善原有特色館藏的基礎上,加大數字資源的建設力度,以支撐學校各語種、各學科領域的教學和研究,提升外語院校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社會價值。因此,為了解我國外語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整體建設水平和程度,找出數字資源建設中存在的不足,探尋外語院校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方向與策略,筆者于2011年4月通過網站調查和電話咨詢等方式,對北京外國語大學圖書館[1]、上海外國語大學圖書館[2]、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圖書館[3]、西安外國語大學圖書館[4]、天津外國語大學圖書館[5]、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圖書館[6]、大連外語學院圖書館[7]、四川外語學院圖書館[8]的數據庫數量、類型、數據資源的整合方式和網站導航等方面進行了較為系統、全面的調查,并對調查所得的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以期為外語院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建設提供全面、可行的改進方案。
本研究對于8所外語院校圖書館的數據庫數量的統計(見表1)以各館現有的中外文數據庫和自建數據庫為準,試用數據庫不在統計范圍之內。
從表1可以看出,8所外語院校圖書館共擁有數據庫460個,其中中文數據庫201個,外文數據庫215個,自建數據庫44個。這些數據庫從類型上看,有綜合性數據庫,也有專業性數據庫;從收錄對象上看,有電子圖書、電子期刊、電子報紙、會議論文、學位論文、模擬試題庫和學習庫等。天津外國語大學圖書館擁有的數據庫最多,其次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圖書館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圖書館。這些數字資源極大地提高了圖書館的信息服務能力,使廣大師生能夠及時了解和跟蹤國內外科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和前沿動態,對提高外語院校圖書館的文獻保障率及實現其教學科研輔助功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表1 8所外語院校圖書館的數據庫數量 (單位:個)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和高校規模的擴大,外語院校除具有傳統的語言文學專業外,還新增了新聞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專業,基本上形成了以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為主,文、經、管、法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專業格局。為適應學校的學科發展需要,外語院校圖書館均加大了對相關學科資源的補充。8所外語院校圖書館引進中文數據庫的數量統計(見表2)顯示,CNKI中國知網系列數據庫、超星數字圖書館的覆蓋率為100%,庫客數字音樂圖書館、萬方數字資源系統、書生之家的覆蓋率都在75%以上。10個被調查數據庫中除庫客數字音樂圖書館外,其他數據庫均為綜合性數據庫。這些綜合性數據庫的資源比較齊全,涵蓋的學術研究成果數量眾多,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學術性、權威性和可靠性,恰恰彌補了外語院校圖書館館藏資源的不足,迎合了廣大師生的信息需求。

表2 中文數據引進情況統計表
8所外語院校圖書館引進外文數據庫的數量統計 (見表3)顯示,有7所外語院校圖書館引進了SAGE回溯期刊數據庫、Gale 參考資料數據庫,覆蓋率為87%;有6所外語院校圖書館引進了EBSCOhost平臺系列數據庫、JSTOR西文過刊全文數據庫、 ProQuest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Emerald系列數據庫、East View 俄羅斯大全俄語數據庫,覆蓋率為75%。這些數據庫多為綜合性數據庫,涉及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等語種,由于其數據資源容量較大及具有新穎性、價值性等特點,受到更多讀者的關注和利用,極大地緩解了外語院校圖書館紙質外文文獻資源長期短缺、無從獲取或獲取遲緩等問題。

表3 外文數據庫引進情況統計表
8所外語院校圖書館共有特色數據庫44個(見下頁表4),這些數據庫的內容以本校學生的學位論文和本校教師的著作為主,但也各有側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外語院校的學科優勢和特色館藏,如北京外國語大學圖書館的外語教學與研究文獻數據庫以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圖書館的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研究數據庫、梁宗岱著述與研究專題全文數據庫、臺風氣旋專題特色庫等。
在數字資源引進過程中,各館由于受到體制、利益等傳統觀念的影響,一般都從本館實際需要出發引進所需的數據庫。由表2、表3可知,8所外語院校圖書館均引進了一些大型的學術數據庫,如中文數據庫引進集中于CNKI中國知網系列數據庫、超星數字圖書館、庫客數字音樂圖書館等,外文數據庫引進集中于ProQuest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Gale 參考資料數據庫、EBSCOhost平臺系列數據庫、JSTOR西文過刊全文數據庫、SAGE回溯期刊數據庫。然而從整體上看,無論是中文數據庫還是外文數據庫都存在資源重復建設、浪費的現象,導致各館的特色館藏資源不突出,資源優勢不明顯。
由表4可知,8所外語院校圖書館均不同程度地自建了特色數據庫,而且個別館的特色數據庫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圖書館建有13個特色數據庫,大連外國語學院圖書館建有10個特色數據庫。但是外語院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在整體上還處于初級階段,選題仍基本停留在本校碩博士學位論文數據庫、優秀本科生學位論文數據庫及本校教師成果數據庫等方面,在建庫標準、元數據引入、檢索途徑及數據庫的發布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部分自建數據庫存在內容覆蓋面窄、數據庫規模小、質量不高、更新速度慢等現象。而且有的圖書館對已建好的特色數據庫實行IP限制,僅供本校師生使用,沒有充分發揮自建特色數據庫的作用。

表4 8所外語院校圖書館自建數據庫一覽表
8所外語院校圖書館都不同程度地購買和自建了多種數字資源,盡管許多數字資源的使用效果非常好,但是目前這些數字資源都是由不同商家提供的異構數據庫,讀者在查詢時需要重新登錄并且重復輸入關鍵詞等檢索字段,這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檢索效率較低。雖然各館在數字資源整合方面都進行了不斷的探索與嘗試,但是跨庫統一檢索平臺的建設仍十分薄弱。目前只有北京外國語大學圖書館實現了電子期刊、電子圖書、學位論文和多媒體數字資源的整合,能夠提供此類服務。而其他館則由于受到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制約,只能進行簡單的鏈接或者按照數據庫名稱、出版商名稱將其全部羅列在圖書館主頁上,資源整合的程度不一、水平不高。
網絡是巨大的信息資源庫,積極開發有價值的網絡信息資源是獲取數字資源的重要途徑。目前各外語院校圖書館在開發網絡免費資源方面均做了大量的工作,獲得了用戶的好評。例如,北京外國語大學圖書館提供的資源鏈接服務為讀者免費獲取網絡資源提供了便利;上海外國語大學圖書館搜集了16種語言類英文期刊,并為讀者提供網絡鏈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圖書館對一些網絡免費數據庫進行介紹和鏈接,為讀者了解和使用這些資源提供了方便;大連外國語學院圖書館搜集并整理網絡虛擬資源30余項;天津外國語大學圖書館搜集了400多個網絡資源站點,為重點學科開設學術網站導航。然而,其他各館的網絡導航大都只限于提供校內站點或國內其他高校圖書館的鏈接,內容與形式都比較雷同,輻射范圍比較狹窄,沒有主動進行網絡信息資源開發,組織的資源規模較小,甚至一些圖書館提供的網絡資源鏈接是死鏈接,根本沒有起到資源導航的作用。
國內各外語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一致、學科專業設置接近,共同的學科背景與學科文化使各外語院校之間能夠較好地溝通,并在引進數據庫方面達成一致意向,因此全國外語院校圖書館聯合共建數字資源是大勢所趨。2009年5月14日,由全國16所外語類院校圖書館組成的全國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成立。其主要任務是通過加強橫向溝通,促進聯盟成員在交流管理經驗、提高服務水平、協調數字化資源建設、開發特色資源庫、深化參考咨詢服務、統一技術標準、共享書目數據等方面開展廣泛的合作,共同為全國外語院校讀者打造一個高質量的資源平臺和服務平臺。為實現外語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共建共享,全國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應以“整體規劃,分工協作,聯合建設,共享資源”為原則,采取“集團采購”的方式引進常用的數據庫,從而節省各館資源采購經費,補充和延伸各館館藏,爭取最大的集團采購優惠條件。對于一些學科針對性強、使用次數相對有限但又有學術保留價值的數據庫,各聯盟成員館可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與使用狀況在聯盟的協調下分別承擔不同的購買任務,并且在與數據庫商協調一致的情況下,向其他聯盟成員館開放數據庫的檢索端口,以便其他外語院校師生查詢,從而實現外語院校圖書館的資源共建、共知、共享。
目前數字資源種類繁多、價格昂貴,外語院校圖書館在引進數字資源時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因此各館應根據本館實際情況與服務對象的需求,結合本校學科專業范圍,制定相應的引進與建設原則,建立科學的數字資源采購評估體系,對擬購買的數據庫進行綜合評估,并組織相關專家進行詳細的綜合論證。評估的內容應包括數字資源的可獲取性、存取能力、服務質量、獲取成本及讀者滿意度等方面。此外,外語院校圖書館應爭取盡可能長的數據庫試用期限,通過試用充分聽取廣大師生的意見和建議,購買既符合本校專業特點又沒有出現嚴重技術問題的數據庫,及時停訂已經購買但對本校教學和科研影響小、利用率不高的數據庫,以合理使用有限的經費。
特色數據庫是圖書館特色資源的集中反映,是圖書館吸引讀者、提高社會影響力的核心資源。由于特色數據庫建設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由單個圖書館完成難以保證其規模與質量,因此各外語院校圖書館應聯合起來,由全國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統一協調、規劃、管理特色數據庫的建設。聯合建設特色數據庫不僅有利于外語院校師生無障礙地獲取外語類資源,而且能夠加強外語院校之間的信息交流,展示外語院校的教學與科研實力,從整體上提升我國外語院校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因此,外語院校圖書館要對各種相關知識資源進行收集、整理、開發、獲取,實現數字資源的優化配置;同時,建立統一的標準,實現特色數字資源的標準化開發。一方面,統一數字資源建設標準有利于從內容上規范特色數字資源建設,避免特色資源的重復建設導致的浪費;另一方面,建立特色資源的數字化標準有利于提高數字資源的共享性、通用性,實現特色資源共享。
數字資源整合是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核心,其整合程度直接關系到數字資源能否被高效地吸收與利用。為此,外語院校圖書館首先應深層次整合與揭示數字資源,建立中外文電子圖書、電子期刊導航系統,提供與電子圖書、電子期刊相關的元數據和關鍵詞檢索功能,實現基于知識體系的整合;其次,要加強異構環境下的跨庫檢索系統建設,讓讀者可以通過一個檢索入口檢索到所有的館藏數字資源,從而克服不同網絡數據庫因檢索界面、檢索途徑、文件閱讀格式等不同而給讀者帶來的檢索不便,為其提供一站式的資源整合服務,進而為其節省時間和精力;再次,要組織人員從互聯網上精心挑選高品質的免費資源,選擇適合本館讀者的網上信息,從權威性、全面性、針對性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并整合免費資源和開放資源,在不存在版權問題的情況下將這些數字資源建成自建數據庫或提供鏈接以供讀者使用。
為提高數字資源的利用率,外語院校圖書館在加強數字資源建設的同時,要對學校師生廣泛開展數字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掃除使用各種數字資源的障礙。讀者培訓的方式要靈活,可以包括:①定期培訓,即由圖書館員就各種數字資源和網絡資源的獲取方法和技巧進行定期培訓;②邀請數據商上門培訓,這可以有效提高圖書館員的培訓水平,也可使全校師生得到系統、有針對性的培訓;③學科館員到各院系開展培訓,培訓重點是結合專業方向開展數字資源的使用培訓和現場演示,指導師生有效地查找和利用與論文寫作、教學科研相關的信息資源,培養其良好的信息素養和科研能力。培訓要注重實效,各館在培訓之前一定要做好宣傳工作,只有宣傳到位,才能確保培訓效果。此外,各館還應在圖書館主頁上建立“數據庫使用指南”欄目,為讀者提供網絡學習平臺,全面、系統地介紹本館數據庫的收錄范圍、特點、檢索方法與技巧,讓數字資源發揮出最大效益,真正為外語院校的教學和科研服務。
[1]北京外國語大學圖書館[EB/OL].[2011-12-01].http://202.204.132.205/database_list.asp?id=69.
[2]上海外國語大學圖書館[EB/OL].[2011-12-01]. http://202.121.96.144/sw_libs/html_tpl/sjklb.html?tree_view_id=25.
[3]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圖書館[EB/OL].[2011-12-01]. http://lib.gdufs.edu.cn/eresource.php.
[4]西安外國語大學圖書館[EB/OL].[2011-12-01]. http://218.195.27.230/.
[5]天津外國語大學圖書館[EB/OL].[2011-12-01]. http://www.lib.tjfsu.edu.cn/.
[6]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圖書館[EB/OL].[2011-12-01]. http://218.249.164.250/default.aspx.
[7]大連外語學院圖書館[EB/OL].[2011-12-01]. http://lib.dlufl.edu.cn/.
[8]四川外語學院圖書館[EB/OL].[2011-12-01]. http://lib.sisu.edu.cn/.
[9]王明惠, 張衛國, 劉正懷,等.我國外語院校特色資源共建共知共享體系構建[J].新世紀圖書館,2009(2):18-20.
[10]雷順利, 劉曉霞, 馬凌云.師范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調查分析[J].圖書情報知識,2009(4):56-61.
[11]孫秀麗.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與利用的調查分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8(6):49-50.
[12]李衛東.我國財經類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調查分析[J].圖書館建設,2008(5):38-39.
[13]王 明,張 力.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建設的思考[J].圖書館建設,2010(10):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