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高

摘要:水墨山水畫源遠流長,上可追溯至唐朝,成熟于宋,興盛于元、明、清,而至今仍在傳承與發展,可見水墨山水畫的勃勃生機。而對高中生進行水墨山水畫教學就是為了更好地傳承與弘揚中國經典文化。
關鍵詞:高中美術;水墨山水畫
水墨山水畫的繪畫學習在高中美術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水墨山水畫又以其自身的清麗雋永、清新脫俗倍受學生、教師的喜愛,那么,老師在教學中究竟應該怎樣教學,才能保存山水畫的韻味,而不讓其變成僵硬的理論灌輸呢?筆者就這個問題進行簡要的探析,希望有拋磚引玉之效。
1欣賞山水畫之美
水墨山水畫的繪畫純用墨水、不設顏色,以山石為主,平淡素雅,以意境見長,而正是這種平淡使山水畫絢爛一世。而教師在教學生繪山水畫之前就可以憑借多媒體等教學設施向學生展示山水畫的雋美,讓學生在悠揚的旋律中一睹國畫的絢爛與靜美。如下圖:
從這個典雅的水墨山水畫中就可見我國山水畫以“水墨至上,山水為大”,意境悠遠,清澈澄明,有“洗盡鉛華塵埃定,吹盡黃沙始見金”(南山樂山先生曾在其《南山畫繢隨筆》)之妙趣。而老師就可以讓學生靜心賞析山水畫的含蓄與悠遠,讓學生以享受的心態來感受山水畫的美感,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堅實基礎。
2領悟山水畫之精
石濤在題畫中寫道:筆如削鉄墨如冰,冷透須眉看小乘,若貴眼前些子熱,依然非法不足憑。其意指在說,水墨山水畫用筆講究骨法,要干凈利落;用墨講究氣韻,要冰清玉潔;用氣講究暢達,要心無掛礙。如此作畫便自可遠俗。如滿紙昏黑之氣,實乃惡俗之象,非水墨之韻。石濤一語可謂道出了水墨山水畫的精髓,而學生學習的就是畫中散發出來的大家氣度。
高中水墨山水畫教學意在引導學生在領悟基礎上能對水墨山水畫的繪畫技巧有一定掌握,并最終能繪出一幅有模有樣的山水畫。而為了讓高中生具備這樣的藝術修養,教師就應該精講、細講水墨山水畫的繪畫技巧,讓學生有所感悟。而比較完整的水墨畫表現技法包括筆法和墨法。其筆法以勾斫、皴擦、點染為主,旨在表現結構和質感;其墨法主要指調墨的濃淡干濕。以潑破積烘為主,使其呈現出“水暈墨章”、“如兼五彩”的效果。下面筆者就山水畫的繪畫的筆法運用展開闡述。
2.1筆法的教學
水墨山水畫的起步便是用筆勾勒出心中景致的輪廓,然后再對其進行細致地處理。繪制水墨山水畫需要筆法剛勁,筆技純熟,筆氣嫻靜。筆法掌握不同,所繪之畫固然不同,而高中生在學習繪畫時就不能只停留于表面,而要對繪畫的要領有深入地了解。而水墨山水畫筆法如下:
1)勾斫。勾斫主要是指用線的兩種方式。勾為細、長線,斫為短、粗線。而在對水墨山水畫進行勾斫時多用中鋒筆來表現景物的輪廓和結構。如樹木、山石皆用線來勾。用線勾勒山石,可使其輪廓分明。而在勾勒之時也要注意用線技巧,即粗細相間、輕重相隨、深淺相依,由近而遠,愈見輕淡。這樣可以增強圖像的立體感,使欣賞者眼前的大山有壓頂之勢,呈現出較好的勾斫效果。而老師在教學生進行勾斫時要注意學生的用筆,提醒學生要用中鋒進行勾斫。如學生對中鋒概念陌生,老師可以通過實物展示,給學生講解與毛筆有關的知識,為水墨畫的繪制做好準備。除此之外,教師對學生的用筆方式也要加以重視,而這又可以借助口訣來讓學生了解如何用筆,如:快筆生飛白,慢筆現墨韻。行筆用臂不用指,執筆要高不要低。當然,老師可以邊說邊做示范,以加深學生的理解。而經過老師這樣的精講,學生對用筆勾斫定能有較好地掌握。
2)點。點法主要是用墨對景物進行點綴,使景物更顯風致。而在水墨山水畫中,墨點多用來涂點樹葉或是石頭上的苔點,以豐富景致,增強山水畫的韻味和生動性。一幅光禿禿的石畫上如果用墨點出幾許雜木或是花草,定可使該畫生氣頓生??梢?,簡單的幾點在山水畫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該教學生掌握簡單的點筆,為繪畫增添生氣。
3)皴擦。皴擦分為皴和擦,其中皴是指用渴筆(筆枯墨少)和側鋒來描繪點、線,使其變化多端、組合緊密,以表現出山石、樹木的質地和結構。而加皴要以山石的紋理為線索,用筆輕起重落同時留有空白。而擦是用筆對山石的下部或凹處進行擦拭,以凸顯出山石的起伏和光感。在對山石進行皴擦時,除了掌握筆法外,還需注意墨法的運用。老師應該傳授學生一些調墨的知識,告訴學生墨有濃淡干濕之分,而皴擦山石正是用淡墨對畫進行擦拭,這個細節十分重要。所以,為了使學生在繪制山石時,達到起伏有致,層次分明,點線雜合,變化多樣的效果,教師就應該多向學生展示相關圖畫并詳加講解,使學生聽懂、學透,并能運用于實踐之中。
4)染。染即用淡墨對繪畫初稿進行染色,以增強繪畫的厚重感。染種類很多,高中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幾種簡單的渲染、烘染、涂染、勾染即可。我國水墨山水畫中的遠山和江水分別是用淡墨涂染和勾染而成,這樣一來,兩者相交輝映,融為一體,創造出悠遠空靈的意境,以給人以“寧靜致遠”之感。而教師在教學生如何運用染筆時,就可以通過展示不同的染品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同時要求學生在講解之后能運用一些簡單的染筆來美化自己的作品,這樣才能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所以,教師在教學生繪制水墨山水畫時就可以展圖與說理相結合,將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形象化、美學化,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山水畫知識,培養學生對山水畫的喜愛之情。
2.2技法的運用
經過教師的實物展示、精心講解,學生對水墨山水畫的繪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這時,教師就應該乘熱打鐵,讓學生即興畫一幅水墨山水畫,以考察學生對山水畫技法的掌握程度,并及時指出學生不足,讓其加以改進。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老師應該重視學生的親自操作,并給與現場指導,指出學生的不足,讓學生加以改正,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
3弘揚山水畫之文化
水墨山水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得以流傳至今,源于其文化底蘊渾厚,古意深深,典雅脫俗,所以值得我們傾心以對。而高中生正處于黃金時期,接受能力強。而學校又為學生提供了學習水墨畫的機會,所以,高中生應該趁年少多加學習,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提升自身的審美韻味。同中國水墨山水畫加以傳承,為弘揚中國古典文化盡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方懷富.中國畫基礎畫法叢書:水墨山水畫法[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