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琴
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在心理調節下進行的,學習聲樂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心理活動的過程。在聲樂學習中,不少具備條件的學生因過于內向的個性,心理素質較差而暴露出自卑、羞怯、缺乏斗志,以致厭學而放棄自己的奮斗目標;也有一些盡管自身嗓音條件一般,而心理素質較強的學生,經過數年的努力,卻能取得很好的成績。因此,比起聲樂技能的訓練,更重要的是學生心理及個性的科學引導。筆者認為在聲樂教學的訓練中心理素質的培養這個環節是必要、必須的。
1什么是良好的心理素質
心理學認為:所謂心理素質,是個體整體素質的基礎,它是個體在遺傳素質的基礎上,通過自身努力和外界環境與教育的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和心理發展水平的總和。心理素質包括的內容很多,如思維能力、想象力、情感、氣質、意念等因素都屬于心理范疇。心理素質既能給人帶來心理障礙對人的行為效能造成不利影響,也能改善和提高人的行為效能。
心理素質的好壞關系到聲樂表演的成敗。舉個簡單的例子:有的人平時在臺下能夠演唱的很好,可是一上臺情況就大變,常常會出現臉色發白、手冰涼、腿發抖、口干舌燥,演唱中出現氣息上浮、節奏不穩、忘記歌詞、走音里調等現象,以致影響演唱效果,真實水平得不到發揮。這種狀況的出現,大多是由于緊張、膽怯等心理因素給聲樂演唱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見,良好的心理素質對聲樂演唱藝術是多么的重要。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表演者進行表演的必要條件,也是使表演得以充分發揮的前提。那么,什么是良好的心理素質呢?心理素質包括的內容很多,但就其在社會實踐中的效果而言,我們把那些積極向上的,能夠促進社會活動向成功的優秀的聲樂表演,就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作為保障。
2良好的心理素質在聲樂教學中的作用
很多聲樂藝術家都非常重視歌唱過程中的心理素質能力,在他們談及歌唱藝術時,都會從不同的角度來論述這方面的問題。如意大利歌唱家卡羅索在《怎樣唱歌》一書中,談到緊張心理對歌唱者的困擾時說:“歌唱者的艱苦命運,廣大觀眾很少知道,歌唱者有時由于極度神經質而痛苦到何種程度,以及他們在出場前如何處于舞臺激動的影響?!背晒Φ母璩囆g家都會在他們舞臺實踐中有意識地進行心理素質的訓練,只有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使他們的藝術常青。
2.1提高學生的聲樂學習自信心
無論你從事哪個領域工作,都不能缺乏自信。只有自信才能讓成功離我們更近。當然,在聲樂學習和表演中,更需要一種自內而外散發出的自信。正因為如此,聲樂課堂教學才采取一對一的模式,這不僅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談心”,同樣對控制一些不良情況的出現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筆者發現只要對學生加以鼓勵,多稱贊他們,表揚他們,消除他們心中的顧慮,課堂就會非常輕松活躍,學生也能在相對愉悅的氛圍中找到一些突破,不再緊張與不安,能完整地完成一部作品。在教師的微笑中,學生也感受到了歌唱的喜悅。
2.2增強聲樂藝術的表現力
個人的心理障礙是在諸多表演藝術中最為突出的。對聲樂學生進行有目的的心理訓練可有效地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使他們在課堂上,甚至于以后的表演中時能處于最佳的心理狀態,發揮出最優的藝術水平。只有在不受到心里約束的環境下,才能完全沉浸在藝術氛圍中,更好地去解讀藝術魅力。同樣更好地解讀了藝術的魅力后,心理素質的能力也會隨著對藝術理解的加深而漸漸增強。
3如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聲樂表演臨場前的緊張是一種普遍的現象,甚至有些歌唱家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嚴重者會出現氣息上浮,跑調,忘詞的現象,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究其根本原因:
第一,缺乏自信心。由于文化傳統和歷史的原因,過去大家錯誤地認為展現自己是一種不虛心的表現,只知道謙虛是一種美德,不知道自信更是一種美德。大多數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自信心。
第二,單純的技術觀點,有些同學酷愛聲樂,非常認真尋求歌唱的方法,對理論也能說出幾點,但只要一唱,他便精神緊張地想到所有“方法”,結果是什么也沒用上。原因是他的歌唱心理已經極度緊張,故而氣不通順,渾身僵硬,聲音難聽。
第三,個人的得失感太重。這類學生演唱時雜念很多,怕丟面子,他們在考試或上舞臺時心理緊張。完全顧不上表達歌曲的感情;另外,在技術、心理都不到位時就想唱大歌,結果給自己的心理造成了過重的負擔。
針對這些原因,許多表演藝術家和聲樂教育家們結合自身的表演經驗,提出了一些克服緊張和怯場的有效方法,筆者把它歸納為以下幾點:
第一,要有正確積極的表演態度。切忌心存僥幸心理和虛榮心,對自己的表演作更高的期望,如:成名成家,一炮走紅等等,那樣就會對自己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以至于適得其反。只有真正地熱愛音樂,為了表現音樂而演唱,才能從根本上端正表演態度。
第二,加強舞臺實踐。頻繁的演出會使表演者更快地適應不同的表演環境。演出得越多,得益越多。這是避免臨場緊張和怯場的一個重要途徑。
第三,表演者必須熟悉自己的身體部位和表演動作在緊張時會出現什么情況。這樣即使出現緊張地情緒,也會隨機應變,不至于在舞臺上出丑。
第四,反復地練習所演唱的曲目,以加強表演的自信心。中國有句話叫“藝高人膽大”,意思是在藝術上只有具有充分地實力,才能在表演時無所懼怕。
將這四點努力做到,臨場的緊張和怯場相信是可以克服的,至少可以將影響降至最低。此外音樂表演不是純技術性操作活動,它的使命在于傳達音樂中豐富精神內涵,一個真正地音樂家表演藝術家不僅要具有完善高超的技巧,還要有深刻的思想、豐富的人生體驗和廣博的文化藝術修養。音樂是以感性形式出現的,但在形式內部卻凝聚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如果一個音樂表演者對藝術和生活沒有深刻了解,就不可能真正領會創造者在其創造中所要表達的內容。因此,聲樂學習者必須注重積累社會經驗,提高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這樣才能更加完整地、完美地演繹好一部聲樂作品。
綜上所述,聲樂表演的過程就是心理因素產生心理效能的過程,培養和訓練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希望通過筆者的論述,能夠給聲樂學習者帶來一定的啟發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