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穎
重慶市石柱縣中醫院,重慶 409100
急性根尖周炎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口腔疾病,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大多患者是由于牙髓炎發展而來的,其病程較長,病變部位隱蔽,采用傳統的根管治療其患者就診次數較多,治療療程較長[1],因此,該研究主要觀察氫氧化鈣甘油糊劑對急性根尖周炎行一次根管充填治療效果,并與傳統的根管治療進行比較。
對該院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74例急性根尖周炎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37例)和觀察組(37例),所有患者均經過臨床診斷為急性根尖周炎,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如下:觀察組:共有37例患者,男22例,女15例,年齡14~58歲之間,平均年齡37.7歲,患牙有37顆,其中乳牙有11顆,恒牙26顆;對照組:共有37例患者,男23例,女14例,年齡在12~61歲之間,平均年齡38.5歲,患牙有37顆,其中乳牙有13顆,恒牙24顆。
患者健康狀況良好;根管通暢,沒有受阻;患牙易于拔髓;根尖疾病損傷不超過根長的1/4;炎癥病變范圍沒有超過根尖區。
1.3.1 對照組 對照組37例患者進行常規的一次根管充填治療,對患牙進行常規去齲,開髓,拔髓,將根管內的腐蝕物質清除,確定根管長度,進行根管制備;用雙氧水(3%)、生理鹽水等對根管進行清洗2遍,清洗完后將根管擦干并將其中的滲液吸干;將FC液放入根管中,3 min后將多余的FC液吸干;將加有碘仿的根充劑放入根管,隨后用牙膠尖進行填充,并將多余部分去除;對于感染的患者給予抗生素進行治療,1周后觀察患者的近期療效。
1.3.2 觀察組 觀察組37例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氫氧化鈣甘油糊劑,對患牙進行常規去齲,開髓,拔髓,將根管內的腐蝕物質清除,確定根管長度,進行根管制備;用雙氧水(3%)、生理鹽水等對根管進行清洗2遍,清洗完后將根管擦干并將其中的滲液吸干,對根管進行常規消毒,隨后用氫氧化鈣調成糊劑進行根管的常規填充。
1.4.1 近期療效評價標準 優:患者治療后3 d內癥狀消失,扣痛陰性,根尖區牙槽沒有紅腫,沒有瘺管形成;良:填充后炎癥逐漸減輕,膿腫消失,5 d后恢復;進步:上述癥狀消失,患者在7 d恢復;失敗:患者炎癥沒有消退,遺留有瘺管[2]。
1.4.2 遠期療效評價標準 優: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X線顯示根尖陰影消失;良:患者臨床癥狀消失,X線顯示根尖周陰影區有骨小梁出現,牙周間隙仍然存在;進步:患者的咀嚼良好,X線與術前沒有改善;失敗: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改善,根尖牙槽仍留有瘺管,X線顯示根尖陰影擴大[2]。
該研究中主要分別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后近期效果與遠期效果進行比較,采用χ2檢驗,統計軟件應用SPSS13.0進行統計學分析。
觀察組37例患者中,優有10例患者,良有15例患者,進步有12例患者,失敗有2例患者,其優良率為94.59%。對照組37例患者中,優有9例患者,良有12例患者,進步有10例患者,失敗有6例患者,其優良率為83.78%,觀察組患者的近期治療優良率好于對照組患者,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37例患者中,優有9例患者,良有14例患者,進步有11例患者,失敗有3例患者,其優良率為91.89%。對照組37例患者中,優有8例患者,良有11例患者,進步有10例患者,失敗有8例患者,其優良率為78.73%,觀察組患者的遠期治療優良率好于對照組患者,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遠期療效比較
急性根尖周炎是較為常見的口腔疾病,其發病常常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臨床上主要是采用一次填充的根管治療,能夠一次性成功的進行填充,從而減少了患者的治療次數[3]。臨床上多采用常規的化學藥物對根管進行沖洗消毒,隨后采用氧化鋅丁香糊劑對根管進行填充,此外,還有甲硝唑等進行填充,該研究主要采用氫氧化鈣糊劑進行填充治療。
氫氧化鈣填充對于根管內細菌的殺滅作用較強,能夠有效地對抗厭氧菌的作用,尤其是對于一些引起嚴重癥狀的細菌殺滅作用更強,同時氫氧化鈣能夠降低內毒素的含量,促進腫瘤壞死因子α的釋放,從而使得患者的臨床癥狀得以減輕,降低對根尖周組織的破壞[4]。在該研究中,使用甘油與氫氧化鈣進行調和,主要是因為氫氧化鈣甘油糊劑填充后根管沒有空隙,此外,甘油還具有自身的優點[5]:具有吸濕性能夠保持糊劑的濕度,同時使得糊劑更具有流動性,使操作更為便利。
本研究中,對于74例急性根尖周炎患者采用氫氧化鈣甘油糊劑進行一次根管充填治療,其結果表明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近期療效優良率分別為94.59%和83.78%,遠期療效優良率為91.89%和78.73%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使用氫氧化鈣甘油糊劑在急性根尖周炎行一次根管充填治療患者中應用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其治療優良率較高,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1]鄭麟蕃,張震康.實用口腔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860.
[2]鄧惠,趙雪.碘伏和氫氧化鈣對感染根管內厭氧菌的藥敏研究[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02,10(3):151.
[3]肖成琦.氫氧化鈣根尖誘導術在年輕恒牙及外傷牙中的應用[J].右床口腔醫學雜志,2002,15(3):195-196.
[4]騰英,葛德珊.氫氧化鈣應用于根管封藥的臨床研究[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02,18(2):106-107.
[5]Rvera EM,WiliiamsK.Plaeement of caleium hydroxide in simulated root canals:comparison of glycerin versus water[J].JEndod,2004,22(8):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