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資訊

北京日報10月18日消息 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至8月末,中國持有美國國債1.1536萬億美元,較7月增持43億美元,目前仍是美國最大債權國。第二大債權國日本持有1.1215萬億美元,再創新高。過去12個月來,日本增持了2145億美元美國國債,中國減持1249億美元。業內人士預計,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日本最快下個月就可能超過中國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債權國。對于增持或減持美債的行為,業內人士表示,從全球來看,美國國債仍然被看成是世界最安全的投資品之一,中國不會也不可能放棄美國國債。
國際在線10月18日消息 10月28日,奧巴馬以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為由,簽發行政命令禁止中國工程機械制造商三一集團關聯公司羅爾斯在美國俄勒岡州一軍事基地附近興建4座風力發電廠,并要求羅爾斯公司在兩星期之內從上述場地撤走全部財產和裝置,并且在90天之內從這個風力發電項目中撤出全部投資。這個項目之前也曾遭遇“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的禁令。為此,羅爾斯公司9月12號把“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告上法庭。10月1號又向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方分區法院遞交訴狀,把奧巴馬追加為被告,并向法院遞交要求加快審理此案的動議。
統計局網站10月18日消息 前三季度,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我國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呈現出經濟運行企穩、結構調整加快、民生繼續改善的積極變化。初步測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35348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7%。其中,一季度增長8.1%,二季度增長7.6%,三季度增長7.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3088億元,同比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165429億元,增長8.1%;第三產業增加值154963億元,增長7.9%。從環比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2%。
證券時報10月18日消息 今年6月,穆迪將西班牙主權債務評級由A3降至僅比垃圾級高一級的Baa3,成為三大評級機構中首家使西班牙面臨降入垃圾級評級風險的機構。隨后,穆迪對西班牙評級進行審核,最終決定繼續維持對該國的Baa3主權債務評級。穆迪在16日的聲明中說,做出這一決定主要是因為考慮到近幾個月歐盟為緩解市場憂慮以及西班牙為削減本國債務所做出的努力。不過,穆迪仍將西班牙主權債務評級展望定為負面。穆迪警告,如果歐元區和歐洲央行所承諾的幫助不能兌現,或者西班牙未能按計劃實施必要的財政改革,穆迪將采取降級行動,且降級幅度可能不止一級。
新京報10月17日消息 當地時間周一,墨西哥就中國紡織品和服裝補貼政策向世貿組織提起爭端解決機制下的磋商請求。這是墨西哥第四次向WTO起訴中國。墨西哥方面指控中國通過減免部分所得稅、增值稅及地方稅甚至向直接企業支付現金補貼等方式來補貼紡織品和服裝企業,還在貸款、土地使用和電力價格方面提供優惠。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統計中心發布的報告稱,今年上半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產品依然是全球貿易保護的主要目標,歐美等國不斷出臺新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嚴重影響到中國紡織服裝產品的出口。
點評:無論是貿易壁壘還是侵占領土,都愈演愈烈。獅子面對群狼。
經濟參考報10月17日消息 10月16日,西氣東輸三線工程和蒙西華中鐵路煤運通道的同時開工標志著“鐵老大”等壟斷領域向民資開放邁出實質性一步。這兩個項目投資總計近3000億元,民資有望“分羹”466.9億元。其中蒙西至華中鐵路煤運通道投資預估算1700億元,鐵道部出資為20%,地方政府及其他企業出資比例近80%,其中民間資本出資比例占15.7%。而西氣東輸三線工程引入全國社保和代表民間資本的產業基金。這兩個大項目的開工意味著我國壟斷領域向民資開放“破冰”,但是切實建立起投資者利益保護的長效機制也值得關注。
點評:民資進入國家壟斷行業一直難上加難,‘新36條’雖頒布很長一段時間但收效甚微。此次“破冰”希望能有實質性的進展。
新京報10月16日消息 今年上半年,19家上市高速公路平均毛利率為61.76%,目前只有上半年平均毛利率達72.17%的白酒業能與高速公路“媲美”。這些大部分由地方政府實際控制的公司,旗下最核心的資產即是國內多條優質高速公路和橋梁的收費經營權。其中滬寧高速的核心資產江蘇段,自1997年至2010年間共收取通行費273億元,遠超出70億元的投資。從2010年至2032年收費經營權到期,它可再為上市公司貢獻近千億元的通行費收入。這些上市公司中已有近10家涉足了房地產行業。
點評:物流成本過高,是通脹的重要原因之一。毒瘤的形成往往牽扯到太多人的利益,但他們所榨取的卻是普通百姓的血汗和國家經濟的血脈。
統計局網站10月15日消息 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9%。其中,城市上漲2.0%,農村上漲1.7%;食品價格上漲2.5%,非食品價格上漲1.7%;消費品價格上漲1.8%,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3%。1—9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2.8%。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環比上漲0.3%。其中,城市上漲0.3%,農村上漲0.4%;食品價格上漲0.2%,非食品價格上漲0.4%;消費品價格上漲0.4%,服務項目價格上漲0.3%。
新京報10月12日消息 29日北京8塊宅地同日出讓,土地合計出讓金達86.04億元后,9月北京土地出讓金合計257.4億元,超過今年前8月土地出讓金的總和,創下北京單月出讓金第二高。今年前9月北京土地出讓金已達508.5億。其中,中石油29日在昌平沙河地塊中以12.8億元配建限價房6.35萬平方米的條件競地成功,商品房部分樓面價折合約7900元/平方米,溢價率42.2%。
點評:不是不允許非房地產國有企業進入房地產行業嗎?中石油不是一直在喊虧損嗎?如何如此財大氣粗地擊敗房地產企業呢?
經濟參考表10月12日消息 國土部10月11日通報近期房地產用地供應情況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達4.43萬公頃,環比二季度增加35 .7 %,相當于上半年總量的74.2%。其中,住房用地供應3.06萬公頃,相當于上半年總量的75%。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房地產和住房用地供應量同比分別減少12.5%和19.1%。至第三季度末,土地供應總量趨近歷年同期水平。土地價格上,第三季度全國105個主要監測城市的住宅地價同比增長1.03%。
點評:調控眼看著調不動了,剛性需求就蠢蠢欲動了。中央與地方政府和開發商的博弈,勝負還難預料。
中新網10月13日消息 總投資55億元人民幣的16個高端研發、轉化項目,13日在天津集中簽約,落戶中國天津未來科技城。天津未來科技城定位于“建設國際一流科研平臺、集聚國際一流科技人才、產出和轉化國際一流科技成果”,由規劃面積30.5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和40平方公里的拓展區組成,重點發展以研發創新為引擎的新興業務,建設前沿科技新興領域的總部基地。此次簽約落戶的16個項目涉及新能源、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節能環保、裝備制造等多個戰略新興產業領域,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300億元人民幣。截至目前,天津未來科技城落戶項目已達60余個。
中國海關總署10月13日公布貿易數據 中國9月出口增長近10%,進口轉跌為升。當月中國出口數據超出市場預期的主要原因是季節性因素,以及中國“穩外貿”政策逐漸顯現效果。9月通常為歐美采購旺季,西方市場開始為圣誕節假日準備訂單,從而拉動了中國整體出口需求季節性回暖。中國9月出口同比增長9.9%,單月出口額達1863.5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進口1586.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4%,同比增速轉跌為升。其中9月對原油、鐵礦石以及大豆的進口量與上月相比均有較大幅度的上升,表明中國需求開始顯示出一定的改善跡象。
財政部9月17日公布數據 2012年1至8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成本費用總額增幅連續7個月高于營業總收入增幅,實現利潤仍處于下降區間。前8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3790.9億元,同比下降12.8%。其中,中央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9542.3億元,同比下降9.4%;地方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4248.6億元,同比下降19.6%。1至8月實現利潤同比增幅較大的行業為煙草、電力、汽車、電子等行業。而實現利潤同比降幅較大的行業為化工、有色、交通、建材、石化等行業。
新京報9月16日消息 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9月15日聯合發布了首部《社會管理藍皮書——中國社會管理創新報告》。指出,我國貧富差距正在進一步擴大,逼近社會容忍線。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基尼系數為0.275,而2010年已達到0.438,并且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國際上城鄉居民收入比最高在2倍左右,而當前我國達到3.3倍。我國行業之間職工工資最高與最低相差15倍左右;上市國企高管與一線職工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國企高管與社會平均工資相差128倍。收入最高的10%人群與收入最低的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從1988年的7.3倍上升為2007年的23倍。
點評:有治嗎?能治嗎?想治嗎?
中新網9月15日消息 9月15日,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四川中小企業信用與擔保協會等三家機構聯合發布《四川民間借貸報告》,這是四川首次由學術機構、行業組織、從業機構聯合調研并發布的民間借貸報告。報告顯示,四川微小企業的資金有近1/3的企業求助于民間借貸,2/3以上企業資金不能滿足需求,資金缺口在20萬至200萬元間。目前四川中小企業融資缺口在2000億元人民幣以上,面臨著嚴峻的融資“困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間資本特別充裕,大量的民間資金正在尋找出路。陽光、規范化的民間借貸在整個民間借貸中只占了20%,大量的民間借貸依然是在地下操作。
中央電視臺一套《晚間新聞》9月8日消息 今年9月1日,作為公立醫院改革醫藥分開的試點之一,北京朝陽醫院正式取消藥品加成以及診療費、掛號費,設立醫事服務費。通過醫藥分開和加強醫生合理用藥管理,呈現出藥占比、次均費用、次均藥費“三下降”的趨勢,患者個人負擔有所減輕。9月份試點數據與上半年月均值相比,醫保患者藥占比從70.43%下降到57.67%;門診次均費用從393.9元下降到354.3元;醫保患者次均藥費從277.4元下降到204.4元;醫保患者次均自付費用從185.1元下降到106.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