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瓊君
(海南產權交易所,海口570206)
堅持“四個融入”抓黨建促進產權市場科學發展
■ 陳瓊君
(海南產權交易所,海口570206)
海南產權交易所成立于2004年底,是經省政府批準設立的國有獨資的綜合性產權交易服務機構,是集各類產權和要素資源為一體的全省統一、規范、專業、開放的產權交易平臺。開放的產權交易有形市場,是構建海南新型資本、助力國際旅游島綠色崛起的投融資平臺。2005年初建立黨支部,隸屬省國資委黨委。現有員工26名,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占90%,中級以上職稱占50%,平均年齡35歲以下;黨員13名,占員工總數的50%,遞交入黨申請書的優秀員工8名,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占員工總數的80%以上。
近年來,在省國資委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海南產交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凝心聚力,堅持把黨建工作與產權交易工作相融合,以加強黨組織先進性建設、促進產權市場健康發展為目標,聯系企業實際,開展“創先爭優”主題實踐活動,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員工素質不斷提升,服務效能不斷提高,產權市場平臺形象不斷增強,企業經營管理工作邁上新臺階,實現了企業經營和黨建工作的雙豐收、平臺發展和隊伍成長的雙目標,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全省文明單位”,被省紀委確定為“全省廉政文化進企業示范點”,被省國資委黨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創先爭優先進單位”、“管理與改革創新獎”等榮譽稱號。
海南產交所以“融入企業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為目標,將黨建工作融入到產權交易“規范服務、創新發展”中心工作之中,積極參與經營管理決策,構建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長效機制。通過制度建設、基礎管理、業務拓展、項目宣傳推介策劃、業務流程再造等環節和路徑,發揮黨組織作用,為企業發展提供服務保障。一是完善領導班子議事規則,規范工作流程,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指示決定到貫徹落實。二是根據新形勢、新階段黨建工作特點,創新黨建工作思路,健全黨建工作保障機制。三是根據產權市場轉型升級和業務創新發展趨勢,完善內控制度,優化組織結構和交易流程再造,強化激勵約束,防范經營風險,進一步提升產權市場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四是為適應國家產業轉換升級的新形勢新要求,滿足國企土地項目招商引進戰略投資者做強做大的需要,加強市場宣傳和項目推介策劃,提升項目競價率和增值率。五是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大力拓展和創新業務,力爭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涉訟資產、金融資產、股權、林權、旅游文化產權等業務版塊進場處置。六是積極參與全省公共資源市場建設,為公共資源交易提供市場化服務,確保黨建融入中心工作目標責任制落到實處,為實現海南產交所“強主業、增效益、促發展”目標和產權市場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截至2012年9月,海南產交所累計完成產權交易業務847宗,成交金額63.68億元,增值率50.69%,穩居全國同行前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產權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和投融資功效得到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海南產權交易所領導為優秀員工頒獎
文化是心靈的憩園、精神的紐帶和智慧的源泉,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孵化器。產交所始終把抓好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領導班子和黨員隊伍作風建設,培育和打造熱情規范、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進一步團結和帶動員工、凝聚企業精神、增強企業內部活力、推進業務創新發展,作為開展黨建工作的著力點。一是堅持以企業文化為載體,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注重營造激情管理的和諧文化氛圍。做到人格上尊重人,讓員工有親切感;工作上激勵人,讓員工有成就感;生活上關心人,讓員工有歸宿感;文化上吸引人,讓員工有認同感。二是以創先爭優為契機,開展“三比三爭三優”(比學習、比工作、比貢獻;工作爭先、服務爭先、業績爭先;作風優、素質優、業績優),以及“黨員示范崗”、“青年文明崗”活動。倡導黨員在推進企業發展、加強管理、提升服務、開拓市場等方面發揮模范作用,形成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風尚,促進各項工作水平的提升。三是著眼產權市場環境變化和未來發展,結合加強黨組織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把創先爭優作為理念融入思想、作為動力融入工作、作為追求融入人生,強化基礎創先進,對標一流爭優秀。積極應對宏觀經濟調控、貨幣資金趨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因素影響,提升了產交所的形象和內在價值。四是結合實際開展整治“庸懶散貪”專項活動,轉變工作作風,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工作氛圍,促進產權市場健康持續發展。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產交所要做強做大,實現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團隊是關鍵。為此,海南產交所把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和提高員工素質相結合,完善黨支部學習制度和員工培訓教育計劃,開展“讀產權理論文章、談心得體會”活動,促進良好讀書風氣的形成;鼓勵員工在職接受繼續教育,不斷提高整體素質;外派學習考察要有考察報告和學習體會;加強學習成果交流,實現學習培訓成果共享;堅持崗位培訓制度,促進學習成果的轉化和運用;堅持每周五下午安排政治和業務學習,促進學習常態化;建立閱覽室,增購書籍雜志,為方便學習提供平臺;訂購《黨課》、《創先爭優資料選編》、《省六次黨代會學習輔導讀本》、《辯證看、務實辦》等輔導材料發放班子成員和黨員學習。同時產交所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讓優秀員工脫穎而出。注重在優秀員工中發展黨員,組織部門經理及以下員工競聘上崗,實現了人力資源與崗位需求的優化配置,為員工職業發展提供公平競爭的平臺。“七一”前夕,從“創先爭優”優秀員工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名,發展黨員1名,預備黨員轉正2名。1名優秀員工被提拔為部門副經理。
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是挖掘員工潛能、激發員工熱情、鼓勵員工在產權交易服務工作中創先進、爭優秀的有效載體,是促進產權市場轉型升級、業務創新及規范發展的動力之源。產交所以“筑堡壘、樹形象、促發展”為主題,開展“我為產權市場科學發展建言獻策”、“每位黨員都是一面旗”等載體活動,結合產權交易服務工作實際,做到創先爭優“五結合”:把“創先爭優”活動同“四強”“四優”緊密結合、同黨建工作緊密結合、同經營管理工作緊密結合、同提升產權市場競爭力緊密結合、同產權市場創新發展緊密結合。通過交易項目的精耕細作,注重打造品牌形象,策劃多個增值幅度高、社會影響大的經典案例,提升平臺的社會美譽度和影響力,有力地促進產權市場規范創新發展。如海口市行政性資產白龍南路61號辦公樓項目,成交價5034萬元,增值3110萬元,增值率高達162%,市場的宣傳發動能力和增值效益水平獲得海口市委、市政府的認可。和風·江岸商鋪項目,創新交易服務模式,吸引了近10萬的網站點擊率,真正實現了房屋定價權交給消費者、交給市場,促進資產保值增值。該項目鋪面資產的平均增值率為8.04%,其中個別資產增值幅度高達141.68%,資產價值獲得市場的充分檢驗。海膠集團6%股份轉讓,競價融資5.4億元,增值2.8億元,增值率107%,同時引進7家戰略投資者。這一案例入選中國證券報評出的“2009年度中國產權市場十大經典項目”,體現了產權交易平臺“三公”及產權市場發現價格、發現投資者的顯著功效,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作者為海南產權交易所書記、副總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