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枚
(湖南城市學院商學院,湖南益陽413000)
長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東部,該城市群中的長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彼此相距不足40公里。長株潭城市群為目前湖南省經濟發展與城市化的核心地區,長株潭三市分別是湖南省第1、第3和第4大城市,三市土地總面積占湖南省面積的13.3%,戶籍總人口占湖南省總人口的19.6%。2011年,長株潭三市的生產總值為8270億元,占湖南省的40%多,其中長沙市為6500億元,株洲市為1550億元,湘潭市為112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分別位居湖南省的第1、2、3位。
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經濟區別于舊經濟的標志之一,就是信息資源及知識的共享。在“知識共享”理念風靡全球的今天,一種新的理念——人才共享閃亮登場。人才共享通常是指不同區域通過相應的制度建設、機制構建等實現人才在區域間的共同享用,強調政府機構在人才共享當中發揮的作用。人才共享是對人才的企業所有制、地區所有制、國家所有制的一種挑戰,客觀上要求從更廣的角度、更大的范圍和更高的效率來配置人力資源。實現長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資源共享,對于長株潭城市群的社會經濟發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
1.可更好地為長株潭城市群建設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促進長株潭城市群的加快發展
人才資源是推動發展的第一資源,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需要人才一體化作支撐,而這種支撐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區域人才的整體優勢。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過程中,只有緊密合作,才能帶動各城市的人才優勢增大、能級提升,從而提供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同步的人才保障。構筑一體化的科技人才資源共享體系,整合區域科技人才資源,可以提高長株潭城市群人才資源的整體實力,促進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和科技進步,進而促進整個城市群的可持續發展。
2.可更好地適應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內在要求,增強區域經濟的綜合競爭力
區域經濟的一體化發展必然會帶動支撐其發展的各種資源的聚集。作為重要生產要素的人才資源在促進區域發展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必然會伴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而發展。構建區域科技人才資源共享體系,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科技人才合作機制,可使長株潭城市群內各城市的人才流動渠道更順暢,使長株潭城市群的人才資源配置和共享達到較優程度,從而有效增強長株潭城市群人才的整體實力,進而有利于長株潭城市群區域綜合競爭力的提升。
3.有利于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益
當前,人才資源已經成為區域發展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人才競爭已經成為決定區域總體實力和整體影響力的主要競爭,搞好人才區域合作已經成為激發區域活力、支撐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保證。實現長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資源共享,對于打破科技人才壁壘、消除科技人才資源分散、解決科技人才結構不合理問題、構建區域人才一體化格局,均具有重大意義。它可以有效應對日益激烈的國內外人才競爭,發揮城市群的整體優勢,形成城市群人才的整體競爭優勢,提高人才資源的使用效益。
根據長株潭城市群的實際情況,參考長三角都市圈、武漢城市圈人才共享的成功經驗,長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共享體系應包含五個部分:人才共享政策體系、人才共享市場體系、人才共享信息體系、人才共享服務體系和人才共享平臺體系(見圖1)。

圖1 長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共享體系
在圖1中,政策體系解決的是科技人才共享的機制問題;市場體系解決的是科技人才共享的媒介問題;信息體系解決的是科技人才共享的聯系、交流問題;服務體系解決的是城市群科技人才共享有效運行的保障問題;平臺體系是科技人才共享實現的具體方式。
1.長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共享的政策體系
人才政策是社會公共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人才的社會地位、權益保障、培養使用等各個方面。對此,應充分發揮政策的引導、推動作用,加快群內人才政策的梳理與對接,建立起統一的科技人才共享的政策框架。長株潭科技人才共享政策框架要在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湖南省現行政策的前提下,大力推進政策創新和制度創新,形成較為完善的具有區域特色、有利于人才共享的區域性人才政策體系。首先,應成立長株潭城市群人才政策聯合研究小組,逐步統一、銜接區域科技人才流動政策、吸引政策、培訓政策和社會保障政策,防止和杜絕不正當競爭和無序競爭。其次,應抓好現有科技人才政策的落實。在政策執行方面,要重視對政策可執行程度的評估,建立高效的人才政策制定決策機制、執行機制、信息反饋機制和督查機制,要確保人才政策落實到位。第三,要及時清除不合理的政策。對此,要適應迅速變化的社會環境,對已有的人才政策措施進行分析和研究,保留有利于激發人才活力和人才共享的政策,淘汰不合時宜、負面作用較大的政策,革除束縛人才創造活力和不利于人才共享的政策性壁壘。
2.長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共享的市場體系
人才是社會的,優秀的科技人才首先應該是公共資源。必須打破陳舊的“單位人”理念與體制,最大限度地拓展優秀科技人才的活動空間,全面提升人才的價值。一方面,應構建統一的科技人才市場,搭建起暢通、快捷的區域人才交流互動平臺。目前,長株潭城市群還沒有形成一個規范的科技人才市場,科技人才的流動只能依靠長株潭各地的普通人才市場。因此,應盡快構建一個統一的、規范有序的科技人才市場。另一方面,應大力發展“獵頭產業”,完善高級科技人才資源市場化配置機制。獵頭是一種新型而頗具市場前景的人才流動模式,在發達國家,70%的高級人才流動都是由獵頭公司協助完成的,90%以上的大企業利用獵頭獵取人才。中國“獵頭產業”近年來的發展亦較快,目前,在全國通過政府相關部門注冊成立并正式經營獵頭業務的獵頭公司已超過950家,若再加上從事獵頭業務的人才市場、管理咨詢公司,總數則有3000家左右,但這些獵頭公司的80%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因此,長株潭城市群要借鑒發達地區高級人才市場化配置的經驗,大力培育專業性科技人才市場,并且應鼓勵本區域內獵頭公司的規模化發展,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獵取優質的科技人才,借助“外腦”促進長株潭城市群經濟與社會的發展。
3.長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共享的信息體系
實現長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共享需要更為便捷的交流與溝通的信息體系。從現實條件看,以互聯網為手段,建立網上信息發布、交流、溝通平臺,最容易實現,也最方便快捷。因此,在互聯網建設方面,一是要加快網絡硬件建設,加大網絡基礎設施的硬件建設力度,在長株潭城市群內建立起功能完善的人才信息網站,并以各市人才信息網站為終端平臺,全面實現長株潭城市群內各城市的相互鏈接,建立起覆蓋長株潭城市群內各城市的人才公共服務網絡。二是要規范網絡運行機制,在網絡建設、管理、維護方面,要盡可能采用同一技術結構、模塊,降低網絡互聯的難度和成本。同時,要完善網上信息發布制度,建立大家共同遵守的網絡信息發布機制,以實現網上信息的對接和共享。網絡互聯不僅可以提高信息發布、對接、共享的效率,更是一種推進人才交流合作的先進手段。要進一步擴大網上交流合作的方式和渠道,全方位推進長株潭城市群內的網上人才交流合作,讓各類人才的求職、代理、培訓等在網上實現,以降低人才共享的成本。三是整合信息資源,建立科學的供求信息采集制度,搭建開放共享的公共信息平臺。為此,要集成各類人才信息服務項目,突破人才信息區域、行業、部門所有的障礙,整合各種信息資源,建立覆蓋全社會的人才信息網絡;要委托有關部門盡快研制一套既方便實用、又便于實際操作的人才信息采集軟件,運用現代化的手段對信息進行及時采集。在城市群內統一科技人才信息標準,建立統一的科技人才資源信息庫,及時發布人才資源狀況、人才需求目錄、人才開發政策、人才市場供需信息及各行業、各職位薪酬水平信息。
4.長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共享的服務體系
科技人才共享的服務體系包括人才交流、培訓和評價等內容。構建城市間共通的科技人才公共服務體系,一是要推進科技人才的交流合作,長株潭城市群內各城市每年均應共同組織若干次綜合性人才交流會,同時緊貼支柱產業、特色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舉辦“小而專”、“專而特”的人才招聘會,提高城市圈內人才資源流動與共享效率,降低長株潭城市群內科技人才資源流動與共享的成本。二是要推進科技人才的培訓合作。應以緊缺型人才、急用型人才培養為重點,在全面摸清長株潭城市群內各地科技人才培訓資源分布狀況的基礎上,按照培訓資源和人才需求對口的原則,充分發揮長株潭城市群內高等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建立一批各具特色的人才培養基地,形成相互開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人才培養體系,實現長株潭城市群緊缺型人才有針對性的培養、輸送和配置。三是推進科技人才評價合作。要整合長株潭城市群內的專家、評委、題庫等各類人才評價資源;要打破行政區域隸屬關系,重新按照專業、業績進行系統分類,共同建立城市群科技人才評價資源信息庫,大力推進人事考試題庫共享、職稱異地評審和專家、評委互派等活動。
5.長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資源共享的平臺體系
高科技人才的特性決定了不可能使用傳統的方式對其進行管理,因此,在長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共享中,要不斷創新共享方式、方法,為實現有效共享提供具有實踐價值的平臺。當前,人才共享的形式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委托共享、借用共享、購買共享、項目式共享和候鳥式共享等。上述共享模式主要解決了運行過程中的共享問題,除此之外,還可以搭建更加靈活的科技人才資源共享平臺。一是應以優勢企業為依托,建立聯企、聯項共享平臺,通過項目引聯、聯合開發等形式實現人才共享,如長株潭三地可以項目合作為主要載體,合力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還可以鼓勵長株潭三地的科技人才實行異地技術入股、異地組建創新團隊等形式實現人才共享。二是應建立長株潭城市群“家鄉科技人才庫”,讓在外地工作的優秀科技人才能夠定期或不定期地回家鄉指導工作。三是通過長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協作體、科技論壇、科技網絡等開展廣泛的活動,以達到人才資源共享。四是重視“引智”,實現長株潭城市群對科技研究成果的共同引進、共同利用,這是實現更大范圍的科技人才資源共享的重要途徑。
通過構建長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共享體系和創新機制,將分布在不同單位的科技人才加以整合,形成團隊合力,使長株潭城市群有限的科技人才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可達到充分發揮科技人才作用、促進長株潭城市群經濟與社會加速發展的目的。同時,通過科技人才共享,還可以更好地調動科技人才的積極性,可以使科技人才的作用具有倍增的效應。因此,實現科技人才共享,不僅僅是長株潭城市群的追求,國內各地區均應打破科技人才的企業所有制和地區所有制,從更廣的視野、更大的范圍來配置科技人力資源,以獲取更高的科技人力資源利用效率,從而促進各地區和國家的發展速度和發展水準。
[1]高兆剛.基于組織間合作的科技人才共享模式選擇研究[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0(5):19.
[2]陳全明,程賢文.區域人才合作、自主創新與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J].長江論壇,2008(3):22.
[3]杜興艷,王小增,黃培鋒.基于海峽西岸經濟區視角下的榕、鷺、泉三地高端人才共享機制研究[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