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方素
(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中醫院,江蘇徐州221700)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礎上合并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以及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合并糖尿病,臨床過程復雜,對母兒危害較大,近幾年來發病率有上升趨勢,但通過早期篩查,發現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正規治療,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對母嬰的危害,本文對近5年來通過早期篩查發現的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婦進行正規治療的70例和未經正規治療的50例進行對照分析,探討如何降低妊娠合并糖尿病對母兒危害的方法。
1.1 一般材料: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糖尿病人120例,其中妊娠期糖尿病102例,糖尿病合并妊娠18例,平均年齡30歲,正規治療70例,未正規治療的50例。
1.2 診斷標準: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診斷依據[1]。
1.2.1 妊娠期糖尿病(GDM):GDM的診斷符合下列標準之一,即可診斷GDM,①2次或2次以上空腹血糖(FBG)≥5.8mmol/L(105mg/dL);②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4項值中2項達到或超過上述標準;③50g葡萄糖負荷試驗(50 gGCT)1 h血糖≥11.1 mmol/L(200 mg/dL),以及空腹血糖(FPG)≥5.8 mmol/L(105 mg/dL)。
1.2.2 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前從未進行過血糖檢查,孕期有以下表現者亦應高度懷疑為孕前糖尿病,待產后進行血糖檢查進一步確診,①孕期出現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不升或下降,甚至并發酮癥酸中毒,伴血糖明顯升高,隨機血糖≥11.1 mmol/L(200 mg/dL)者。②妊娠20周之前,FPG≥7.0 mmol/L(126 mg/dL)。
1.3 治療方法
1.3.1 飲食控制:每日熱量控制在150 kJ/kg,血糖控制標準為空腹3.3 ~5.6 mmol/L,餐前 30 min 3.3 ~5.8 mmol/L,餐后2 h 4.4 ~6.7 mmol/L,夜間 4.4 ~6.7 mmol/L。補充維生素、鈣及鐵劑,適當限制鈉鹽攝入,保證體重正常增加,預防酮癥酸中毒。
1.3.2 飲食不能控制者,給予胰島素治療,根據血糖范圍調整用量,保證三餐前血糖值 5.6 mmol/L,三餐后1 h 7.8 mmol/L,2 h 6.7 mmol/L,預防低血糖及酮癥酸中毒。
1.3.3 嚴格監測胎兒宮內情況。
1.3.4 適時終止妊娠。35周入院待產,定期無刺激胎心監護(NST),終止妊娠前3 h停用胰島素,以防胎兒低血糖,如陰道分娩,應在12 h內結束分娩,產程過長,容易造成酸中毒,分娩前,地塞米松10~20 mgivqd×2000,促進胎兒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產生,減少RDS發生,血糖控制在近正常水平可按4 g糖+1個單位胰島素進行補液,剖宮產宜選用硬膜外麻醉,不宜加用腎上腺素,由于胎盤娩出后,抗胰島素激素迅速下降,故產后24 h內胰島素用量應減少至原來用量的1/2,第二日為原來用量的2/3,產后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治療。
1.3.5 新生兒對癥處理。娩出的新生兒抵抗力弱均按早產兒處理,來自母體的血糖中斷及新生兒本身胰島細胞增生,極易發生低血糖,故娩出30 min開始定時滴服25%葡萄糖液,多數6 h內血糖恢復正常,如情況差可靜脈滴注葡萄糖40~60 mL。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1.0統計軟件統計分析,并進行χ2檢驗。
并發癥及分娩方式比較見表1。①分娩方式:正規治療的剖宮產率為41.4%,陰道分娩率為58.6%,未正規治療剖宮產率為76.0%,陰道分娩率為24.0%,經χ2檢驗兩組剖宮產率及陰道分娩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②并發癥:子癇前期、羊水過多或過少、巨大兒、早產發生率均低于未正規治療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表1 兩組并發癥及分娩方式比較 例,%
3.1 妊娠期糖尿病近年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目前我國的發病率在1%~5%,主要原因為:①妊娠期葡萄糖利用增加,空腹血糖低于非孕期。②妊娠期母親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③孕期胎盤生乳素、催乳素、糖皮質激素及孕激素等拮抗胰島素激素[2]。④妊娠期腎糖閾降低。⑤妊娠可使隱性糖尿病顯性。⑥妊娠期糖篩的重視。GDM孕婦胰島素分泌增加,胰島素通過干擾脂質代謝損傷血管,使內皮細胞層通透性增加,抗血栓能力下降,影響血管舒縮因子之間的平衡,從而誘發各種妊娠期并發癥,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羊水過多、胎膜早破、早產等。臨床研究顯示,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可能性較非糖尿病婦女高2~4倍。羊水過多發生率較非糖尿病孕婦多l0倍。巨大兒發生率25% ~42%,胎兒生長受限發生率為21%,早產發生率10% ~25%[3]。胎兒長期處于高血糖環境中,促進蛋白、脂肪合成和抑制脂解,導致軀干過度發育,產生巨大兒,易發生肩難產、產后出血、剖宮產率增加等;血糖的增高可導致胎兒自然流產、早產、死胎,胎兒畸形率為正常孕婦的7~10倍。高胰島素血癥延遲肺泡Ⅱ型細胞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減少,易發生胎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甚至新生兒死亡。以及遠期效應如兒童期軀體生長異常、肥胖癥、糖類代謝異常、潛在糖尿病等。
3.2 為了降低糖尿病對母嬰的危害,盡量做到:①嚴格篩查,詢問病史,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存在不明原因死胎、死產、巨大兒、畸形兒、新生兒死亡的分娩史者,有三多一少癥狀者,或反復陰道念珠菌感染者,孕婦體重>90kg,血糖血壓增高者為重點篩查對象。②早期診斷,加強孕期監護,糖尿病原發患者、有嚴重血管病變、腎功能減退、眼底有增生性視網膜炎者不宜妊娠,若已妊娠,早期行人工流產,癥狀較輕者,采用正規治療,定期監測胎兒宮內情況、胎盤情況,適時終止妊娠,新生兒對癥處理。本文31例規范化管理患者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妊娠合并糖尿病協作組.妊娠合并糖尿病臨味診斷與治療推薦指南(草案)[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25(6):475-477.
[2] 江碧艷.血糖控制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9,8(7):85-86.
[3] 姚蘭,張建梅,李萍.妊娠合并糖尿病對母嬰的影響研究[J].當代醫藥,2011,17(2):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