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會萍
(嘉峪關市第二人民醫院,甘肅 嘉峪關 735100)
護士現存壓力及應對措施探討
呂會萍
(嘉峪關市第二人民醫院,甘肅 嘉峪關 735100)
護士;壓力;應對措施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長,醫療技術、護理知識的不斷更新,要求護士不僅要有嫻熟的專業技術、準確的判斷能力,還要有與之相應的心理素質和溝通技巧。眾所周知,護士的工作時間長,且工作比較繁瑣,加之社會評價不公平等均給護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直接影響護士的心理健康,以致影響護理事業及護理質量的提高。分析護士壓力產生的原因,探討應對措施,對維護病人權益,更好地開展護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1.1 工作性質因素
臨床護士長期承擔著緊張、繁重、超負荷的一線工作,無節假日,不斷輪換的日夜班,導致生活無規律,疲憊不堪。同時經常面臨急癥搶救和死亡。垂死和死亡現象作為一種刺激因素除造成護士直接心理壓力外,還導致繼發影響,使護士產生一種緊張感。另外,護士在護理危重癥病人時易受到強烈的情感沖擊。并且護士所處的工作環境,經常有許多致病因子,如細菌、病毒、核放射等的威脅。再加上擁擠的工作空間,這些都使身心疲憊的護士易遭受疾病的侵襲。
1.2 職業風險性
由于護士每天面對的是病人及變化多端的病情,不確定因素多,護士必須及時觀察病人的病情并迅速做出反應,容不得半點疏忽,否則會威脅病人的健康,甚至生命。護士必須為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今,病人及其家屬的自我維權意識增強,對護理質量的要求日趨增高,護士面臨著工作和舉證的雙重壓力,懼怕差錯事故、投訴的發生,導致緊張反應性增高。
1.3 復雜的人際關系
護士在工作中產生的人際關系錯綜復雜,如醫護、護患、護護以及與護理管理者之間的關系,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就會陷入人際關系的困境。發生沖突將直接或間接影響護士的工作,尤其是護患關系。護士即使遇到嚴重的歪曲事實,被誤解及冤枉的情況,部分管理者也會片面地將其歸結為“職業道德欠佳”,并使用行政命令讓護士給病人賠禮道歉、認識錯誤。這些處理方法都給護士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同時大多數護士缺乏自我心理調節訓練,一旦在工作中受挫,不能進行有效的心理調節,易造成護患沖突,產生人際障礙。
1.4 社會價值不對等
在市場經濟下,相當一部分醫院存在重醫輕護,認為醫生能“開大刀,收大錢”,普遍受到社會的尊重和承認,而護士則被認為是醫生的助手,甚至認為是“高級保姆”,而不是擁有專業知識和技術的專業人員,這種不公平的社會評價使護士懷疑自己的價值及能力。而且,現代護士大多都是高學歷、高素質人才,卻從事照顧他人生活起居的工作,在醫院地位較低,很容易產生社會不公平感。
雖然護士的工作勤奮、努力,但其收入與其護理水平和工作業績不呈正相關。護士的職稱、文憑得不到應有的承認和肯定。在發展機會、外出進修學習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狀況,造成護士心理不平衡,導致壓抑、自卑、失望、焦慮,直接影響護士的心理健康,產生心理壓力。
1.5 知識技能更新
護理學科要發展,就必須開拓創新,以適應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醫療儀器不斷更新,新技術、新設備不斷應用于臨床,各種新的檢查和治療手段層出不窮,對護士的知識技能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不斷創新,提供以人為本的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才能跟上護理專業的發展,體現出新時代護理工作的價值。這就迫使護士在完成緊張的工作之余還要努力學習,給護士帶來了新的壓力。
1.6 工作與家庭矛盾
當今,絕大部分護士都是女性,她們既是妻子又是母親,同時承擔多種角色,肩負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護士工作中的負面感受有時會影響家庭生活的和諧氣氛,面對家庭的責任和家務瑣事,護士難免消耗部分精力,也易產生一些矛盾。而一些護士不善于進行自我心理調適,導致心理健康處于不良狀態。同時還要承受因懷孕、分娩、月經、更年期等生理變化而出現的心理問題,從而增加工作壓力。
2.1 正面影響
護士可能會從諸多的壓力中尋求一種適應社會、適用于自身的恰當的解決方式及途徑,從而更好地解決臨床工作中所遇到的壓力和困難。
2.2 負面影響
護士容易因缺乏被理解和尊重出現“心身耗竭綜合征”,降低護理服務質量。自身感到精神疲憊,甚至對待病人冷漠,沒有同情心,工作毫無成就感,導致工作效率降低,嚴重者甚至離開工作崗位。
3.1 關注護士的心理感受
積極疏導不良情緒,幫助護士提高心理調節能力。同時,要培養護士的積極情感,加強意志鍛煉,提高心理耐受力[1]。加強業務培訓,以減少無效反復行為,改變盲目持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心理緊張狀態,提高應對壓力的能力。護理工作崗位應設有專人從事遭受傷害和損失后的協商工作。當護士發生職業心態偏差,與病人產生矛盾沖突時,護理管理者一方面要積極引導護士“以病人為中心”,另一方面要設身處地體諒護士,化解矛盾,多關心和理解她們的感受,從根本上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3.2 提高護士自身應對的能力
護士應有正確的價值觀和愛崗敬業精神,不斷提高??茦I務水平,加強專科理論學習和操作訓練,降低心理緊張程度。加強心理學知識學習,提高自身心理素質,掌握自我疏導、自我調節、自我減壓等心理保健的方法,正確對待工作中的壓力,提高自我放松意識。善于利用各種支持系統,及時與朋友或家人交流,宣泄心中的苦悶與煩惱,得到他們的體諒和安慰,以減少心理負擔。取得家庭的理解與支持,減輕其繁重的家務勞動,使身心得到放松。理解和鼓勵,可以減輕壓力,不良情緒得到及時消除,可幫助護士抵御沉重的心理壓力,減少身心疾病的發生。
3.3 為護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條件
豐富護士業余生活,組織多項活動。鼓勵她們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文娛活動,以積極的方式放松身心。并組織開展專題心理講座和個別溝通等,引導護士學會適當的發泄方式,緩解壓力,保持心理健康。
3.4 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和班次
充分考慮輪班對護士生理、心理和生活等各方面帶來的負面影響。針對病房特點計算各工作時段的工作量,實行彈性工作制,使有限的人力資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合理調配人員,保證護士足夠的休息和睡眠[2],盡可能創造條件使護士勞逸結合。
3.5 努力營造平等競爭的人文環境,形成激勵機制
積極鼓勵業務水平突出或在臨床教學、科研及管理方面有突出表現的護理人員,加強護理科研理論學習;鼓勵有科研意識的人員參加課題研究,體現自我價值。
3.6 創造條件提高護士的收入
通過不斷深化醫療改革和醫院管理體制改革,將護理服務工作與經濟效益掛鉤,以高質量的護理增值服務,為醫院取得經濟效益,同時使護士的辛勤勞動得到合理的回報。
針對護士工作壓力源,采取有效應對措施,變壓力為動力,使護士在為病人提供滿意的服務中獲取成功的喜悅。構建融洽的護患關系,掌握護患溝通技巧,是提高住院病人滿意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工作環境,高超的服務技術,正確的服務理念,是護理工作順利開展的根本保證。
[1]王雅芳.急診護理工作應激對護士健康的影響及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2,19(2):81~82.
[2]陳建化,何文.心血管病房護士心理素質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1998,13(5):14.
G192.6
A
1671-1246(2012)17-01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