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楠
Li Nannan
(Affiliated Secon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eilongjiang 150086China)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EQ)是指個人具有的對自己及他人情緒的識別與控制,并能利用此信息來指導其思維和行動的一種社會智慧[1]。隨著醫學模式和護理工作模式的轉變,護理人員已成為健康教育中一支最重要、最基本、最可靠的力量[2],護理健康教育能力直接影響健康教育的效果[3]。為了解神經外科護士情商與健康教育能力的關系,對350名神經外科護士進行問卷調查,以確定情商對健康教育能力的影響,從而為提高健康教育質量、護理教育水平、培養合格人才提供科學依據。
1.1 調查對象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以醫院等級為分層依據,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抽取3所醫院,隨機抽取神經外科護士作為調查對象,根據Kendan原則,同時考慮到無效問卷,最后確定樣本含量為350人。納入標準:①持有護士執業證書;②在二級以上醫院從事臨床護理工作;③既往和目前無精神疾病和意識障礙;④自愿參加本次調查研究。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2011年3月—2011年7月,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對所抽取醫院的護士進行匿名調查,調查前說明調查目的、意義、內容、數據保密和匿名化處理,取得調查對象知情同意后,由調查對象按照自己的真實情況獨立完成問卷,并現場收回。共發放問卷350份,回收325份,有效問卷320份,有效率為98.5%。
1.2.2 調查工具
1.2.2.1 一般情況調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包括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學歷、聘用形式、職稱、所在醫院等級等。
1.2.2.2 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測評量表 由仝慧娟等[4,5]編制,該量表共4個維度36個條目,即評估能力(9個條目)、計劃能力(8個條目)、實施能力(12個條目)和評價能力(7個條目),總量表Cronbach’sα系數為0.949,分半信度為0.93,內容效度指數為0.90,表明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量表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護士通過自我感受判斷對條目的認可程度,正向陳述的條目從完全符合、符合、基本符合、基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分別賦值5分、4分、3分、2分、1分,反向陳述則反向計分。總分36分~180分,將得分轉化為標準分,標準分=實際得分/滿分×100%。
1.2.2.3 情商自評量表 該量表有5個維度,即對自身情緒的認知能力、對自身情緒的控制力、自我激勵能力、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人際關系管理能力,25個條目。回答“是”或“否”,分別賦值1分和0分。總分20分以上者屬高情商,14分~19分屬中等,13分以下者情商則偏低[6]。
1.2.3 統計學方法 研究者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核對、整理和編號,并對統一編號的問卷進行數據錄入與分析。數據錄入使用Epidata 3.1數據庫,導入SPSS 15.0軟件進行統計描述、Pearson相關回歸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得分率采用實際得分占理論總分的百分比計算。
2.1 神經外科護士一般情況 調查對象年齡20歲~54歲,護齡1年~30年;其中女311人,男9人;婚姻狀況:未婚138人,已婚182人;學歷:中專47人,專科127人,本科及以上146人;聘用形式:在編148人,合同制172人;職稱:護士117人,護師104人,主管護師92人,副主任護師7人;醫院等級:二級醫院139人,三級醫院181人。
2.2 神經外科護士情商得分情況 總分為18.53分±3.23分。低于13分36人,占11.2%;14分~19分182人,占56.9%;20分以上者102人,占31.9%。5個維度得分率由高到低分別是對自身情緒的認知能力(80.20%)、人際關系管理能力(78.21%)、自我激勵能力(72.13%)、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64.34%)、對自身情緒的控制力(56.17%)。
2.3 神經外科護士健康教育能力得分情況 神經外科護士健康教育能力總分范圍為72分~144分,其中維度得分率由低到高分別是計劃能力(58.23%)、評估能力(63.51%)、實施能力(75.03%)、評價能力(78.85%)。
2.4 神經外科護士情商與健康教育能力得分相關性分析 將對自身情緒的認知能力、對自身情緒的控制力、自我激勵能力、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人際關系管理能力5個維度與健康教育能力進行相關性分析,發現神經外科護理人員情商5個維度與健康教育能力呈正相關(P<0.05或P<0.01)。見表1。在此基礎上,以健康教育能力總分為應變量,以對自身情緒的認知能力(X1)、自身情緒的控制力(X2)、自我激勵能力(X3)、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X4)、人際關系管理能力(X5)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最終對自身情緒的控制力(X2)、自我激勵能力(X3)、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X4)3個自變量進入回歸方程。見表2。所得回歸方程為:Yl=35.076+0.834X3+0.782X4+0.812X2。

表1 護理人員情商5維度與健康教育能力的相關性分析

表2 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與情商的回歸分析
3.1 神經外科護士情商有待提高 調查結果顯示,神經外科護士情商現狀并不樂觀,大多數人處于中等及偏下情商水平,與李光蘭等[7,8]對護生的情商調查結果一致。目前,神經外科護士情商水平較差,主要體現在自我激勵能力、對自身情緒的控制力及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方面較差,而在對自身情緒的認知能力和人際關系管理能力上尚可。原因可能與神經外科特殊的護理工作性質有關。護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職業,尤其是神經外科護士每天既要面對各種病人病痛折磨和死亡的殘酷現實,又要面對與各種各樣病人和家屬交往的考驗,而且神經外科是危、急、重病人集中的科室,護理工作瑣碎繁重,責任重大,需要護士無條件地承擔義務和全身心投入,因此多數神經外科護理人員處于身心俱疲的狀態[9,10]。加之缺乏情緒管理方面的培訓,在繁忙的工作中不能很好地調節和控制不良的情緒,常常將生活或其他方面的不良情緒帶到工作中,當病人有主訴時,護士只是簡單地回答或對病人的反應冷淡,甚者不理會病人,不會積極主動地去了解病人的情緒變化和需求,使得病人的情緒未能及時得到識別及反映,阻斷了護患情感的交流,也阻斷了病人自我參與早期發現及診治的行為;在進行健康教育時,只是照本宣科,僅僅把個別病情、治療和注意事項作為健康教育的內容,而不是耐心和詳細地、因人而異地對病人進行健康指導,沒有達到情感的交流,給治療、護理工作帶來負面影響。護士較低的自我激勵能力也會影響護士在日常工作中的自我激勵,不斷進步。提示護理管理者應該認識到情商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自覺地和有意識地組織護士有針對性的學習與訓練來培養和提高護士的情商水平,主要是情緒控制能力、了解他人情緒能力及自我激勵能力。神經外科護士長可圍繞情商的5個方面開展情商教育培訓,開展情緒管理相關繼續教育培訓,傳授科學的、有效的自我訓練的方法,提高護士對自身情緒的控制能力,還可通過開展自我激勵能力的訓練,讓護士學會如何在繁忙工作和不良情緒面前進行自我激勵,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3.2 神經外科護士健康教育能力還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 研究結果顯示,神經外科護士健康教育能力還較欠缺,有待改善和提高,這跟其他研究結果一致[11-14]。健康教育能力的不足主要體現在計劃和評估能力較差,在評估上要求全面性、準確性、及時性和診斷的準確性,在計劃上則體現在目標的制定、內容和方法的選擇,說明目前神經外科護士欠缺疾病相關知識儲備,知識結構單一,健康教育方法選擇不正確或缺乏靈活性和多樣性,目前多以單純的灌輸式一般化教育為主;在健康教育內容上也多數表現為照本宣科。而神經外科病人病情危重,大多數是昏迷病人,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易出現壓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關節功能障礙等并發癥,病人出院后仍需要治療、護理、家庭延續康復,最終回歸社會,因此,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護士要從病人的基本生活入手進行宣教,包括如何給臥床病人放置大小便器、翻身、按摩、叩背、擺放肢體位置的方法等內容,應根據不同個體、不同時期、不同的健康和心理狀態靈活地選擇教育方法,滿足各層次病人對健康教育的需求。
3.3 神經外科護士情商對健康教育能力的影響 表1顯示,情商5個維度與健康教育能力具有相關性,情商較高的護理人員,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的能力較強。作為一名護理工作者,自身情緒的變化對病人有直接的影響[8]。由此可見,護士在工作中應能較好地認識自身情緒并努力控制不良情緒,了解病人及家屬的情緒變化,處理好護患、醫護和護護間的關系,這樣才能更好地為病人進行健康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國外研究指出,職業緊張影響智力活動、情感狀態,高強度的腦力緊張可引起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情緒障礙[15],并且醫護人員的情商分數與病人的滿意度有著密切聯系[16]。表2顯示,情商中對自身情緒的控制力、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和自我激勵能力對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的影響較大,可見護理人員能較好地控制自身情緒是提高其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增強宣教效果最重要的方面。護理工作中,護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其情緒的微妙變化對病人和家屬有著直接的影響和啟示。神經外科護士在面對大量且緊張的工作量、身心失衡、求醫心切的病人的沖動性言行,甚至遭到百般挑剔,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情緒,就易引發護患糾紛。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如何控制和調節自身的情緒和提高感知他人情緒的能力是目前值得探討的關鍵問題。護士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情緒特征,經常想一想自己情緒變化的原因,自己性格中的優缺點,身邊的人讓你心動的長處等,學會控制情緒、自我調節、自我安慰的方法,尋找正確的壓力釋放渠道,提高對失敗及挫折的承受能力。在臨床工作中,護士要能很好地控制情緒,沉著冷靜,運用恰當的言語耐心細致地解釋,許多矛盾和問題可以化解,也能更好地對臨床病人進行健康教育。除了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還要懂得感知他人情緒,理解并產生同情心。培養感知病人情緒的能力,首先要有接納病人的意識,關注病人,以認真、尊重和重視病人的態度去傾聽、觀察病人的言行;其次,要有同情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從病人的角度去理解并感受病人的情緒變化,從整體看問題,體察病人的真正情緒,知病人所需、病人之難,這樣才能幫助病人解決問題。
在推廣優質護理服務的過程中,既要重視護理人員個人素質和專業素質的培養,又要加強其情商培養,以情商的培養作為護理人文實踐的舉措,進一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使病人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得到整體提升[17],也可為培養合格人才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
[1] 高洪蓮,余麗君.護理專業學生情商的測評方法及培養策略[J].護理研究,2005,19(4A):570-572.
[2] 沈寧.2000年護理展望[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5,14(1):12-13.
[3] 王家良.臨床流行病學[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55.
[4] 仝慧娟,李小寒.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測評量表的研制與檢驗[J].護理學雜志,2010,25(23):17-18.
[5] 徐瑞,李小寒.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自評與他評的對比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1,26(13):8-10.
[6] 佐斌.大學生心理發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7.
[7] 李光蘭,張玲芝,孫麗,等.護理本科實習生情商與臨床能力的相關性調查[J].護理與康復,2010,9(7):569-571.
[8] 李春艷,鄧瑞嬌.護理專業學生情商現狀的調查分析[J].實驗醫學雜志,2007,6(3):171.
[9] 沈潔,周軍,白瑋,等.產科護士心理健康狀況與應付方式的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5,17(6):406-407.
[10] 胡靜超,陶紅,張靜.國內護士壓力源研究現狀[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15):58-59.
[11] 鄺龍芳.護士健康教育能力的調查[J].現代醫藥衛生,2002,18(10):921-922.
[12] 鄭珊紅,程合瑞,王玉.護士健康教育能力與患者健康需求狀況的相關性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05,11(12):1859-1861.
[13] 仝慧娟,李小寒.護士健康教育能力的研究進展[J].中國健康教育,2008,24(1):66-67.
[14] 張健.護士健康教育能力調查分析及對策[J].吉林醫學,2007,28(5):684-685.
[15] Sakaiy AT,Miyake Y.Temperament and job stress in Japanese company employees[J].Jaffect Disord,2005,85(122):101-112.
[16] 李芳,胡新亞,龐安琪.情商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當代護士,2008(5):90-91.
[17] 牛巧紅.情商在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全科護理,2011,9(6A):1477-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