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晚唐異味”與誠齋詩的底蘊

2012-03-20 03:28:11丁功誼
文化學刊 2012年2期

丁功誼

(井岡山大學廬陵文化研究中心,江西 吉安 343009)

“晚唐異味”是楊萬里詩學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導引晚宋詩歌發展的重要理論。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仲冬,楊萬里在《讀〈笠澤叢書〉》組詩中說:

笠澤詩名千載香,一回一讀斷人腸。晩唐異味同誰賞,近日詩人輕晚唐。

松江縣尹送圖經,中有唐詩喜不勝。看到燈青仍火冷,雙眸如割腳如冰。

拈著唐詩廢晚餐,旁人笑我病詩癲。世間尤物言西子,西子何曾直一錢。[1]

這組詩載于《朝天續集》卷一,當時楊萬里63歲,正從臨安府北上途經松江縣。《笠澤叢書》為晚唐詩人陸龜蒙所作并自編,楊萬里對陸氏之詩大加贊賞,并由此擴展到整個晚唐,認為晚唐詩歌令人癡迷,只是世人不解佳處而被輕視。在這首詩中,楊萬里初次提出了“晚唐異味”說。次年,他在《跋吳箕秀才詩卷》詩中說:

君家子華翰林老,解吟芳草夕陽愁。開紅落翠天為泣,覆手作春翻手秋。

晚唐異味今誰嗜?耳孫下筆參差是。一徑芙蓉十萬枝,喚作春風二月時。[2]

首句所說的“子華”即晚唐詩人吳融。天復元年(公元901年)元旦朝賀之時,吳融受命于御前起草詔書十余篇,頃刻而就,展現了過人的才華,由此深得昭宗激賞。他的詩屬晚唐溫庭筠、李商隱一派,因為頗多流連光景、艷情酬答之作,被后人評為“靡麗有余,而雅重不足”(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九)。其實吳融詩風凄清,暗含晚唐遺恨,深得風人之旨。如《途中見杏花》、《華清宮》組詩等,寫盡時代變亂的感慨。楊萬里說吳詩飽含“芳草夕陽愁”,他感受到了晚唐時代衰微的投影。

如果說,這兩首詩還不能準確道盡“晚唐異味”的內涵,我們還可以從楊萬里詩論中尋找答案。在《黃御史集序》中,楊萬里說:

詩至唐而盛,至晩唐而工,蓋當時以此設科而取士,士皆爭竭其心思而為之,故其工后無及焉。時之所尚,而患無其才者,非也。詩非文比也,必詩人為之。如攻玉者必得玉工焉,使攻金之工代之琢,則窳矣。而或者挾其深博之學,雄雋之文,于是櫽栝其偉辭以為詩,五七其句讀,而平上其音節,夫豈非詩哉?至于晩唐之詩,則囈而誹之曰:“鍛煉之工,不如流出之自然也。”誰敢違之乎?[3]

這段話有個重要的詩學思想被人忽視,那就是楊萬里對當時文壇的委婉而尖銳的批評,即“詩非文比也,必詩人為之”,他表明上面說的是詩文非一體,不能以作文的章法來寫詩,即使套上詩律平仄及詩歌句法,即便作者挾有深博的才學,寫出的依然不是詩歌。實際上這里批評的是宋代詩歌“以文為詩”、“以才學為詩”的整體風貌。楊萬里鮮明地指出:“詩至唐而盛,至晩唐而工。”詩到唐朝而盛,這是常識;詩到晚唐而工,這在當時倒是大膽的奇論。晚唐詩沒有盛唐詩的氣象,但就用典之深刻、對仗之精致、余味之悠長而論,詩歌確實到晚唐而工致。在這篇書序中,楊萬里沒有具體說晚唐詩好在哪里,在另一篇文章《唐李推官〈披沙集〉序》中,他說得比較明確:

晩識李兼孟達于金陵,出唐人詩一編,乃其八世祖推官公《披沙集》也。如“見后卻無語,別來長獨愁”,如“危城三面水,古樹一邊春”,如“月明千嶠雪,灘急五更風”,如“煙殘偏有焰,雪甚卻無聲”,如“春雨有五色,灑來花旋成”,如“云藏山色晴還媚,風約溪聲靜又回”,如“未醉已知醒后憶,欲開先為落時愁”,蓋征人凄苦之情,孤愁窈眇之聲,騷客婉約之靈,風物榮悴之英,所謂“周禮盡在魯矣”!讀之使人發融冶之歡于荒寒無聊之中,動慘戚之感于笑談方懌之初。《國風》之遺音,江左之異曲,其果弦絕而不可煎膠歟?然則謂唐人自李、杜之后,有不能詩之士者,是曹丕“火浣”之論也。謂詩至晩唐有不工之作者,是桓靈寶“哀梨”之論也。[4]

這段話評論的是晚唐詩人李咸用詩歌。關于李咸用,我們常用的一個成語 “晨鐘暮鼓”,就是出自他的《山中》詩:“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長掛情。”寫佛寺中僧人晨撞鐘、暮擊鼓以報時,后人因以謂時日推移。在這篇序中,楊萬里列舉了李咸用寫景言愁的工整詩聯,指出這些詩句含“征人凄苦之情,孤愁窈眇之聲,騷客婉約之靈,風物榮悴之英”,有著深厚的作者感情,有豐富的思想內容,可以說是“《國風》之遺音”,只是世人不懂得欣賞而已。正如曹丕不知世上有入火不燃的火浣布,桓玄不知哀家梨細嫩而蒸吃,世人也不知道去體會晚唐詩之優美而橫加指責。

這篇書序寫出楊萬里對晚唐詩歌由衷地贊美,作于紹熙四年(公元1193年)十一月,當時楊萬里67歲。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六月,楊萬里在《頤庵詩稿序》中揭示出了“晚唐異味”詩論的具體內涵:

夫詩何為者也?尚其詞而已矣;曰:善詩者去詞。然則尚其意而已矣;曰:善詩者去意。然則去詞去意則詩安在乎?曰:去詞去意,而詩有在矣。然則詩果焉在?曰:嘗食夫飴與荼乎?人孰不飴之嗜也?初而甘,卒而酸;至于荼也,人病其苦也,然苦未既,而不勝其甘。詩亦如是而已矣。昔者暴公譖蘇公,而蘇公刺之。今求其詩,無刺之之詞,亦不見刺之之意也。乃曰:“二人從行,誰為此禍?”使暴公聞之,未嘗指我也,然非我其誰哉?外不敢怒,而其中愧死矣。《三百篇》之后,此味絕矣。惟晩唐諸子差近之。《寄邊衣》曰:“寄到玉關應萬里,戍人猶在玉關西。”《吊戰場》曰:“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折楊柳》曰:“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三百篇》之遺味,黯然猶存也。[5]

楊萬里開篇指出,作為詩歌,應該“尚其詞”,即熔鑄詞語;那些所謂善于作詩的人,只是“尚其意”而“去詞”,即擺脫詞語的束縛,自由無拘地表達詩意。楊萬里接著指出:這還不是真正善于作詩的人,真正“善詩”的詩人應該是“去詞去意”,即追求詩歌的言外之意。這就像人們品嘗糖與吃苦菜一樣,品糖初覺甜美,而后有酸味;吃苦菜初有苦澀,而后覺甘甜。詩歌也是如苦菜一樣,豈能將詞意直露于表面?而應該蘊涵一種讓人回味的風味。正如《詩經》中的作品,含蓄微諷。而《詩經》之后,詩味斷絕,唯獨到晚唐諸子那里,詩歌詞意微深、婉而多諷。

在這篇序中,楊萬里將晚唐詩歌提升到《詩經》的高度,指出獨特的風味為詩歌的審美法則,即有含蓄的筆法和諷諫的內容。如他列舉的一些詩句:“寄到玉關應萬里,戍人猶在玉關西。”(《寄邊衣》)依現存史料,這兩句出自賀鑄《搗練子·砧面瑩》。征人戍守的地方還在玉門關以西更為遙遠的地方,婦人寄出的征衣恐怕難以收到。明寫思婦懷遠,暗含作者憂國憂民之情。如“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這兩句出自晚唐詩人陳陶《隴西行》詩,不直寫戰爭帶來的悲慘景象,也不渲染家人的悲傷情緒,而是寫閨中妻子尚不知征人戰死,仍然在夢中期待早日相聚,凝聚了作者對戰死者及其家人的無限同情。又如“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是人們熟悉的王之渙《涼州詞》詩句。明代大學者楊慎認為這兩句含有諷刺之意:“此詩言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升庵詩話》)作者勸戍卒不要哀怨,因為皇帝的恩情光顧不到這遙遠荒涼的玉門關,暗諷最高統治者不體恤民情,不顧惜戍守邊境的士卒。這些都是委婉諷刺的詩句,都隱含著對士卒的同情,對統治者的指責。

在其他的詩論中,楊萬里也多次提到晚唐異味的深沉內涵。如嘉泰元年九月的《周子益〈訓蒙省題詩〉序》:“唐人未有不能詩者。能之矣,亦未有不工者。至李、杜極矣。后有作者,蔑以加矣。而晩唐諸子雖乏二子之雄渾,然好色而不淫,怨誹而不亂,猶有《國風》、《小雅》之遺音。無他,專門以詩賦取士而已。”[6]楊萬里指出,晚唐詩雖然沒有李、杜詩的雄渾,但是繼承了《詩經》的現實主義傳統,好色不淫,怨誹不亂,可說是《國風》、《小雅》之遺音。在《誠齋詩話》中,楊萬里說:

自隆興以來,以詩名者,林謙之、范至能、陸務觀、尤延之、蕭東夫……謙之常稱重其友方翥次云詩云:“秋明河漢外,月近斗牛旁。”延之有云:“去年江南荒,趁逐過江北。江北不可住,江南歸未得。”有《寄友人》云:“胸中襞積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語無。”又《臺州秩滿而歸》云:“送客漸稀城漸遠,歸途應減兩三程。”東夫《飲酒》云:“信腳到太古,又登岳陽樓。不作蒼茫去,真成浪蕩游。3年夜郎客,一柂洞庭秋。得句鷺飛處,看山天盡頭。猶嫌未奇絕,更上岳陽樓。”又:“荒村3月不肉味,并與瓜茄倚閣休。造物于人相補報,問天賒得一山秋。”至能有云:“月從雪后皆奇夜,天到梅邊有別春。”功父云:“斷橋斜取路,古寺未關門。”絕似晚唐人。[7]

在這段詩話中,楊萬里以詩壇盟主的姿態,列出了南宋隆興以來著名詩人的名單,并列舉出了他們別集中稱道的詩句。這些詩句都別有風味,如尤袤《臺州秩滿而歸》兩句,既傳寫作者送客時的難舍深情,又道出秩滿還鄉的急切心態,更點出客中送客的別樣情懷。又如蕭德藻《飲酒》詩,明寫游覽天下,暗指江湖漂泊;明寫江山勝景,暗用杜甫《登岳陽樓》語典,隱含作者身世孤寂凄涼之情,以及對國事的深層憂思。楊萬里說,這些當代著名詩人“絕似晚唐人”,既是以“晚唐異味”的審美準則來銓定海內詩人的地位,也真實道出了這些詩人暗地學習晚唐詩的創作跡象。

楊萬里對晚唐詩的推崇,對陸龜蒙、吳融、李咸用等晚唐詩人的由衷贊譽,以及對“晚唐異味”的強調,都隱含著他對當時詩風的批評。南宋中期詩壇風習,正如《讀〈笠澤叢書〉》詩中所說的“近日詩人輕晚唐”。這“近日詩人”的代表,正是他的好朋友陸游。

陸游極其鄙視晚唐詩歌,他在《宋都曹屢寄詩且督和答作此示之》詩中說:“詩降為楚騷,猶足中六律。天未喪斯文,杜老乃獨出。陵遲至元白,固已可憤疾。及觀晚唐作,令人欲焚筆。此風近復熾,隙穴始難窒。淫哇解移人,往往喪妙質。苦言告學者,切勿為所怵。杭川必至海,為道當擇術。”(陸游《劍南詩稿》卷七十九)這是陸游的和詩,他認為晚唐詩氣弱格卑,流蕩靡麗。在《示子遹》詩中,陸游說:“元白才倚門,溫李真自鄶。正令筆扛鼎,亦未造三昧。詩為六藝一,豈用資狡獪。”(《劍南詩稿》卷七十八)批評晚唐詩人的代表溫庭筠和李商隱,實際上指斥的是晚唐一代詩風。而楊萬里對晚唐詩歌的態度,正與陸游相反。他心中的晚唐詩,是那些具有強烈現實關懷、憂國憂民、批評時政的詩歌;他所說的晚唐異味,就是以委婉諷諫為特征,以言外之意為追求的詩歌趣味。那么,楊萬里以活潑透脫、幽默風趣為特征的“誠齋體”詩歌,是否像他詩論所主張的,含有婉諷內容,含有“晚唐異味”呢?

楊萬里“誠齋體”的特點很鮮明,他常從平常的景物中捕捉到富有情趣的瞬間,并用淺近自然的語言表現出來,使其詩風活潑自然,饒有諧趣。這似乎和他的“晚唐異味”詩論沒有關聯,他的詩歌創作和理論似乎脫節。但如果我們細讀楊萬里的詩,就會發現在其自然明快的詩中,隱含著憂國憂民的深沉情懷,以及委婉而尖銳的諷刺內容。

一是對朝廷的諷諫。如代表作《初入淮河四絕句》,詩人感慨一界淮河,隔斷國土,只有水面翱翔的鷗鷺才能北去南來,任意翻飛,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南宋王朝妥協投降政策的不滿。如《江天暮景有嘆》:“一鷺南飛道偶然,忽然百百復千千。江淮總屬天家管,不肯營巢向北邊。”[8]諷刺南宋最高統治者偏安一隅,不愿收復故土。又如《九月十五夜月,細看桂枝北茂南缺,未經古人拈出,紀以二絕句》組詩:

桂樹冰輪兩不齊,桂圓不似月圓時。吳剛玉斧何曾巧,斫盡南枝放北枝。

青天如水月如空,月色天容一皎中。若遣桂華生塞了,姮娥無殿兔無宮。[9]

組詩其一寫月輪在十五當日雖然圓滿,但桂影卻不均勻圓滿。吳剛揮動玉斧砍伐桂樹,砍盡南枝放出北枝。其二設想如果桂花塞滿了月宮,那么嫦娥和玉兔將無處容身。很顯然,詩中的南枝和北枝分指南宋和金國;嫦娥、玉兔無處容身喻指南宋覆亡,最高統治者也難逃厄運。這組詩以吳剛伐樹的典故,表達中原陷金之恨,同時諷刺朝廷不思進取,難逃覆亡命運。又如《過揚子江》其二:

天將天塹護吳天,不數殽函百二關。萬里銀河瀉瓊海,一雙玉塔表金山。旌旗隔岸淮南近,鼓角吹霜塞北閑。多謝江神風色好,滄波千頃片時間。[10]

首聯寫長江天塹,不讓殽函之險;頷聯寫長江雄偉壯麗的景象;頸聯指出長江離敵界很近,金國領土卻可縱深到塞北;尾聯感謝江神讓自己渡江便當,只要水平風好,縱然江水浩渺,也能頃刻越過。詩人由自己渡江的體會,聯想到國家安危,指出所謂的長江天險,其實難以恃守,隱諷南宋王朝的危弱局勢。這些詩歌都在客觀景物的敘寫中,寄托作者悲憤和憂思,體現了誠齋詩委婉沉郁的一面。

二是對社會的譏諷。在楊萬里詩中,有對阿諛奉承之徒的批判,有對高蹈避世之人的針砭,也有對江湖清客、算命先生的嘲弄。如《送傅山人二絕句》:“江山有約未應疏,浪自忙中白卻須。我昔屬官今屬我,子能略伴瘦藤無?”“談天渠外更誰先?聊復憐渠與酒錢。富貴不愁天不管,不應丘壑也關天。”[11]這組詩第一首寫自己曾屬意山水,后一度為官,現在已脫卸了名韁利鎖,可以自由歸隱了。于是作者問江湖術士傅山人,是否愿意和自己徜徉于山水呢?第二首夸耀傅山人頗知命理,但隨即說自己不信這些占卜之術,只是看到山人可憐,才給他一點酒錢。富貴之事隨由天管,難道歸隱山林之類的事情,也要打卦算命嗎?這兩首詩通過對算命先生的嘲諷,表達作者鄙夷富貴的精神。又如 《清曉出郭迓客七里莊》:

卻為迎賓得探春,白門官柳早尖新。如何霜瓦才逢日,半作青瑤半作銀。

偏得春憐是柳條,腰支別作一般嬌。微風不動渠猶舞,剛道東風轉舞腰。[12]

這兩首是詠物詩。第一首寫春天的楊柳低垂迎賓,清新碧綠。但如果遇到霜打的日子,那柳葉就一半青色一半銀白。第二首描繪柳枝婀娜多嬌,風平也要起舞,硬說是順東風而飄舞。這兩首詩尖銳地諷刺了社會上那些變節之士和阿諛之徒。又如 《讀嚴子陵傳》:“客星何補漢中興,空有清風冷似冰。早遣阿瞞移漢鼎,人間何處有嚴陵。”[13]嚴子陵即東漢著名隱士嚴光,劉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他,但他隱姓埋名,退居富春山,以“高風亮節”聞名天下。楊萬里卻說在國家中興、急需人才之際,嚴子陵卻歸隱不問世事,縱然是高風亮節也于事無補;假使曹操在東漢初年謀劃篡位,恐怕嚴子陵也無處去隱居垂釣了。此詩對那些自命清高、不顧國家安危的隱士,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又如《宿靈鷲禪寺》:“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終夜鳴。流到前溪無半語,在山做得許多聲。”[14]寫泉水在山間沖激作響,一旦水寬路平,遂無一點聲響。詩人借此諷刺了那些隱居山野的高士,盡管平時議論時政,激昂慷慨,一旦進入仕途便順應時俗,平庸無為、默默無聞。這些諷刺詩,生動詼諧而內含鋒芒,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三是對自我的嘲諷。淳熙十六年冬,楊萬里以煥章閣學士接伴金國賀正旦使,陪伴金國使者登上了鎮江金山,寫下 《雪霽曉登金山》詩。金山位于長江中流,為宋金兩國前線交戰的必爭渡口。詩歌鋪敘和渲染長江波濤洶涌,金山地勢險要,本為南宋固若金湯之地,但是敵國使者卻在南宋官員即詩人陪同下踏雪游山,烹茶賞景。陸游《入蜀記》卷一載:“山絕頂有吞海亭,取氣吞巨海之意,登望尤勝。每北使來聘,例延至此亭烹茶。”楊萬里深感羞愧,寫道:“詩人踏雪來清游,天風吹儂上瓊樓。不為浮玉飲玉舟,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15]他深為感慨:無奈此行并非賞景飲酒,浩浩長江怎不替人害羞,巍巍金山怎不替人生愁。詩歌托意長江和金山,既諷刺南宋朝廷一味求和,又解嘲自己雖圖恢復,卻身負屈辱使命。又如《兒啼索飯》詩:“飽暖君恩豈不知?小兒窮慣只長饑。朝朝聽得兒啼處,正是炊粱欲熟時。”[16]詩人感慨自己雖然步入仕途,但仍然窮困,讓小兒經常挨餓,每每聽到兒啼索飯,應是富貴黃粱夢醒之時。此詩嘲諷自己無法擺脫功名利祿,無法勘破仕途。又如《有嘆》詩:“飽喜饑嗔笑殺儂,鳳皇未可笑狙公。盡逃暮四朝三外,猶在桐花竹實中。”[17]詩歌以鳳凰和獼猴做比較:獼猴受到狙公朝四暮三式的愚弄,可謂愚蠢;鳳凰看似聰明,也逃脫不了桐花竹實食物的誘惑。由此看來,鳳凰盡管比獼猴高明,可以不聽命于狙公,但未必能做到超脫世俗。詩人對鳳凰的嘲諷實則是對自己的反省,劉克莊在 《后村詩話》卷二中評論此詩:

舊讀楊誠齋絕句云……不曉所謂;晚始悟其微意:此自江東漕奉祠歸之作也。鳳雖不聽命于狙公,然猶待桐花、竹實而飽,以“花”、“實”況祠廩也,欲并祠廩掃空之爾!未幾,遂請掛冠。

劉克莊開始沒有讀懂這首詩,后來才領悟此中微意:這是楊萬里自請祠官、在家賦閑所作。盡管祠官為虛職,但也領著朝廷的俸祿,還是朝廷的官員。楊萬里因此感到自責,終于在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謝祿致仕,真正歸隱。全詩在幽默風趣中隱含對自己的自責和嘲諷,體現了誠齋詩中“晚唐異味”的內在底蘊。

這些含蓄蘊藉、婉而多諷的詩歌,體現了作者對現實清醒而深刻的認識。楊萬里歷經宦海沉浮近50年,三度朝天,接近過南宋王朝的權力核心,清楚君王的偏安心態和朝廷的弊端黑暗;幾經外放,了解地方上的民生疾苦和社會萬象。在楊萬里一生中,有三件事加深他對朝廷、對現實的認識。

一是他苦心撰寫的《千慮策》未被采用。《千慮策》是楊萬里謀劃復國的政治方略,作于乾道年間,計30篇,全面闡述了富國強兵,待機北伐的主張。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楊萬里來到臨安,拜謁當時任參知政事兼知樞密院事的虞允文。據楊萬里《答虞祖禹兄弟書》載:“先是歲在丁亥(公元1167年),先師相(虞允文)召來自西,初拜樞密。一日,莆田陳魏公(陳俊卿)攜某所著論時事三十策,以觀于公。公曰:不意東南有此人物!于是招某一見,待以國士,而告以將薦于上。”[18]可惜這年,四川宣撫使吳璘病卒,虞允文6月匆匆赴川,代替吳璘。因此,《千慮策》未被朝廷采納。楊萬里對此深感失望,當時寫下《跋蜀人魏致堯撫干萬言書》詩以抒懷:“雨里短檠頭似雪,客間長鐵食無魚。上書慟哭君何苦,正是時人重子虛。”[19]蜀人魏致堯,官職僅為撫干,卻直言上萬言書,力陳收復大計,也是未被采用。楊萬里對此深表憤慨,在這首詩中說現在朝廷只重視《子虛賦》之類的浮夸之辭,有誰會去讀你的萬言書呢?你又何苦為此慟哭呢?他借魏氏上書遭遇,抒發自己內心的不平。此事使楊萬里切身感受到朝廷偏安、不思恢復的現實環境。

二是高宗廟祀的配享之爭。淳熙十五年,宋孝宗采納翰林學士洪邁的建議,以呂頤浩、趙鼎、韓世忠、張俊配享高宗廟祀,楊萬里則力爭張浚當在配享之列,并嚴厲指斥洪邁的專斷無異為“指鹿為馬”,由此惹惱了孝宗。楊萬里因此外放出知筠州。對于這次外放,楊萬里極為不平,在《明發南屏》詩中感慨道:“兩度立朝今結局,一生行客老還鄉。”[20]對于仕途,他心灰意冷。此次配享之爭,反映了楊萬里剛直耿介的個性。正如羅大經在 《鶴林玉露》卷五中所記載的:

孝宗嘗曰:“楊萬里直不中律。”光宗亦曰:“楊萬里也有性氣。”故其自贊云:“禹曰也有性氣,舜云直不中律。自有二圣玉音,不用千秋史筆。”

宋孝宗對楊萬里心生厭惡,而作為臣子的楊萬里在孝宗朝注定無所作為。“自有二圣玉音,不用千秋史筆”,楊萬里的自贊文,其實是他對最高統治者的牢騷之言。他剛直耿介的個性,注定其仕進之路受阻,也使他詩歌中常出現諷刺之筆。

三是接伴金國賀正旦使。楊萬里是個堅定的主戰派,主張在富國強兵、內固根本的前提下收復故土。作為抗金志士,卻奉命迎接金國的使臣陪同往返于淮河與京城之間,楊萬里心里充滿了難以言說的屈辱感。中原的遙望,國土的淪喪,邊民的苦難,無不在他心中掀起巨大的波瀾。在深深的悲憤和痛苦中,楊萬里更加關心現實,思考歷史,對南宋小朝廷的茍安政策和偏安心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接伴金使、兩地往返的3個月間,楊萬里寫下351首詩,形成其一生創作的最高峰。這時他也寫下不少諷刺詩,如《過揚子江》、《入淮河四絕句》、《題盱眙軍東南第一山》、《淮河中流肅使客》、《雪霽曉登金山》等,諷刺南宋朝廷不思恢復、偏安江左。

楊萬里的這些經歷,使他對當時朝廷政治,對現實社會乃至對自己出處行藏的人生選擇有了更為清醒深刻的認識,這也使他詩中含有現實主義的內容,呈現出委婉諷諫的藝術特點,即他所主張的“晚唐異味”。他以詩壇盟主的身份,對晚唐詩風的大力推崇,對當時詩壇產生很大影響。詩壇名家張镃學其白描取景、觸手成春,姜特立學其翻新出奇、構思奇警,許及之學其清麗疏淡、超曠灑脫。稍后的姜夔師法晚唐,講究“無法”與“余味”,使詩歌呈現清空之美。四靈詩派對楊萬里極其景仰,也把目光轉向晚唐,在自我內心世界的省察中,捕捉意識的流動變化和自然的細微跡象。終于在慶元、嘉泰年間,南宋詩風全面轉向,出現了向晚唐復歸的思潮。對于這股思潮,陸游在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所作的《追感往事》組詩中說:“渡江之初不暇給,諸老文辭今尚傳。60年間日衰靡,此事安可付之天”,“文章光焰伏不起,甚者自謂宗晚唐。歐曾不生二蘇死,我欲痛哭天茫茫。”(《劍南詩稿》卷四十五)陸游認為,南宋建炎以來,詩風日益萎靡,時人師法晚唐,詩格日益卑下。為此,陸游深感無力回天,幾欲向天痛哭。作為追求雄渾氣象、表現金戈鐵馬的大詩人,陸游自然不喜歡這種詞微意深、委婉諷諫的晚唐詩歌。他對當時詩風的鄙薄和痛心,正反映出晚唐詩風在慶元、嘉泰年間興起,而楊萬里推崇的“晚唐異味”日后在姜夔那里得到傳承和發展。

在南宋的150余年間,唯獨楊萬里創立了一種新的詩體即“誠齋體”。說起“誠齋體”,我們會提到新奇生動的想象,幽默風趣的語言,還會提到他曲折有致的筆法,以及觸物而生的透脫情懷。而在他詩歌幽默風趣、曲折有致的背后,隱含著對當時社會的深深憂慮,隱含著他所主張的“晚唐異味”,即含蓄的筆法和諷諫的內容。因此,我們可以說,楊萬里學宗晚唐的詩學思想,與其詩歌創作相吻合,不僅體現在景物描繪的細致精巧,日常情趣的生動抒寫,寫作手法的輕便流轉,還表現在詞微意深、婉而多諷的“晚唐異味”。在楊萬里的倡導下,人們開始以晚唐詩歌作為創作的圭臬,最終在南宋中后期詩壇上,出現了向晚唐復歸的文學思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南宋] 楊萬里.誠齋集[M] .四部叢刊本.卷27.卷 30.卷 79.卷 81.卷 83.卷 83.卷 114.卷 33.卷 23.卷 27.卷 2.卷 33.卷 8.卷 13.卷 28.卷 11.卷 36.卷 67.卷4.卷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国产视频|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老色鬼欧美精品| 伊人久久婷婷|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午夜不卡福利|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婷婷中文在线| 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www| 三级欧美在线| 欧美v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91麻豆久久久| 亚洲综合专区| 欧美一级片在线|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免费激情网址|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国产在线小视频|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日韩天堂网| 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91在线视频福利|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国产乱论视频| 午夜啪啪福利|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福利免费观看|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AV网| 国产自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 在线高清亚洲精品二区| 四虎永久在线|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成人午夜在线播放|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成年人免费国产视频|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999精品在线视频| 色天天综合| 欧美精品H在线播放|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五月丁香在线视频|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午夜免费小视频| 日韩欧美色综合| 色噜噜在线观看| 在线国产91| 激情综合图区| 国产男人的天堂|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