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不能離開中國實際談馬克思主義

2012-03-20 03:28:11田心銘
文化學刊 2012年2期
關鍵詞:基本原理馬克思理論

田心銘

(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80)

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是中國共產黨90年來最根本的歷史經驗。堅持這一“結合”原則,就要處理好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的關系,一方面不能離開中國實際談馬克思主義,一方面不能離開馬克思主義談中國實際。本文就其中前一方面的問題作一些討論。

一、立足中國實踐看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討論 “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原則,不能不涉及對其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解,這里先就此談一點認識。

在我們黨的歷史文獻中,對于“結合”原則,有過一些不同的表述。除了其中的“馬克思主義”也表述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具體實際”也表述為“具體實踐”(筆者認為,這些表述本質上是相同的,此處不論)外,“結合”原則中的 “基本原理”也曾表述為 “普遍真理”、“普遍原理”,或直接稱為“馬克思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

這一“結合”原則是1945年黨的七大在確立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的同時確立的。鄧小平在1956年回顧說:“十一年前,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了這樣的原則,即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以此來指導我國的革命,指導我國的建設。”他說:“這個原則是我們黨和毛澤東同志根據革命中失敗和成功的經驗總結起來,并在第七、第八兩次黨代表大會上加以肯定的。 ”[1]

從延安整風時期提出 “馬列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這個口號,到1945年4月黨的六屆七中全會 《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到黨的七大,論及這一原則時的主要表述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2],或“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3]。在八大開幕詞中,毛澤東的表述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密切地聯系起來,這是我們黨的一貫的思想原則。”[4]1982年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第一次提出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命題時,把它同“結合”原則直接聯系起來,他也是表述為“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他說:“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5]1981 年黨的 11 屆 6 中全會《關于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論述毛澤東思想是“結合”的產物時,在同一句話中用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6]兩種表述方式。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中國共產黨章程》中論述毛澤東思想時的表述,從1982年的十二大到十三大,用的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從1992年的十四大開始到十七大,用的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2008年12月,胡錦濤同志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30年的歷史經驗歸結到一點,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筆者作以上梳理,意在說明,目前通用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我們黨以往長期使用的“普遍真理”、“普遍原理”等本質上是一致的,只是表述方式有所不同。明確這一點,對于我們理解“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必要的。在筆者看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經過實踐反復檢驗而確立起來的、具有普遍的真理性因而也具有普遍的實踐指導作用的理論。稱之為“基本原理”,是相對于關于特定對象的個別性結論或理論判斷而言的。普遍的真理性和普遍的指導意義,就是基本原理區別于個別性理論判斷的主要特征,也是判定一個思想、觀點是否屬于基本原理的條件或標準。正是為了強調同個別性理論判斷的區別,新時期以來黨的文獻主要采用了“基本原理”這種表述方式。應該看到,此前從毛澤東到鄧小平講到“結合”原則時所說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或馬克思主義“理論”、或“馬克思主義”,本來也就是指的這種具有普遍性的理論。他們從來就反對照搬現成的結論,因而強調堅持“普遍真理”。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的“馬克思主義”或“馬克思列寧主義”,從來就是指它的基本原理或普遍真理,而不是指經典作家著作中的個別性結論。

基本原理都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著其適用范圍都具有時空上的無限性。除了適用于整個物質世界的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外,馬克思主義其他基本原理的適用范圍都有其時空上的條件性,或有限性。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各有不同的適用范圍。同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歷史唯物主義關于社會發展規律的理論與自然辯證法的適用范圍不同,而其中關于階級和階級斗爭理論的適用范圍又不同于社會基本矛盾理論,它不適用于社會發展中階級尚未產生的和將來階級消滅后的階段,所以基本原理的普遍性不具有絕對性的意義,同時也不可能劃出一個固定的普遍性大小的范圍來界定什么是“基本原理”。立足于中國實踐來看問題,馬克思主義理論中那些已被實踐證明為具有科學真理性和實踐指導意義的,適用范圍雖有不同但包括中國而又不限于中國的思想、觀點,都是“基本原理”的某種構成因素,其中不能不包括適用范圍不同、重要性也有所區別的思想理論。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是一些彼此獨立的觀點的集合體,而是具有內在層次性結構的科學思想體系。這是因為,真理都是具體的,而“具體之所以具體,因為它是許多規定的綜合,因而是多樣性的統一。因此它在思維中表現為綜合的過程”,[7]所以,“真理就是由現象、現實的一切方面的總和以及它們的(相互)關系構成的”。[8]單個的命題難以準確地表達具體真理,因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從實質上說不是以單個命題的形式呈現的,無論其整體或某一方面的基本原理,都是由一系列不同層次的概念、命題相互關聯構成的體系。我們可以像《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在論述毛澤東思想時所做的那樣,用“關于”某一方面的理論而不是簡單地用單一的命題去表述它們。

因此,筆者認為,馬克思主義作為工人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就是由它的各種基本原理有機構成的思想體系。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來就是指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或普遍真理為指導,而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又始終是把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聯系在一起而不是分離開的。基于這樣的認識,本文以下討論“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的關系,也就是討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的關系。

二、離開中國實際談馬克思主義沒有意義

鄧小平說:“離開自己國家的實際談馬克思主義,沒有意義。”[9]這是一個擲地有聲的重要論斷。我們應該高度重視,深入研究。他這里說的是“自己國家”,不限于中國。這是因為,正如他曾經指出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與本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這句話本身就是普遍真理”。[10]中國共產黨人確立的“結合”原則,具有超越中國范圍的普遍性意義。

為什么離開本國實際談馬克思主義沒有意義?這是由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特別是由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特點決定的。人的認識對實踐的依賴關系,不僅表現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認識發展的動力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而且在于認識以實踐為目的,因而任何認識和理論離開實踐就失去了價值。如毛澤東所指出的,無產階級認識世界的目的,只是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無別的目的。我們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既不是為著好看,也不是因為它有什么神秘,只是為了用它指導實踐。

馬克思主義按其本性來說就是實踐的。它從誕生之日起就把自己當作無產階級的精神武器。它不僅要解釋世界,更要改變世界。“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他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設施的事業,參加現代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11]創立科學理論,是馬克思參加無產階級解放事業的“這種或那種方式”中的一種,因而始終是同實踐的方式結合在一起而不是相分離的。《共產黨宣言》就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結晶,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統一的生動體現。它既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問世的標志,又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國際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宣言,是它的創建工作最終完成的標志。《法蘭西內戰》既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理論文獻,又是巴黎公社革命實踐的忠實紀錄和經驗總結。作為科學家的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發現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資本主義社會的運動規律;與此同時,作為革命家的馬克思,滿腔熱情、堅韌不拔地為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反對資本主義進行斗爭,他的“全部活動的頂峰”是“創立偉大的國際工人協會”。恩格斯評價說,“協會的這位創始人即使沒有別的什么建樹,單憑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12]對于馬克思主義這一生來就是為了實踐并且始終以實踐為目的的科學理論,如果脫離本國人民改變世界的實踐對它作純粹學術的學院式研究,就從根本上背離了它的本性,不能真正理解它的精神實質,更不能實現它的價值。

對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來說,馬克思主義從來就不是一種書齋里的學問,不是古董鑒賞家手中的玩物。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雙重壓迫下陷于苦難深淵的中國人民,沒有那種把馬克思主義當作純學術去研究和鑒賞的閑情。中國人民是在探索救國救民之路的艱難跋涉中找到馬克思主義的。在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結合中誕生的中國共產黨,從一開始就把它當作觀察和改變國家命運的工具。黨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而建立了新中國和社會主義制度,馬克思主義理論也在中國伴隨著實踐前進的腳步實現了中國化,并成為國家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命運,始終同中國人民的實踐結合在一起,始終同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中國社會主義的命運休戚與共。今天,黨和國家之所以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設立馬克思主義一級學科,建立大批馬克思主義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的學科點,設立大批研究項目,大力培養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理論隊伍,正是因為我們的實踐需要馬克思主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需要馬克思主義。13億中國人民正致力于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通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如果遠離中國實際和中國人民的實踐,把對馬克思著作、思想的研究純學術化,就離開了我們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目的。

當然,繁榮學術,發展理論,滿足精神生活的需求,在相對的意義上都可以當作學術理論研究的目的之一,但它們的意義或價值最終都依存于理論對實踐的價值。學術、理論之于實踐,只有相對的獨立性。完全脫離實踐的學術繁榮只是虛假繁榮,沒有真實的意義,經不住實踐檢驗的學術理論只是虛幻的精神之花,不能真正滿足人民的精神需求。理論的意義或價值歸根到底是在于它能滿足實踐的需要。不同中國人民的實踐發生關系,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就沒有意義。

鄧小平關于離開自己國家實際談馬克思主義沒有意義的論斷,同毛澤東在延安整風中批評理論和實際分離、倡導理論和實際統一的馬克思主義學風是一脈相承的。當年毛澤東把學風問題當作“第一個重要的問題”[13]提到全黨面前。今天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健康發展,也有賴于繼續端正學風,在學術理論研究中不斷進行自我審視、自我校正。當前非常需要運用鄧小平關于離開本國實際談馬克思主義沒有意義的思想來審視我們的理論工作。本文以下結合我國哲學界關于“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討論談談這個問題。

三、離開中國實際討論“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沒有意義

從20世紀80年代關于“實踐唯物主義”的討論以來,我國哲學界一直存在著有關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爭論。實質性的分歧,不在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不是 “實踐的唯物主義”,而在于辯證唯物主義是不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同時,在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踐性特點的意義上稱之為“實踐的唯物主義”并無不妥。問題在于,有些論者用“實踐唯物主義”以及實踐本體論、實踐一元論、實踐存在論、實踐的人本主義等等來否定辯證唯物主義。二十多年前就有人提出,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學“不能同構”,辯證唯物主義不是馬克思的哲學,而是源自恩格斯的列寧、斯大林的哲學。類似的觀點一直有人在談論。近年來,此類觀點又一次以連篇累牘地撰文批判辯證唯物主義的尖銳形式凸顯出來,引起了學界的關注。有論者稱,辯證唯物主義是冒牌的假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舊哲學的復辟,是“以物為本”而不是“以人為本”的哲學,要對它進行“徹底清算”,其論證的基本方法,是文本引證。一方面用引文來證明“辯證唯物主義”一語不是出自馬克思,而是出自狄茲根、普列漢諾夫,它是列寧的失誤,是斯大林的曲解,是蘇聯和中國的教科書哲學;一方面試圖用各種引文證明,只有他們自己主張的某種哲學才是馬克思的或馬克思主義的哲學。他們的論證,一個明顯的方法論特點是,離開中國共產黨90年來的歷史,離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實踐,去談論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在于它同人民群眾實踐的結合,而黨領導下的自覺的群眾性社會實踐,是實現這種結合的主要途徑或主要方式。結合主要不是通過分散的個人的實踐活動實現的,而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建立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黨制定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領導人民進行有綱領、有組織的斗爭,來實現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推翻舊制度、創立和建設新社會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就是中國人民拿起馬克思主義這個武器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馬克思主義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在長達90年的時間里,在全國規模上同整個階級、整個民族的實踐相結合,通過億萬人民的實踐變成巨大的物質力量,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空前的大事件,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奇觀。在馬克思主義誕生至今160多年的歷史中,中國共產黨90年的歷史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是真理,不但在于馬克思、恩格斯創立自己學說的時候,而且在于它為日后的實踐所證實的時候,馬克思主義的價值,也是在長期的實踐中才得以實現、得以顯現出來的。因此,在中國回答 “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問題,離開了中國的實踐是沒有意義的。這里首先必須回答:什么是中國共產黨和它領導的中國人民90年來的理論和實踐中的哲學?

答案十分明確: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第一,在中國共產黨90年來的全部重要文獻中,無一例外地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稱為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或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載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第二十四條)。當然這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提法或表述方式問題,這種始終如一的表述方式向世人昭示,我們黨和國家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從哲學世界觀的層面說,就是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建黨90年、建國62年來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的實踐,都是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的實踐。正如胡錦濤同志所概括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雖然形成于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面對著不同的歷史任務,但都貫穿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14]

第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通過黨的思想路線貫徹于黨的全部實際工作之中。黨章明確規定,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這是黨在全部實際工作中遵循的路線。這條思想路線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關系,實際上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形態同它在實際工作中的表現形態的關系。鄧小平闡明了這種關系,他說:“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毛澤東同志用中國語言概括為‘實事求是’四個大字。”[15]“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也就是毛澤東同志概括的實事求是。”[16]

第三,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總路線(或稱政治路線、基本路線),如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都是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從中國實際出發制定的。這些總路線集中概括了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奮斗目標和方針、政策,是黨和人民行動的指南。正如黨中央《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所指出的:“一切政治路線、軍事路線和組織路線之正確或錯誤,其思想根源都在于它們是否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出發,是否從中國革命的客觀實際和中國人民的客觀需要出發。”[17]因此,黨的總路線的貫徹實施,集中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同億萬中國人民群眾實踐的結合;這些路線指引下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輝煌成果,就是中國人民的實踐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真理性和崇高價值的證明。

因此,決不能離開建黨以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實踐去討論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問題。在黨和人民的歷史和現實實踐面前,那種否認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而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說成是論者自己剛剛從書本中發掘出來的某種理論的主張,面臨著一系列無法回避的、不可克服的理論難題。

其一,如果馬克思主義哲學自從產生之后就因被誤解或曲解而同人民群眾的實踐相隔絕,直到今天才被這些論者從馬克思的書本中解讀出來,那么,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受過社會實踐的檢驗嗎?我們今天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根據是什么?對于一種從來未曾付諸實踐因而未曾檢驗過的哲學,我們究竟為什么需要它,為什么一定要堅持它?

其二,如果辯證唯物主義不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而是某種完全要不得的舊哲學,那么應該如何解釋它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的成功實踐?應該如何看待黨和人民的歷史?我們這個始終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的黨,究竟是建立在什么樣的哲學理論基礎之上的呢?

其三,那些據稱是馬克思的哲學,但卻是剛剛由論者們“發現”因而從未同人民群眾的實踐發生關系的理論,諸如實踐本體論、實踐一元論、實踐存在論、實踐人本主義等等,它們靠什么來證明自己的真理性和價值?論者們憑什么理由要求黨和人民接受它們?

馬克思在自己的新世界觀剛剛萌芽時就指出:“人的思維是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18]正是立足于這一以實踐為真理標準的觀點,馬克思輕蔑地把那些關于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爭論,當作不屑一顧的問題撇在一旁,他說:“關于思維——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實性或非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19]討論經院哲學的問題是沒有意義的,不值得的。鄧小平關于“離開本國實際談馬克思主義,沒有意義”的論斷,不正是馬克思主義的這一實踐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生動體現嗎?

胡錦濤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再次要求全黨“牢固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他還強調指出:“馬克思主義,理論源泉是實踐,發展依據是實踐,檢驗標準也是實踐。”[20]對于那些一邊批判辯證唯物主義,一邊離開中國實踐去談論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而提出來的種種哲學理論,我們也不妨當作經院哲學的問題撇在一旁,沿著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方向,走自己的路,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1][10]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58.258-259.

[2]毛澤東.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A].毛澤東選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52.

[3]劉少奇.論黨[A].劉少奇選集(上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19.

[4]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6.

[5][9][16]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91.118.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25.

[7]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

[8]列寧.列寧全集(第 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66.

[11][1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2.

[13][17]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3.987.

[1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644.

[15]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8.

[18][19]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

[20]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1-07-02.

猜你喜歡
基本原理馬克思理論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堅持理論創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論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發展經濟學基本原理
時代人物(2019年30期)2019-12-16 02:07:44
人臉識別技術的基本原理與應用
電子制作(2019年14期)2019-08-20 05:43:34
UPS電源的基本原理與維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网站欧美内射| 亚洲av日韩av制服丝袜| 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免费播放| 亚洲成人播放| yy6080理论大片一级久久| 一级毛片基地| 日韩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 午夜色综合|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欧美精品影院|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色哟哟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不卡| 青青青国产免费线在| 色色中文字幕| 在线毛片免费| 色综合中文| 久久综合成人| 亚洲一区网站|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国产精品三级专区| 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欧美色综合网站| 欧美一道本|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老师啪l| 亚洲AV无码久久天堂|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97综合久久|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级在线看|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 九九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日韩最新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播放 | 99在线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色在线| 亚洲黄网视频|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中字无码av在线电影|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无码av三级| 亚洲无码91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欧美日韩福利|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 欧美一级夜夜爽| 天天爽免费视频| 色香蕉网站| 国产二级毛片| 综合成人国产| 亚洲精品动漫|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精品日产AⅤ|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污污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