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麗清 鄧光道 李春勇
高產苦瓜新品種東洋綠 F1
甘麗清 鄧光道 李春勇
苦瓜是葫蘆科一年生攀緣草本植物,原產亞洲熱帶地區,廣泛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苦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其性寒味苦,清熱解毒,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是人們夏秋季喜食的蔬菜之一。在南亞、東南亞、中國和加勒比海群島均有廣泛的種植。東洋綠F1油身大肉苦瓜是以韓國黑籽苦瓜為材料育成的雜交一代中早熟品種。在廣西柳州有較大的栽培面積,2010年引入賓陽縣試種,因其長勢旺,抗病,高產,采收期長,商品性好,品質優,售價高,正逐漸成為當地菜農首選的苦瓜品種。

東洋綠F1苦瓜植株生長旺盛,抗病力強,高抗霜霉病、白粉病、病毒病、炭疽病、黃葉病等病害。適應性廣,易栽培,耐熱、耐寒、耐濕,分枝力強,主側蔓均可結瓜,以側蔓、孫蔓結瓜為主。瓜長33~35 cm,果徑8~10 cm,單瓜質量550~1 200 g。瓜形修長、美觀、勻稱,色澤油綠光亮,不易轉色,瓜肉厚,硬度好,耐運輸,產量高,口感好,商品性佳,暢銷各地。
2.1 選地整地,施足基肥
東洋綠F1苦瓜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從砂壤到輕黏質土壤均可。在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強的壤土上生長更好,產量高。移苗前將地犁翻整好,施足基肥,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1 000~1 500 kg,花生麩50~75 kg,鈣鎂磷肥100 kg,復合肥(15-15-15)50 kg,分2次施,1次在整地時施下,其余的在定植時施完。按株行距3 m×2 m開溝起畦。定植前每667 m2用金都爾 (精異丙甲草胺)100 mL對水50 kg均勻噴霧,防止雜草生長,或覆蓋黑膜,保水保肥,減少草害。
2.2 播種育苗
①播種期 東洋綠F1苦瓜在賓陽栽培,春、夏、秋季均可播種,但晚秋種植受氣候影響,長勢、產量較差。結合市場行情,以4~6月播種的經濟效益最好。
②種子處理 苦瓜種殼較硬,播前用50~55℃溫水浸種10~15 min,接著用常溫水浸種24 h,期間清洗換水透氣2~3次,種子吸足水后瀝干置于30℃左右的條件下保濕催芽5~8天,胚根半粒種子長時揀出播于裝有營養基質的穴盤中集中育苗。
2.3 定植
東洋綠F1苦瓜植株生長特別旺盛,側蔓、孫蔓多,宜采用平棚栽培。苗齡4~5葉時移植,一般選陰天或傍晚時分起苗定植,667 m2植250株左右,在起好的畦上單行種植,株距2 m。
2.4 田間管理
①水肥管理 東洋綠F1苦瓜連續結瓜能力強,養分消耗大,需要充足的水分。緩苗后及時追施提苗肥,薄施糞水或半量的沼液1次,促進幼苗健壯生長。開花期進行大施肥和培土,667 m2施高濃度復合肥20~30 kg,尿素5~8 kg。第1次收瓜后再施同量的肥1次。此后,每采收2~3批瓜施肥1次,每次每667 m2淋施尿素5 kg,復合肥10 kg。結合噴藥添加磷酸二氫鉀、氨基酸等葉面肥進行噴霧。開花結瓜期注意澆水,遇干旱天氣,每7天澆1次水,保持土壤濕潤,雨后及時排水。
②搭棚、整枝、打杈 植株抽蔓吐須時及時搭棚引蔓上架。東洋綠F1苦瓜分枝能力強,一般主蔓下部70 cm的側蔓全部摘除,此后的側蔓孫蔓可不摘除。旺盛生長期,枝繁葉茂,及時摘除下部的黃葉、病葉,以延長采收期,提高產量和質量。
③病蟲害防治 東洋綠F1苦瓜抗病能力強,病害少,但應重視防治白粉病、枯萎病和炭疽病,以提高產量和經濟效益。白粉病可用世高(苯醚甲環唑)、粉銹克星或科博 (48%波爾多液+3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防治;發現枯萎病病株及時拔除,病穴及鄰近植株灌15%噁霉靈水劑450倍液,每株灌0.5 L,隔7~10天灌1次,連續灌2~3次。瓜實蠅成蟲盛發期,于中午或傍晚噴灑90%敵百蟲晶體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 000倍液,田面土壤也要噴藥,隔3~5天噴1次,連噴2~3次。瓜絹螟可選用菜喜(多殺霉素)、除盡(溴蟲腈)、銳勁特(氟蟲腈)等藥劑在種群主體處于1~3齡時進行防治,且對植株、畦溝同時噴霧。
2.5 適時采收
東洋綠F1苦瓜開花后15~20天,苦瓜果實瘤狀物突起飽滿,瓜皮鮮綠有光澤,果實頂端開始發亮便可采收。采收過早,果實未充分發育,產量低;采收過遲,特別在夏季,瓜易變黃,品質差,售價低,收益少。一般在清晨前采收完畢,不宜隔夜收獲。
甘麗清,廣西賓陽縣賓州鎮農業服務中心,530400,電話:0771-8284292
鄧光道,李春勇,賓陽縣賓州鎮農業服務中心
201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