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華 涂麗霞 蘇春娟 叢小玲 沈思媚
護理教育也包括高職護理教育,其目的是為護理職業和護理勞動力市場培養不同層次的護理人才[1]。1978年,護理勝任力本位教育的理念首先由del Bueno倡導[2]。為了提高護生的臨床實踐能力和臨床應用能力,將護生培養成應用型人才,我院自2010年開始,引入護士核心勝任力本位教育理念,并將SimMan綜合模擬人應用于臨床護理課程教學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校10級護理三年制1~10班500名護生為對照組,10級護理三年制11~20班500名護生為試驗組,所有護生均參加全國高考統招入學,年齡19~21歲。兩組護生在生源、年齡結構、知識水平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試驗組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穿插3~9學時使用SimMan綜合模擬人進行高仿真護理模擬教學。
1.2.1 教學安排 根據教學計劃,在內科護理、外科護理、母嬰護理課程分別安排了3~9個學時高仿真護理模擬教學,每次授課均安排在高仿真模擬實訓室,教學設備主要是SimMan高端模擬人及其他醫療設備。每班50名,分成6組,每組7~9名。
1.2.2 仿真實訓室介紹 我校仿真實訓室分訓練室和討論室,訓練室包括SimMan模型、雙相玻璃相隔的電腦設備控制室、各種醫療設備儀器和操作用物,布局模擬臨床ICU;討論室與訓練室用圍簾相隔,用活動桌椅圍成四大組,便于護生們進行小組討論,同時配有投影儀,可實時播放護生操作同步錄像。
1.2.3 教學前準備
1.2.3.1 教案設計 根據特定的教學內容,選取典型病例來設計教案。教案有教師版和護生版,教師版包括教學目標、病例展示、具體教學實施的方法;護生版包括護生需要掌握的教學目標、病史背景信息和護生需要預習的問題。
1.2.3.2 病例編輯及用物準備 將病例信息輸入SimMan軟件,一般為3~4個場景,輸入后運行調試。根據案例要求準備教學環境和醫療儀器用品,盡量做到真實。
1.2.3.3 護生準備 預習本堂課內容及其他相關知識,熟悉本次課堂教學的流程和模擬臨床情景的病例,提前做好角色分配,熟悉自己在情景教學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及本堂課所涉及的相關技能知識。
1.2.4 教學實施 以傳染病臨床實訓教學為例,由主講教師和后臺維護教師共同參與授課,病例:患者,女性,農民,因發熱伴乏力、腹脹、食欲減退16 d,以“發熱待查”急診入院,近3 d未解大便,體檢:T 39.8℃,P 100次/min,面色蒼白,神志恍惚,聽力下降,前胸可見5~6個充血性玫瑰疹,心肺檢查正常,肝肋下2.0 cm,脾肋下1.0 cm。教學時數為3學時,分為4個環節,第1個環節:引導護生通過傾聽主訴,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做出初步診斷,對發熱、便秘對癥處理,通過血培養、大便培養等輔助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指導患者休息、飲食等,操作過程嚴格按照腸道隔離原則。第2環節:患者血便1500 ml以上,神智淡漠,護生通過詢問病情,體格檢查,心電監護,做出休克診斷并對患者施行搶救措施。第3環節:患者病情穩定,痊愈出院,護生針對患者的出院帶藥、環境、休息、飲食等各方面與患者交流。第4階段:護生制作PPT和準備講稿,模擬在社區開展預防傳染病相關活動,做好關于傷寒的健康教育。每個環節結束后,由主講老師引導,護生總結自己處理患者的優點和不足,最后由主講老師總結本環節的掌握要點。課程結束后護生完成一篇教學反思日記,整理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并對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提出意見和建議。
1.3 觀察指標 所有臨床護理課程結束后,對兩組護生的理論和操作成績進行比較。引入Lenburg勝任力結果與績效評價模型,并確立了8項護士核心勝任力:評估和干預能力、溝通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領導能力、教學能力和知識綜合能力[3],針對8項護士核心勝任力自制調查問卷,每個項目有4個選項,分別為好(4分)、較好(3分)、一般(2分)、差(1分),按隨機原則對照組和試驗組分別選取50名護生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100份,有效回收率達100%,比較兩組護生各項核心勝任力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護生理論、操作成績比較(表1)
表1 兩組護生理論、操作成績比較(分±s)

表1 兩組護生理論、操作成績比較(分±s)
注:1)為 t'值
組別 例數 理論成績 操作成績500 82.42 ±10.60 85.95 ±9.05 500 73.88 ±11.19 77.82 ±10.85 12.3891 12.86671)試驗組對照組t值P 值 <0.001 <0.05
2.2 兩組護生各項核心勝任力結果比較(表2)
表2 兩組護生各項核心勝任力結果比較(分±s)

表2 兩組護生各項核心勝任力結果比較(分±s)
注:1)為 t'值
項目 試驗組(n=50)對照組(n=50) t值 P值3.60 ±0.49 2.16 ±0.65 12.509 <0.001溝通能力 3.60 ±0.57 2.26 ±0.78 9.8081) <0.05批判性思維能力 3.58 ±0.57 2.04 ±0.83 10.81511) <0.05人際交往能力 3.38 ±0.64 2.02 ±0.68 10.2983 <0.001管理能力 3.42 ±0.67 1.84 ±0.65 11.9683 <0.001領導能力 3.40 ±0.64 1.96 ±0.83 9.7151 <0.001教學能力 3.26 ±0.75 2.08 ±0.72 8.0255 <0.001知識綜合能力 3.74 ±0.44 3.36 ±0.69 3.28341)評估和干預能力<0.05
3.1 有利于提高護生的溝通、人際交往能力 SimMan模擬人頭部裝有揚聲器,具有獨特的醫患對話能力,可自動發聲,后臺操作的老師通過麥克風與護生對話,具有引導護生溝通的作用,在與護生溝通時,設置各種不同的障礙,如老年患者故意使用方言,在注射時疼痛的大喊大叫,健康教育時聽不懂護生的專業術語等,讓護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激勵護生參與溝通的熱情,使護生感受到做“護士”的真實感,引導護生根據患者的年齡、心理成熟度、學習方式、認知水平等情況來判斷用哪種方式與患者溝通最合適。
3.2 提高了護生的評估和干預能力 通過SimMan模擬人,采用醫學模擬教學,將護生置于高度模擬的臨床情景中,護生通過問診、體檢,獲得正確的“臨床資料”,作出判斷處理,如在本案教學中,根據患者發熱、腹脹、惡心的主訴以及患者身上特有的玫瑰疹,并追問患者的不潔飲食史,進行綜合評估,作出傷寒診斷,給予治療及護理;護生在觀察病情過程中,根據患者血便、頭暈、口渴的主訴,并結合血壓情況判斷休克,立即給予抗休克急救措施;當患者排黑便,詢問護生這種情況要不要緊時,護生應根據患者生命體征、主訴判斷患者活動性出血已止,通過這樣的訓練,鍛煉了護生的評估及干預能力。
3.3 培養了護生的評判性思維 國內護理學者提出,評判性思維就是對護理問題的確認及其解決方法有目的、有意義的自我調控判斷過程和反思推理過程[4]。教學過程中,后臺維護老師根據教學需要,隨著護生“治療和護理”的進展,不斷改變模擬人的病情變化,以鍛煉護生的評判性思維,比如:傷寒患者并發腸出血、血壓不穩、床單位被血便污染,護生該不該給患者換床單,怎樣換;患者失血過多,出現休克,需擴容、止血、糾酸、升血壓等,如何對患者的各路補液進行管理;傷寒患者主訴便秘,要求服用緩瀉劑拒絕灌腸或使用開塞露時如何向患者解釋。
3.4 有利于護生管理能力和領導能力的培養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護生為主體,充分發揮護生的主觀能動性,讓護生以濃厚的興趣和飽滿的熱情參與教學活動。授課前1周,護生根據教師所給病例自行分組,在小組中承擔各種不同的角色,各成員間相互配合,每位護生都是各個不同環節的主角,特別是扮演醫師的護生,需對模擬人的病情做出綜合判斷,做出臨場指揮。
3.5 有利于提高護生教學能力和知識綜合能力 利用Sim-Man模擬人創設高度模擬的臨床情境,護生需整合各學科的知識,才能對模擬人進行正確的診斷、治療和護理,本案教學中,護生需應用的技能有體格檢查、隔離技術、靜脈抽血、輸液、測量生命體征、監護技術等,并需掌握藥物學知識、流行病學知識、溝通技巧等;第三環節的健康教育和第四環節中護生自行準備PPT進行的演講,都鍛煉了護生的口才和教學能力。
3.6 應用SimMan模擬人進行臨床護理課程教學的不足和注意點 SimMan模擬人雖能表現出眾多生理、病理體征,但體征的評估多通過聽、觸獲得,視、扣的效果差,一些體現重要信息的特征,如發紺、呼吸困難、水腫等不能體現[5]。勝任力培養既包括知識、能力等外顯特征的培養,也包含自我概念、個性特質、動機等內隱特征的培養,因此在教學中一般要選年資較高、臨床經驗較豐富的老師擔任授課教師,并遵循“經驗、有用、反思、舉一反三、及時反饋、靈活”的原則[6],在模擬設計時需對模擬人生理特征真實性進行更多的了解,以指導模擬設計,使模擬情景更加真實[7]。
[1] 吳 瑛.護理勝任力本位教育—概念及實踐[J].中華護理教育,2009,6(10):435-437.
[2] del Bueno DJ.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J].Nurs Educ,1978,3(3):10-14.
[3] Lenburg CB.The framework,concepts and methods of the competency outco mes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COPA)model[J].The Online Journal of Issues in Nursing,1999,4(2):99.
[4] 李 澤.高職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1):103-104.
[5] 古 賽,馮 梅,王丕龍.采用電腦模擬人以促進診斷學教學改革[J].醫學教育探索,2009,8(6):703-705.
[6] 施良方主編.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92.
[7] 孫建萍,牛桂芳,楊支蘭,等.高仿真模擬人模擬教學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教育,2011,8(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