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民
隨著牙體牙髓治療技術的不斷完善,有效地提高患牙保存率備受關注。臨床上由于牙冠折斷,不良冠修復,根面齲等原因造成的牙體缺損位于齦下的牙,牙齦覆蓋較多,需對該類患牙實施牙冠延長術,獲得足夠的臨床牙冠長度和維系正常的生物學寬度,保證修復體獲得足夠固位,增加實施固定修復的機會,并有效改善牙周組織的健康[1]。現將我院門診48例牙體缺損位于齦下的牙齒行牙冠延長術,探討其臨床療效。
所選病例均為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到鹽城市口腔醫院就診的門診患者。選擇牙體缺損位于齦下3mm以內的病例48例56顆牙,其中前牙32顆,前磨牙14顆,磨牙10顆,男18例,女30例。年齡20~60歲,平均為36歲。手術前患牙應進行完善的根管治療和牙周基礎治療,控制牙齦炎癥和做好口腔衛生宣教。
通過臨床探診檢查和拍攝X線片預測手術中去骨的量及與鄰牙的協調關系,局部浸潤和阻滯麻醉,口內含漱消毒液1分鐘,口周酒精消毒,鋪消毒巾,根據需要切除的牙齦量,利用內斜切口翻瓣。利用高速渦輪鉆和骨鑿去骨以延長臨床冠,一般要求暴露的牙冠與牙槽嵴頂的距離為3~4mm,參照鄰牙的骨嵴外形,按扇貝狀修整牙槽骨邊緣的外形和厚度使其符合生理解剖外形,并有利于齦瓣的根向復位。根面平整,修整齦瓣邊緣與厚度,清理創口。齦復位,縫合和牙周塞治,術后醫囑和抗炎治療[2]。7~10天后拆除塞治劑和縫線,口腔衛生宣教。
成功:手術區愈合良好,牙齦無增生,顏色正常,無牙周袋,無松動,修復體穩固。
失敗:手術區愈合不佳,牙齦增生,充血紅腫,深牙周袋,修復體松動或脫落。
56顆牙術后無感染,愈合良好,有良好的生物學寬度和臨床冠長度,所有病例完成固定冠修復,修復后無牙周組織病變,術牙無松動,咀嚼無不適,齦緣高度無明顯改變,患者對牙齦外形滿意。
牙冠延長術的手術原理是基于牙齦的生物學寬度所確定的,生物學寬度是指齦溝底與牙槽嵴頂之間的距離,平均寬度為2.04mm,恒定不變,其中包括上皮附著0.97mm,結締組織附著1.07mm。在人的一生中無論生理或者病理的牙齦萎縮和牙槽骨吸收,還是手術修整軟硬組織,機體自身都會趨于保持穩定的生物學寬度,它的建立與穩定是保證牙周組織健康的關鍵。當生物學寬度受到侵襲時,機體會以骨吸收的過程試圖將其重建,這種進程的發展會導致牙周的炎癥改變。
牙冠延長術是以手術方法降低齦緣位置,暴露健康的牙齒結構,增加臨床牙冠的長度。實施該手術有利于去凈腐質,在不侵犯生物學寬度的前提下制作修復體,有利于修復體固位、美觀和制取印模[3-4]。其不同于單純的牙齦切除術,是在切除牙齦的同時去除冠向部分牙槽骨,以此來增加牙槽嵴以上的牙體組織長度,保持正常的生物學寬度,牙齦在失去了骨的支持,則不會重新回到術前的水平,以便在修復體邊緣,骨與軟組織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形成易于為患者和醫生進行維護的臨床環境[5-6]。
總之,牙冠延長術通過手術在根方水平上重建生物學寬度,使修復體與牙周組織間的關系符合生理要求,能改善和保持修復牙的牙周組織健康。但其成功受多因素的影響,適應證的選擇尤為重要,適應證選擇正確,牙冠延長術有利于殘根殘冠的修復,大大提高殘根殘冠的保留率及修復質量。臨床上對牙根長度較短的患牙,由于其遠期療效不理想,建議采用正畸牽引或聯合應用多種方法來治療。
[1]曹采方.牙周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12.
[2]王林.口腔疾病診斷流程和治療策略[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217.
[3]歐陽翔英.有助于殘根修復的牙冠延長術[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04,39:205-207
[4]汪勇,丁曉紅,姚莉莉.牙冠延長術保存冠缺損達齦下患牙的療效評價[J].上海口腔醫學,2005,14(1):24-28.
[5]Johnson R H.Lengthening clinical crowns [J].J Am Dent Assoc,1990,121(4):473-476.
[6]Bragger U,Lauchenauer D,Lang N P.Surgical lengthening of the clinical crown[J].J Clin Periodontol,1992,19(1):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