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明
急性胃擴張臨床治療分析
楊文明
目的分析探討急性胃擴張的診斷要點及其治療。方法回顧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6例急性胃擴張患者的臨床診治資料,總結臨床表現、診斷要點、治療對策。結果急性胃擴張臨床表現多樣,典型癥狀為腹瀉、惡心、溢出性嘔吐;根據病史并結合實驗室檢查指標、腹部X線及CT輔助檢查可確診;本組12例行嚴格內科非手術治療,24例手術治療,均痊愈。結論急性胃擴張結合病史、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可確診,出現手術治療指征者應積極手術治療,可達到滿意效果,有利于降低死亡率。
急性胃擴張;診斷;治療;臨床表現
急性胃擴張是指短時間內出現的,由于胃壁肌肉張力降低或麻痹致使胃內容物不能排出,大量的氣體、液體潴留胃內而導致胃和十二指腸上段高度擴張的一種綜合征[1]。急性胃擴張的病因可能是胃運動功能失調、機械性梗阻,胃壁由于過度伸張及變薄,或者由于炎性水腫而增厚,發生血運障礙,嚴重者胃壁壞死及穿孔,導致嚴重腹膜炎、休克。本病發展迅速且后果嚴重,及早診斷并治療能夠減少并發癥、降低死亡率。本調查旨在總結急性胃擴張的典型臨床表現,探析有效的治療對策,現報道如下。
2009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36例急性胃擴張患者,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齡45~79歲,平均(62.2±3.0)歲;20例患者為手術并發癥(17例為腹部手術后并發癥,3例為腹腔內感染所致急性胃擴張),余16例為飲食過量而發病;36例患者中11例既往有胃或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病史;發病至就診時間為12h~20d。
1.2.1 臨床表現
典型的臨床癥狀主要為腹痛、腹脹、呃逆、嘔吐,大多數患者起病緩慢、癥狀不斷加重,進而全身情況出現進行性惡化。本組36例患者中,出現腹膜炎體征7例、脫水征18例、休克5例。
1.2.2 臨床診斷
根據患者是否存在以下臨床癥狀進行診斷[2]:①典型的腹瀉癥狀,嘔吐咖啡色、惡臭液體,胃管檢查可抽出大量液體;②實驗室檢查:實驗室指標檢查血紅蛋白/紅細胞比值升高、低氯低鉀性堿中毒、尿素氮升高;白細胞一般無明顯升高;③X線檢查:腹部X線檢查示存在特征性巨大胃影、存在一個寬大氣液平面,可見左側膈肌上升且運動減弱;④B超:示胃擴張,胃腔內充滿液體。
1.2.3 鑒別要點
“巨胃竇癥”為急性胃擴張的典型體征,在患者臍右偏上處可見局限性包塊,其外觀隆起,其右下緣禽畜。本病須與以下疾病進行鑒別:急性腹膜炎有腹膜刺激征而無極度胃擴張表現;腸梗阻者腹部X線立位片示多個氣液平面,患者多伴腸梗阻陣發性腹部絞痛癥狀;急性胃炎患者的腹脹表現多不顯著,且嘔吐后腹痛程度減輕;急性胃扭轉的特征性癥狀為干嘔,結合腹部X線檢查可加以鑒別;良性幽門梗阻患者可有潰瘍史,一般無血流動力學改變,嘔吐物不含膽汁。
1.3.1 非手術治療
主要包括常規禁食、持續胃腸減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恢復有效循環血容量、抗生素使用、治療低蛋白血癥、治療毒血癥等。
1.3.2 手術治療
患者胃腔內大量胃內容物不能吸出時,考慮手術治療。手術并發急性胃擴張者一般不考慮手術治療,合并胃穿孔、大量胃出血者因考慮手術治療,部分患者胃功能長期不能恢復正常,進食即引起擴張潴留者應考慮手術治療。病因明確為機械性梗阻者(如十二指腸及胰腺腫瘤、嵌頓性食管裂孔疝等)須手術治療。手術方式以簡單、有效為原則,切開胃壁,及時清除胃內容物,縫合胃壁,術畢給予胃腸持續減壓。首先考慮單純胃切開減壓術、胃修補術、胃造瘺術,胃壁大片壞死而難以行修補術或造瘺術者考慮近側胃部分切除術加胃食管吻合術。
所有患者插入胃腸減壓管,抽吸出3200~4000ml液體。本組21例患者出現典型體征“巨胃竇癥”。實驗室檢查36例均有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升高,36例中有29例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均升高,余7例正常。所有患者均行腹部X線片檢查,36例均見胃影,其中20例胃影下達盆腔,15例示巨大胃泡存在。結合體檢、腹部X線檢查、CT檢查等資料,本組36例均于術前明確診斷為急性胃擴張。
本組36例均治愈,治療效果滿意。患者就診均立即放置鼻胃管吸出胃內液體,給予禁食并持續胃腸減壓處理,同時糾正水電解質失衡、糾正酸堿平衡紊亂、積極抗休克治療。①非手術內科治療:本組12例患者未發生腹膜炎體征、胃穿孔等嚴重并發癥,經內科治療3d后緩解癥狀,病情平穩后給予進食少量流食,經嚴格內科治療后7d后出院。②手術治療:24例患者有明確的手術適應證,15例行單純胃切開減壓術及胃壁修補術,術后胃腸減壓至第4d開始進食少量流食,密切觀察及護理9~11d后均痊愈出院;6例胃極度擴張,術中發現胃壁大部壞死,行胃大部分切除術及空腸造瘺術,治療12~15d后痊愈出院;3例腸系膜上動脈受壓行十二指腸-空腸吻合術,手術順利住院11~13d后痊愈出院。
急性胃擴張發生時,患者常發生反復溢出性嘔吐,進而造成水及電解質失衡、血容量明顯降低和周圍循環衰竭、酸堿平衡紊亂等,本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階段,大多數病情危急且病死率高。急性胃擴張常見的病因為胃腸機械性梗阻、胃及腸壁神經肌肉麻痹兩大類,此外還有一些急性胃擴張病因未明[3]。常見的急性胃擴張的誘因有腹腔及盆腔外科手術、外傷、多食癥、麻醉、暴飲暴食、腹腔嚴重感染、慢性肺心病引起毒血癥、長期臥床而引起十二指腸系膜上動脈受壓、炎癥及腫瘤所造成梗阻、糖尿病等,均是發生急性胃擴張的常見誘因[4]。
出現非特異性消化道癥狀時應考慮為急性胃擴張,避免誤診漏診,可疑病例及早進行實驗室檢查、腹部X線及CT檢查,特別要與急性胃炎、腹膜炎、腸梗阻等疾病進行鑒別。嘔吐多為典型的溢出樣,典型體征是“巨胃竇癥”,本組36例均于治療前明確診斷。及早治療可達到滿意治療結果,出現手術治療指征者及時手術治療可改善預后,如果早期胃腸減壓無好轉或患者出現腹膜炎體征應果斷施行外科手術,選擇簡單有效的手術方式有助術后胃腸功能盡快恢復,術后飲食應從流食逐漸過渡到普食。本組36例患者均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療效滿意。
[1] 任明. 急性胃擴張的診治[J].新醫學,2008,39(5):327-328.
[2] 程廣和.16例急性胃擴張臨床分析[J].航空航天醫藥,2010,21(6):924.
[3] Todd SR,Marsball RT,Tyroch AH.Gastric dilatation revised[J].Am Surg,2000,66(8):709.
[4] 魏強,徐海儒.急性胃擴張3例誤診分析[J].當代醫學,2010,16(6):94-95.
10.3969/j.issn.1009-4393.2012.1.084
652100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縣人民醫院內四科(楊文明)